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综艺节目对弘扬诗词文化的看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学生对综艺节目对弘扬诗词文化的看法【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它是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是我们的最好教材。近期,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这档节目带动全民重温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当今世界文化交流频繁,文化冲击严重,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一个时代课题。【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诗词文化、传承、文化自信【正文】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发展的见证,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我们民族乃至整个世界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古典诗词便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朵美丽的奇葩。通过这些诗词歌赋传播的文化思想,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丰富了生活内容,同时也陶冶了情操。近期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该节目通过诗词知识比拼、赏析,带动全民重温古诗词。为了解我校大学生对这类综艺节目传承和弘扬诗词文化的看法和大学生对诗词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热爱情况,我们为此展开了调查。下面对调查情况简要分析。本次问卷共发出64份,收回64份。调查对象男生占比53%女生占46%,比例几本持平,主要集中在大一和大二学生群体中。其中超过80%的人表示平常喜欢阅读、了解一些感兴趣的诗词;被调查人群中通过课本教材、电视节目、网页浏览等途径来阅读诗词的人占绝大多数;对于是否看过《中国诗词大会》等关于诗词的节目,有78%的人表示看过;对这档节目火热荧幕的原因,大约75%的人认为是古诗词自身的魅力和其中所包含的中华民族精神,还有56%的人认为能以此来了解不同时代的文化;72%的人赞同我校开设诗词鉴赏类的节目,认为能陶冶升华自身气质;对“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观点,92%的人赞同“品读诗书能使一个人的修养和文采得到提升”,53%的人赞同“诗词可以帮助在写作交谈中引经据典提升文化素养”,48%的人赞同“能学习古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气节”;90%的人认为《中国诗词大会》促进了更多的人了解诗词传统文化,但同时也有45%的人表示弘扬传统文化不能单靠娱乐节目引导;56%的人赞同中华传统文化应该达到继承和发展;在大学生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问题上,89%的人表示今后会关注传统文化及如何使其融入社会体现价值;超过90%的人支持诗词文化成为我国软实力走向世界;95%的人认为在外来文化入侵情况下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保护传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火热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一直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节目的热播,传统文化的流行正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国人的文化自信一直都在,诗词热不是一蹴而就的,仅凭一档节目不可能掀起这样大规模的热潮,只能说这类节目把人们隐藏的诗心激发出来了。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更是中国人情感的一种高度凝练的表达方式。正如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反作用于意识一样,古典诗词也滋养了中国人敏感、内敛的情感内核。古典诗词传承着文化,积淀着历史;凝练的语言,锤字的精髓,体现着朴素的中国哲学。所以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毋庸置疑,饱读诗书之士,谈吐之间,自有一番别样气度。《诗词大会》在文化传播中也有着重要意义。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对于诗词作者来说,语言是用来塑造诗词艺术形象的工具,也是沟通诗词作者和读者思想感情的媒介。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等大众传媒的作用,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促进诗词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让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入人心,成风化雨,引领全民关注传统文化的热潮,让大家重温经典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民族传统文化就是潜移默化、渗透入微的软实力。社会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文化软实力和人的素质思想亟待并行跟进,古诗文传统文化恰恰是一种提升的力量。增强全民族文化的创造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重视古诗文,吸纳古人之长,在古人的基础上立异和升华,有利于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与碰撞也日趋严重,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对待外来文化的关键是消化而不是抵御。文化的特点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是动态发展的。中华文化的地缘优势明显,具有强大的调整、汲取、包容和消化的能力。消化外来文化,我们就要建立强大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既是一种文化定力,又是一种强大的吸收能力。我们要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态度,也恰恰是在和外来文化的交融、汲取、交流,也包括在必要的摩擦、抵御、批评、斗争中发展我们的中华文化。文化自信并不是要把我们的文化看作优势文化,而是以平等的姿态融入世界优秀文化之林。平等的姿态本身就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文化同时也应该与市场结合起来。市场经济为传承传统文化注入了大量的活力,但是离开了文化,经济发展也不再完整。如何避免传统文化在与市场的博弈中被过度消费?不能让市场主导文化,而是让市场推动文化、普及文化。通过市场需求引导消费,提高审美层次。《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给了我们启示:文化节目具有非常大的可塑造性,通过文化节目的传播,诗词等中国文化可以更好地融入到人们生活中去。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时代课题: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让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切合时代,用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传播,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化课题,也是一个教育课题,更是向全国人民提出的时代命题。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目前,在一些中小学校,教材大幅增加传统篇目,不论从继承传统文化的角度,还是培养学生的精神心灵成长的角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尽管教材中古诗词比重较以往有所增加,但教学仍以应试为主,学生死记硬背,体会不到诗词的意境和美感,留在脑子里的不过是文字符号而已。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加强古诗词的审美教育。教师应更多阐释诗词的美妙之处,从艺术和情感两方面讲明其美在何处、妙在何处,引导学生自然地、自发地体会诗词中的温暖和情意。传统文化教育需进一步切合时代,精心选择内容,并利用现代传媒方式进行传播,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魅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注重知识普及与价值观传递相结合、课堂讲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国内普及与国际传播相结合,注重精准普及、精准传播。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植于民族文化基因、落实到社会现实生活,不断强化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增强其在当代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人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优秀诗篇。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淘洗,承续至今的古诗文,都是古代先哲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堪称文学典范。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学宝库中最璀璨夺目的明珠,是中国人的精气神。诗词文化的影响深入每个人的成长过程,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发扬古人优良的传统美德,从而完善自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还孕育着许多文化精髓尚未被我们所了解,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秉承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辩证继承精神,为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传承作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1.杨利英《中国诗词大会》文化现象浅析2.《中国诗词文化》苏俊袆,2014,时事出版社3.《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01.25【附录】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