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摘要]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令每一位教师堪忧,特别是新教师,他们往往先从一年级接手。而新课程的改革在促进教学理念革新的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发生着新的变化,在注重以生为本课堂教学的同时,学生的主动性变得更大,因此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日益增加也暴露无遗,它们不但影响到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降低教师的教学质量,影响学生自身及他人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小学一年级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课堂问题行为阻碍了一年级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本研究以幼小衔接为视角,研究对象具体到一年级,采用观察法及个案分析法深入细致的探索,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对一年级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的研究。本文对课堂问题行为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整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几种分类,并从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几个典型的课堂问题行为案例进行分析及探讨原因,通过对个案的研究,最后提出几个相关的干预策略。希望可以为教师在解决课堂问题行为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一年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心理因素Abstract:Inspecificteachingpractice,classroombehaviorproblemspupilsprevalenceofthisphenomenonsothateveryteacherworrying,especiallynewteachers,theyoftenstarttotakeoverayear.Thenewcurriculumreform,whilepromotinginnovativeteachingphilosophy,butalsotheoccurrenceofclassroomteachingwithnewchangesinthefocusonstudent-centeredclassroomteaching,students'initiativebecomesgreater,thusincreasingstudents'classroombehaviorproblemsalsoexposed,whichnotonlyaffectsthesmoothdevelopmentofclassroomteaching,teachingqualitytoreducetheimpactoflearningthestudentsthemselvesandothers.Especiallyforfirstgrade,insomedegree,classroombehaviorproblemshinderfirst-yearstudentstocultivategoodstudyhabits,developanegativeimpactonthestudentbodyandmind.Inthisstudy,youngconvergenceperspectiveofthestudytoaspecificyear,theuseofobservationandcaseanalysisofintensiveexploration,andonthebasisofpreviousstudiesontherichtofirstgradeclassroomproblembehaviorCopingStrategies.Inthispaper,classroomproblembehaviorrelatedconceptstodefine,organizeclassroomproblembehaviorofseveralclassification,andfirst-yearstudentsfromthe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theanalysisanddiscussionofseveraltypicalcausesofproblembehaviorintheclassroomcase,throughthestudyofcase,Finallyseveralrelatedinterventionstrategies.Wearehopingtoprovidesomereferencesforteachersintheprocessofsolvingtheproblembehaviorintheclassroom.keywords:first-yearstudentsclassroomproblembehaviorpsychologicalfactors目录引言…………………………………………………………………………………………1一、课堂问题行为概述……………………………………………………………………1(一)课堂问题行为界定…………………………………………………………………1(二)课堂问题行为常见类型……………………………………………………………2二、小学一年级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及原因分析…………………………………………2(一)个案一:外向性问题行为之上课随意走动………………………………………3(二)个案二:外向性问题行为之上课讲话或制造噪音………………………………4(三)个案三:内向性问题行为之上课做小动作或者走神发呆………………………5三、小学一年级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6(一)提高教师素质,注重以生为本……………………………………………………7(二)创建有效的课堂规则………………………………………………………………7(三)加强家校沟通合作…………………………………………………………………7结论…………………………………………………………………………………………8致谢语………………………………………………………………………………………8参考文献……………………………………………………………………………………81引言小学课堂问题行为是一个长期且广泛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新课改之后,注重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自由主动性更大,便会出现更多的课堂问题行为。在小学一年级课堂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行为:有些学生上课随意走动,有些学生上课讲话制造噪音或者答非所问,有些学生上课思想开小差,做各种小动作或者走神发呆等,因为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他们有不同于其他年级阶段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刚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对学生的身心及以后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对一年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现象的研究必须强烈关注。目前大部分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都是针对整个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一年级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较少。笔者借助为期四个月的教育实习机会,以福建厦门市X小学一年级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从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几个典型的课堂问题行为案例进行分析及探讨其成因,并提出科学应对策略。希望能为教师尤其是刚入职教师处理一年级课堂问题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也为自己将来走上教育岗位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持。一、课堂问题行为概述(一)课堂问题行为界定目前,对于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逐渐成熟,课堂问题行为的界定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属于学生的问题。是指学生不能专注于课堂教学,做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影响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不良行为。如邵瑞珍等人的观点是:“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1]。”李志等人的观点则是:“课堂问题行为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和课堂教学目标相违背,妨碍了别人或者自己学习的行为[2]。”第二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问题。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才能组成一个社会体系,包括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在课2堂活动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也可能出现各种问题行为,所以陈时见教授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学生或者教师在课堂上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不同程度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者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3]。”而本文主要研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持续表现出来的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给教师教学或者学生学习产生消极影响的课堂不良行为。辨别学生的行为是否是课堂问题行为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质”:这种行为是否违反了课堂规则扰乱了课堂秩序,对自身及他人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二是“量”:学生的这种行为是否经常发生,并且有持续了一段时间[4]。当然,教师对于轻微短暂的学生不良行为也要时刻关注并且及时采取措施,否则容易演变成课堂问题行为。但是对于课堂问题行为的判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回答问题必须举手,那些未经允许就回答的学生使整个课堂乱哄哄,破坏了课堂秩序;而有的教师认为这是学生思维敏捷的表现[5]。因此教师在判断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时要更加审慎分析。(二)课堂问题行为常见类型课堂问题行为是普遍且长期存在的,在新课改的今天,注重以生为本的课堂更容易爆发出学生的种种问题,这也愈发考验教师的能力与素质。常见的课堂问题行为的种类很多,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克曼将其分为破坏课堂秩序的扰乱性问题行为,以及退缩的心理问题行为;奎伊等人在其研究基础上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情绪型问题行为;国内则根据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程度,将其分为行为不足型、行为过度型以及行为不适型三类[6],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方法是依据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将其分为两类:一是外向性问题行为,也称攻击型问题行为,其具体表现为交头接耳、传纸条,以及侵犯他人或者故意做出惹人注意等行为,这类行为容易被觉察出且影响自己妨碍他人学习,对课堂正常教学直接构成威胁;二是内向性问题行为,也称退缩型问题行为,这类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上课或凝神发呆或胡乱涂写或胆小害羞,不直接影响他人学习较不容易被察觉,但是同样对学生个人学习发展带来消极影响[7]。二、小学一年级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及原因分析3小学一年级是儿童从学前阶段到小学阶段的衔接期,这也将是儿童学习以及成长的关键时期。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特别是随着新课标改革,在注重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一年级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越来越严重。小学教育不像以游戏为主要教育活动的幼儿园,而是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以及严格的学习、作息制进行管理[8],一年级新生刚接触这样的“游戏规则”,因为他们的年龄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学生便容易在课堂上做出违反课堂规则,影响自己或者他人的课堂问题行为,这不仅降低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自身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关注课堂互动,关注学生学习,谨慎分析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在确保课堂秩序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笔者通过四个月的教育实习机会,以福建厦门市X小学一年级为个案研究对象,从学生的心理因素方面对几个典型的课堂问题行为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因。(一)个案一:外向性问题行为之上课随意走动数学课上,老师讲完新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在黑板上布置了几道随堂练习题,要求学生直接写出答案。同学们坐在座位上,一会儿看看黑板,一会儿比比手指头,一会儿拿起笔写在课堂练习本上。坐在第四组的最后一桌并且是单独坐的C同学,很快写完了练习题,他东望望西望望,先是斜着身子拉长脖子朝向第三组最后一桌的同学,交流着答案,在老师提醒做完同学坐端正后,转身走向班级后面放在小椅子上的课外书,一会儿坐在这个小板凳上翻翻这本,一会儿溜向另外一个小板凳看看那本。(课堂观察记录,2015年9月29日)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根据《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也就是说一年级的新生,大多是在6~7周岁,这个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且发展失衡,有些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比较高,已经提前学会了教师要新授的内容,或者能够很快就学会这些知识,这就我们说的“先知学生”,而有的学生认知发展较慢,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出现了偏差,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