唐宋散文选读第二单元【学习指导】《张中丞传》后续1、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韩文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韩文分论说、杂文、传记、抒情四类。他的论说文多以明儒道反佛教为主要内容,逻辑性强、观点鲜明、锋芒毕露,能体现他的文风。《师说》、《原毁》、《争臣记》是代表作。他的小品文笔锋犀利、形式活泼,《杂说四·马说》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特点。韩愈的传记文继承《史记》传统,叙事中刻画人物,议论、抒情妥帖巧妙。《张中丞传后叙》是公认的名篇。他的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又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韩愈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2、基本解读张中丞,即张巡(709—757),邓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唐玄宗开元末进士,由太子通事舍人出任清河县令,调真源县令。安史乱起,张巡在雍丘一带起兵抗击,后与许远同守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肃宗至德二载(757)城破被俘,与部将三十六人同时殉难。乱平以后,朝廷小人竭力散布张许降贼有罪的流言,为割据势力张目。韩愈感愤于此,遂于元和二年(807)继李翰撰《张巡传》(今佚)之后,写了这篇后叙,为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慷慨悲壮的颂歌。全文感情激荡,褒贬分明,议论叙事互为表里,不分宾主,其“截然五段,不用钩连,而神气流注,章法浑成”(高步瀛《唐宋文举要》引方苞语)。文中关于南霁云拒食断指、抽矢射塔,张巡诵读《汉书》、起旋众泣等细节描写颊上添毫,传神写意,形象栩栩如生,光采照人。中丞,张巡驻守睢阳时朝廷所加的官衔。《张中丞传后叙》是一篇现实针对性非常强的文章,体现了韩愈为人耿直,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暴发,唐军节节败退;在此情况下,张巡和许远率万余兵士坚守睢阳孤城十余月,吸引了叛军近十万兵力,阻遏了敌人向前推进的速度;睢阳城破后,张巡、许远相继被害。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守城的英雄在战后却屡屡被诬,竟延续五十余年而不绝。先是一些文武官员为了替自己战时无耻的逃跑行径辩护,诋毁许远、张巡困守孤城的作法,并指责是张巡造成了睢阳城中人吃人的现象;针对这种议论,李翰撰《张中丞传》上呈肃宗,以为张巡辩诬,使事实得以澄清。然而十年后,又有人指称许远降贼,张巡的儿子张去疾也上书代宗皇帝请追削许远的官爵,但朝廷并未采纳他的意见。五十年后,唐朝藩镇割据的状态急需改变,而此时又有许多人借中伤许远、张巡来为自己谋利,面对此情此景,韩愈写下了这篇《张中丞传后叙》,作者在为英雄辩诬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擅强兵坐而观者”、“弃城而图存者”的极大愤慨;特别是通过对贺兰进明丑恶嘴脸的揭露,表明了作者不满藩镇割据、要求中央集权的政治态度。这一主张配合了唐宪宗的政治变革,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就是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文章的前半部分为议论,后半部分侧重于叙事,但由于作者精心的编排,并没有给人以一种割裂感,而是二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文章首先说明了写这篇“后叙”的原因,接着就直入正题,弥补李翰《张中丞传》的缺失——为许远立传。在介绍许远事迹时,先对许远有一个总评:“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但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的写下去,而是逐一列举外界对许远的非议,开始驳论,这使文章顿起波澜,令欲明就里的读者不忍释卷。在驳论时作者选择了由浅入深的次序:对“疑畏死而辞服于贼”、“城之陷自远始”、张、许应“弃城”而“逆遁”等种种论调逐一驳斥。作者先是列举事实,说明许远并不怕死;接着以“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的浅显道理证明“城之陷自远始”的非议的“不达于理”;最后以“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的事理分析来证明张巡、许远的别无选择。随着议论的层层深入,作者的感情也越发的激昂,由最初的较为平和发展到疾言厉色,对非难者的品质概括也由“材智下”、“小人之好议论”发展到“自比于逆乱”:“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至此,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已无处藏身,张、许二人的英雄本色也已跃然纸上。这几节文字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堪称“辞理俱到”。上述议论只是文章的“纲”,主要人物的性格尚未完全凸现。为了做到这一点,作者非常巧妙地安排了一个过渡,神不知鬼不觉地从侧重议论发展到以叙事为主,这就是对南霁云的描写。由于上一段写到了“擅强兵坐而观者”,那么作者在这里写贺兰进明的坐观不救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一过渡非常自然,可谓神来之笔。由此,通过几个细节的描叙,使读者肃然起敬的主人公的形象不再停留在理性认识上,而变得丰满传神,妙趣横生。如用拔刀断指、抽矢射塔两个细节就将南霁云刚烈的性格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尽卷不错一字”、“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的描写则非常传神地刻画出了张巡博闻强记的一面。这些叙述的文字和议论部分相辅相成,既深化了议论,又弥补了人物塑造缺乏立体感的缺憾,可谓一举两得。文章是针对忠臣蒙辱的现状而发,所以作者将满腔的悲愤之情贯注于笔端,使文章充满激情,有一种逼人的气势,如:“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守一城,捍天下,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助之攻也。”这些议论一气呵成,有振聋发聩之效。六一居士传1、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继承韩愈“文从字顺”的传统,但避免了韩愈尚奇好异的作风,散文内容充实,纡徐流畅;叙事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章法曲折变化而又严密,语句轻快圆融而不滞涩。欧阳修一生写了五百余篇散文,成就斐然,著有《五代史伶官传序》、《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等。他与宋祁一起重编《唐书》,还自著《五代史》,后人称之《新唐书》和《新五代史》。熙宁三年,作者由知青州改知蔡州后,自号六一居士,作此文以明志。春蚕丝尽,蜡泪将干,作者把毕生的精力献给赵宋王朝,应该得到休息的时候机会了。况且,在宦海沉浮中,几度贬官,历尽坎坷,到这时候作者意志已十分消沉,“穷则独善其身”已成为思想中的主导。所以作者在文章中便一再流露出急于归隐退出官场的愿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2、基本解读文章第一段,简要交代自己更号的情况。谪滁时自号醉翁,现在来知蔡州,又更号六一居士。作者从初贬夷陵时自戒“无饶河,益慎职”,到谪滁时号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再到知蔡州时更号六一居士,陶醉于五物之中,这反映了他的官场经历和心路历程。由早年在政治舞台上的充满朝气、奋力拼搏到中年被贬后安于职守、与民同乐,再到晚年时的急流勇退、修身养性。这种历程在封建士大夫中非常典型。第二段,通过主客对话,表明更号“六一”的原因。先由主客问答交代清楚何谓“六一”,“六一“就是: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再加上“吾一翁”。这使我们想起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因为门前种了五棵柳树,“因以五柳为号焉”。不管是爱好琴、棋、书、酒、金石,还是爱好柳树,都从正面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一种高雅的艺术情趣,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对于功名利禄的淡薄。接着,文章又通过主客问答,进一步申说这样陶醉于五物是否是逃名的问题。客人引用《庄子·渔父》是愚人欲自逃其影的典故来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作者深知名不可逃的道理,他也并不想逃名,他之所以取名为六一居士,主要目的是“聊以志吾之乐尔”。于是,极自然地引入到了下一层意思的讨论,即五物之乐何如?作者先说明沉醉于这五物之中,可以做到“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专心至极,能不受任何外物干扰;接着说明“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真可以说其乐无穷;再接下去,作者又申说,世事之中有两种累赘,使他不能“极吾乐于其间”,“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行文至此,才说到关键处,这才是欧阳修一再要求退休的真正原因,也是他沉醉于五物、取号六一居士的真正原因。但问题尚未最后解决,客人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官场事务固然能劳累其形,琴棋书酒金石难道不会劳累其心吗?作者的回答是:“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官场事物不仅劳形,而且常有不测之祸,十分令人担心。至于悠游陶醉于五物,不仅安逸舒适,还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祸患。那么选择哪一样不是很清楚了吗?第三段,作者由此总结了自己想退隐的三条理由(“三宜”)。第一条,“老而休”,是必然规律;第二条,“讫无称”,表面上是谦虚,骨子里是牢骚,是对“受侮于群小”的不满;第三条,“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是儒者功成身退、知足常乐思想的必然结果。因此,最后归结到即使没有五物可以欣赏,他也要归隐。总之,这篇文章由自己晚年更名六一居士的由来说到乐趣,说到渴望退休,反映了欧阳修晚年厌倦官场生活,想归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朗、淡泊明志的一面,也有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陆文学自传》1、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陆羽不是僧人,胜似僧人,四处漂泊,躬心茶事;才华横溢,傲物不勒,一生未仕,却受到许多官员及文人士大夫的尊敬,常常成为他们的座上客;重友情,守信义;成长于佛寺,浸润于儒家学说;孑然一人,清高淡泊,双脚踏遍了中国主要的产茶区。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所著《茶经》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被誉为“茶圣”。2、基本解读陆羽在《陆文学自传》里,怀着深沉的忧患意识,追思了自己上半生的经历,寄予了对国事的关心。这篇自传叙事线索明晰,人物性格突出,栩栩如生。作者一生历经磨难,自幼失去父母,寄身寺庙备受折磨,但他从不屈服,充满自信,敢于挑战,最后成为闻名中外的茶圣。还是一句俗话说得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3、思考探究(1)开头介绍人物名字、籍贯、身份、性格等基本情况,这是传记的一般写法,不足为奇。然而作者说“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这却让人觉得奇怪了。他这样写有何作用?有无言外之意?明确:这样写显得扑朔迷离,颇为怪异,客观上具有渲染神秘色彩的作用,可以烘托作者的独特个性,但不应理解为故弄玄虚。作者自幼失去双亲,对自己的家世一无所知,所以说“不知何许人也”,貌似幽默,实为辛酸。名和字取自《周易》,谓渐次升高,寄托了作者的抱负和期盼,但“或云”、“未知”等语,又暗寓命途多舛、前路难测之意。(2)作者的外貌、口才怎样?但他却又自比于王粲、张载等人,这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性格?此外,还写了作者的哪些性格?作者有没有在传中美化自己?明确:“貌陋”、“口吃”,都是缺憾,作者却比之王粲、张载等人,坦然自负,而不动声色。此外,还从几个侧面表现作者特立独行的个性:“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意有所适,不言而去”,“又与人为信”等。客观介绍,“不虚美,不隐恶”,寥寥数笔,性情毕现。(3)楚人认为作者是一个狂人,你怎样认为呢?明确:独行山野,诵佛吟诗,流连徘徊,号泣而归,放浪形骸的表现,近似魏晋名士的逍遥世外,而内心隐藏着巨大的痛苦忧闷。(4)这一段的顺序安排与一般传记不同,从时间上看,这些内容应该放到最后来写,你如何理解这种构思?明确:本文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自传”为题的传记文,是作者二十九岁时应皎然之约为浙西诗会的诗友而写的,所以它不像一般史传按时间顺序介绍人物一生的事迹,而侧重表现自己目前的思想性格特点,而这一段和第一段在内容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