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高二第二单元测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高二第二单元测试题第Ⅰ卷(共分)一、(5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渌(lù)水贾(jiǎ)人铮(zhēng)铮恬(tián)然B.豆蔻(kòu)迁谪(zhé)訇(hōng)然嘲哳(zhā)C.青冥(míng)钿tiàn头迸(bèng)裂浣(huàn)纱D.魂悸(jì)暮霭(ǎi)教坊(fáng)纶(lún)巾2.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舞榭歌台嬴得仓惶北顾B.转轴拔弦坐中泣下谁最多C.雕栏玉砌常使英雄泪满襟D.戌角悲吟只是当时已枉然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栗(战栗)深林兮惊层巅②惟觉(睡觉)时之枕席③去来(回来)江口守空船④莫辞(拒绝)更坐弹一曲⑤却(退却)坐促弦弦转急⑥中原北望气(悲愤)如山⑦都门帐饮无绪(心思)⑧烽火扬州路(宋代行政区划名称)A.②④⑥⑦B.①③⑥⑧C.①④⑦⑧D.④⑤⑥⑧4.将下面的诗句按春、夏、秋、冬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②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A.③④①②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D.③②④①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才广为流行,改称词。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观察与感受皆可入词。B.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在风格上,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C.柳永和苏轼均是北宋词人,在北宋,柳永代表了婉约派的最高水平,而苏轼则开创了豪放一派。D.“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其中以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以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这是跟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B.杜甫、白居易等人,继承“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运用“乐府”体制,自立主题,创作的诗称为“新乐府”,如“三吏”“三别”等。C.词的标题和词牌有严格的区别。标题表明了词所涉及的内容,词牌是与韵相配合的乐调,两者分别表示词的内容和形式。D.“念奴娇”“沁园春”“水调歌头”“天净沙”“浣溪沙”都是词牌名。7.下列不是对仗的一项是()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C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D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鬃已先斑8下列各句不含有语序倒装的一项是()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C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D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9、与“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所用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B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D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10.下面诗歌没有用典故的一篇是()A《山居秋暝》B《登高》C《锦瑟》D《书愤》11.对下面诗句中“空”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空”字让景物具有了浓情,在景语之中蕴含了令人寻味的“情语”:尽管鸟鸣草绿春色,但却无人欣赏。B“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空”字写尽了古代繁荣和今之萧条之对比,在写景的同时写出了“城”变迁,也就写出了感叹之情。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空”字写出了年华已逝报国无时,一切成空,又衬托出下衰鬓已斑的无奈之情,一个“空”,沉痛之极。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字写出了山的空旷、静谧、寂寞、冷清,渲染了悲怆凄凉的意境。12.对下列各句所采用的表达技巧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B“潮打空城寂寞回”写景象的冷落荒凉,“寂寞”二字,采用移就手法,移情于物,写得潮头好像有知,也衬托出了石头城的无限凄凉冷落。C“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旧时月”“还过女墙”采用拟人手法,强调了自然永存的主题,因为它永存,所以便成为人世兴衰的见证。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用了两个典故,诗人借喻世事的变幻及自己“华年”理想的破灭,显示了作者伤逝的情怀。13.对下面诗句的意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B“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瑟”虽只是乐器,在我国诗歌中已浓缩为“哀婉”的特殊意象,就象“杨柳”已浓缩为“离别/送别”意象一样。D“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中,这句意象叠加非常巧妙,原句也可以理解为“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明珠有泪”给人一种凄惨的感受。14.对下面各首诗主题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登高写出了去国怀乡、骨肉分离、病魔缠身、漂泊憔悴、落魄潦倒、冷酷辛酸,全诗句句充满着凄楚悲凉和伤感孤独。B《蜀相》这是怀古之作,诗人虽有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却报国无门,追念名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相(诸葛亮),同时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渴望为国建立功业的感情。C《锦瑟》或名无题,给人“往事如梦昨日如烟春心成空斯人远逝”的凄婉迷朦之感。D《书愤》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阒无人声的幽寂。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台城①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②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台城韦庄江南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①台城:六朝首都建业城旧址,在今南京城内鸡鸣山北麓、玄武湖南侧,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②结绮临春:南朝陈后主在台城营造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楼,以供游玩,并自谱《玉树后庭花》,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16.对这两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刘诗中的“六代”与韦诗中的“六朝”同指历史上建都金陵的六个朝代,即东吴、东晋、宋、齐、梁、陈。B.刘诗着一“竞”字,幻化出无数幅争奇斗艳、富丽堂皇的六代皇宫图。下句“最”字与之相接,引人联想,似见重重帘幕之内、香雾缥缈之中,翠袖红毡、轻歌曼舞的情景。C.韦诗“无情”二字是说台城柳并不管人间兴亡,它照样生长,照样“烟笼十里堤”。说柳无情,正写出诗人有情。D.刘诗“成野草”一句同韦诗“鸟空鸣”一句都是以乐景写哀情。草和鸟都不解世事兴衰,草绿鸟啼,描绘出了一派繁盛欢乐的景象。17.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首诗都是凭吊古迹之作,吊古中都寄寓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抒写了诗人的盛衰兴亡之感,流露出浓重的伤感情绪。B.刘诗中指出造就“万户千门成野草”的凄凉结局,乃是因为陈后主纵情声色、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不理朝政,暗含了对当时唐代统治者的批评。C.韦诗全诗写景,以霏霏细雨、江草、啼鸟和柳色着意营造了一种四望迷蒙、烟笼雾绕、如梦如幻的氛围,而一座荒凉破败的台城就隐藏在其中。D.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刘诗把野草丛生的荒凉破败与昔日“万户千门”的热闹繁盛比照,韦诗则用江雨、江草、啼鸟、柳色等景象同如梦如幻般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相比照。18..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的一项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问题(16分.每题4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尤在,只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9.“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且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2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千古名句应用了怎样的表现方法,有何妙处?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21.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22.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在横线上默写原句(6分)2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24分)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西湖梦①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两位大诗人、大文豪,不是为了风雅,甚至不是为了文化上的目的,纯粹为了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兴修水利,浚湖筑堤,终于在西湖中留下了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②清人查容咏苏堤诗云:“苏公当日曾筑此,不为游观为民耳。”恰恰是最懂游观的艺术家不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形象雕琢成游观物,于是,这样的堤岸便成了西湖间特别显得自然的景物。不知旁人如何,就我而论,游西湖最畅心意的,乃是在微雨的日子,独个儿漫步于苏堤。也没有什么名句逼我吟诵,也没有后人的感慨来强加于我,也没有一尊庄严的塑像压抑我的松快,它始终只有一条自然功能上的长堤,树木也生得平适,鸟鸣也听得自如。这一切都不是东坡学士特意安排的,只是他到这里做了太守,办了一件尽职的好事。就这样,才让我看到一个在美的领域真正卓越到从容的苏东坡。③但是,就白居易、苏东坡的整体情怀而言,这两道物化了的长堤还是太狭小的存在。他们有他们比较完整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他们有他们比较硬朗的主体精神、理性思考,在文化品位上,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但却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体中的零件,被随处装上拆下,东奔西颠,极偶然地调配到了这个湖边,搞了一下别人也能搞的水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历代文化良心所能作的社会实绩的极致。尽管美丽,也就是这么两条长堤而已。④也许正是对这类结果的大彻大悟,西湖边又悠悠然站出来一个林和靖。他似乎把什么都看透了。隐居孤山20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远避官场与市嚣。他的诗写得着实高明,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来咏梅,几乎成为千古绝唱。中国古代,隐士多的是,而林和靖凭着梅花、白鹤与诗句,把隐士真正做地道了,做漂亮了。在后世文人眼中,白居易、苏东坡固然值得羡慕,却是难以追随的;能够偏偏到杭州西湖来做一位太守,更是一种极偶然、极奇罕的机遇。然而,要追随林和靖却不难,不管他有没有他的才分。梅妻鹤子有点烦难,其实也很宽松,林和靖本人也有妻子和小孩的。哪儿找不到几丛花树、几只飞禽呢?在现实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