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创新教程第七章第20讲课时训练营高中化学练习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2B(g)(g)+D(g)已达到平衡状态()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v(C)与v(D)的比值⑦混合气体总质量⑧混合气体总体积⑨C、D的分子数之比为1∶1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⑦D.②⑥⑦⑧⑨解析:因为该反应在定容容器中进行,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所以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均能证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而②中ρ=m气V容始终不变化;⑥中没指明方向;⑦m(气)始终未变化;⑧混合气体是在定容容器中,体积始终不变;⑨反应未达到平衡时,C、D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1∶1。答案:B2.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g)+H2(g)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v正(CO)=v逆(H2O)C.生成nmolCO的同时生成nmolH2D.1mol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H—O键解析:反应无论达到平衡,还是未到达平衡,生成nmolCO的同时都会生成nmolH2。答案:C3.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3(g)+HI(g);②2HI(g)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A.9B.16C.20D.25[来源:学&科&网]解析:反应的先后顺序为先①后②,由②知c(H2)=c(I2)=0.5mol·L-1,则反应②分解的c(HI)=1.0mol·L-1,由①知c(NH3)=c(HI)总=1.0mol·L-1+4mol·L-1=5mol·L-1,则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c(NH3)·c(HI)=5×4=20。答案:C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总质量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A.①④⑤B.②④⑤C.②③④D.只有④答案:A5.(2010年广州模拟)汽车尾气净化的反应:2NO(g)+2CO(g)2(g)+2CO2(g),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K时平衡常数为1×10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和CO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C.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究高效催化剂D.570K时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很大,故使用催化剂无实际意义解析:已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排出的气体含有CO2、N2、NO、CO;汽车尾气处理时升高温度不现实;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达到尾气净化的目的。答案:C6.(多选)(2009年江苏)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I2(aq)+I-(aq)-3(aq)的ΔH0[来源:学科网ZXXK]B.温度为T1、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解析: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I-3的浓度逐渐地减小,说明反应向逆方向移动,也就意味着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ΔH0,所以A项错;因为K=cI-3cI2·cI-,T2T1,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反应向逆方向移动,即K1K2;C项,从图中可以看出D点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它要向A点移动,这时I-3的浓度在增加,所以v正v逆,C项正确;D项,从状态A到状态B,I-3的浓度在减小,那么I2的浓度就在增加。答案:BC7.现在一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化学反应:A+。如果在反应中用vA、vB、vC表示正反应速率,用v′A,v′B、v′C表示逆反应速率,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容器中,任何时候vA=vB=vCB.在任何时候容器中都必然存在着:vA∶vB∶vC=v′A∶v′B∶v′C=1∶2∶3C.当vA=vB=v′A=v′B时,表示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D.当v′A=1/2v′B时,表示反应已达平衡解析:在可逆反应中实际上有两个反应,即正反应和逆反应,两个反应中的反应速率之比总是等于其系数之比,所以vA∶vB∶vC=v′A∶v′B∶v′C=1∶2∶3。当某物质的正向反应速率与其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答案:B8.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M(g)+N(g)(g),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M和1molN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A.20%B.40%[来源:Z_xx_k.Com]C.60%D.80%解析:开始时只充入2molE(g)与开始时只充入2molM和1molN的混合气体等效。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E(g):设生成N(g)的物质的量为x。2M(g)+N(g)(g)[来源:学科网]起始物质的量:002转化物质的量:2xx2x平衡物质的量:2xx2-2xn(平总)=2x+x+2-2x=(2+x)mol20%=2+x-22×100%,x=0.4mol;M的含量=2x2+x×100%=13×10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M和1molN的混合气体:设发生反应的N(g)的物质的量为y。2M(g)+N(g)(g)起始物质的量:210转化物质的量:2yy2y平衡物质的量:2-2y1-y2yn(平总)=2-2y+1-y+2y=(3-y)mol既然是等效平衡,则:M的含量=13×100%=2-2y3-y×100%,y=0.6mol;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2y2×100%=60%。答案:C9.(2010年北京一黄冈冲刺预测题)氨催化氧化是硝酸工业的基础,在某催化剂作用下只发生主反应①和副反应②,有关物质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4NH3(g)+5O2(g)4NO(g)+6H2O(g);ΔH=-905kJ·mol-1①4NH3(g)+3O2(g)2N2(g)+6H2O(g);ΔH=-1268kJ·mol-1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业上氨催化氧化生成NO时,温度应控制在780℃~840℃B.工业上采用物料比n(O2)/n(NH3)在1.7~2.0,主要是为了提高反应速率C.加压可提高NH3生成NO的转化率[来源:学|科|网]D.N2氧化为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g);ΔH=-1086.5kJ·mol-1解析:因为氨催化氧化的主要目的是生成NO,而非N2,所以必须控制副反应②的发生。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温度为780℃~840℃时,NO的产率最高、N2的产率最低,故A正确;采用物料比n(O2)/n(NH3)在1.7~2.0,主要是为了提高反应中氨气的转化率,而由于氨气转化为NO的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加压会抑制NH3向NO的转化,故B、C错误;D中,(①­②)/2可得:N2(g)+O2(g)(g);ΔH=+181.5kJ·mol-1,故D错误。答案:A10.(多选)将等物质的量的F2和ClF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2(g)+ClF(g)3(g)ΔH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恒温恒容时,当ClF转化40%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初始时的0.8B.若c(F2)∶c(ClF)∶c(ClF3)=1∶1∶1,则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平衡后,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D.平衡后再降低温度,保持恒容,达到新的平衡,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解析:设F2和ClF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F2(g)+ClF(g)3(g)开始(mol)110反应(mol)0.40.40.4平衡(mol)0.60.60.4p末p初=n末n初=0.6+0.6+0.41+1=0.8,A项正确;不同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不同,反应物与产物的比例不同,故B项错;增大体积,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C项错;降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项对。答案:AD11.下列①~⑩的说法中可以证明2HI(g)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在⑥~⑩的说法中能说明2NO22O4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nmolHI;[来源:Z§xx§k.Com]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③百分组成:w(HI)=w(I2);④容器内HI、H2、I2(g)共存;⑤c(HI)∶c(H2)∶c(I2)=2∶1∶1;[来源:Zxxk.Com]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N2O4的浓度不再变化;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解析:对于2HI(g)2(g)+I2(g)来讲,不管反应是否达到平衡,HI、H2、I2总是共存,且容器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密度总是不变,④⑥⑧⑩不能证明反应已达到平衡;③和⑤也与是否达到平衡无关;若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2nmolHI则说明达到平衡,①错;断裂1个H—H键和断裂2个H—I键表示两个相反的方向的速率相等,H2或I2的浓度不变(颜色不变)表示各物质浓度一定,它们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对于反应2NO2(g)2O4(g),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必然在体积不变时带来压强变化,在压强不变时带来体积变化,若未达到平衡,混合气体的M、ρ和颜色均将发生变化。所以这5种说法都可以证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答案:②⑨⑥⑦⑧⑨⑩12.(2010年天津模拟)已知可逆反应:3A(g)+B(g)xC(g)ΔH0。T℃时,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通入3molA和1molB,经过2min的时间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假设温度不变),剩余的B的物质的量为0.8mol,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1。请回答下列问题:[来源:学|科|网Z|X|X|K](1)整个反应过程中,生成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2)x=________,平衡常数K=________,升高温度时,K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如果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少量氦气,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那么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4)若温度不变,再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molC,在T℃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用n表示),平衡常数K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1)B的平均反应速率可直接用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除以时间来求解。(2)C的物质的量n(C)=2L×0.4mol·L-1=0.8mol,而B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2mol,所以x=4;可以求得A、B、C的浓度分别为c(A)=1.2mol·L-1、c(B)=0.4mol·L-1、c(C)=0.4mol·L-1,所以代入平衡常数式可得平衡常数。(3)加入氦气,尽管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加,但该物质不与体系中的其他物质反应,不会导致其他物质浓度的变化,所以平衡不会移动。(4)达到新的平衡时A、B、C的平衡浓度之比不变,仍为1.2∶0.4∶0.4=3∶1∶1,故n(C)=nmol,平衡常数K不变。答案:(1)0.05mol·L-1·min-1(2)4127(≈0.037)减小(3)不移动(4)nmol不变13.(2010年北京东城)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