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苑ppt讲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2003中国建筑艺术奖钟鸣,诗人,当他最为湘财工会策划了一个主题为“南传佛教”的博物馆时,他找到了刘家琨,并告诉他:“反正这是你的事,我已经找了你,剩下的是你自己的事了”。不知刘家琨在接受这个项目时是否意识到这个博物馆将会成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项目名称: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一期、二期、三期项目地点:中国四川成都郫县新民镇云桥村项目功能:博物馆(一期、二期);会所,旅馆(三期)项目建筑师:刘家琨汪伦用地面积:6670㎡(一期)+6984.6㎡(二期)+8507.0㎡(三期)建筑面积:900㎡(一期)+1735.3㎡(二期)+2689.8㎡(三期)竣工时间:2002.7(一期)2005.2(二期、三期)施工单位:四川大营造工程有限公司●刘家琨总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1956年生于四川成都。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1987年至1989年被调至四川省文学院从事文学创作工作。1999年成立“成都市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从事建筑、室内及景观设计。1999年8月参加“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作品展”。2000年4月参加北京“首届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2001年9月参加柏林亚太周“土木——中国青年建筑师展”●建筑师主要思想“此时此地”:不追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我在这里工作,是因为这是我的家乡,因为一些自然而然的命运安排,也因为我逐渐意识到:这种城市,其实也正是一类典型。”“低技策略”:P13“乡土建筑”:P16“文人意蕴”:不仅指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取向,不仅指以心造境的氛围营造概念;它还指建筑手法上的拙朴野逸,即类似于文人水墨相对于院体画的非职业化和飞正规性;它甚至还指我个人想把文学方法和建筑设计融为一体的企图。对我而言,无论城乡,无论其最终的形态结果如何不同,但方法是一样的:即如何直面现实,积极应对,尽可能地使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因素都转化为设计的依据和资源。好的设计就是对这些资源的创造性利用。”——刘家琨●主要作品1999年“红色年代”娱乐中心2001年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2002年四川美院雕塑系馆2003年上海青浦新城建设展示中心2005年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2009年胡慧珊纪念馆地点:中国四川大邑安仁建筑师:刘家琨,罗明,孙恩,张瞳设计时间:2008.6-2009.2建造时间:2009.3-2009.5基地面积:52㎡建筑面积:19㎡业主:家琨建筑工作室捐建胡慧珊纪念馆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纪念馆,胡慧珊是一个15岁的小女孩,2008年汶川地震是被埋,卒时不详。生前喜欢文学,梦想成为作家。这个纪念馆是为了一个小女孩,也是为了所有的普通生命,因为对普通生命的珍视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基地环境分析该馆位于四川成都郫县新民镇云桥村府河河畔。用地为10亩,是河滩与树林之间的一块平地,上游有一座石桥,下游不远处是河湾。河床中和平地的薄土下面是沉积的卵石,本地的野生杂树和竹林无规则地生长。距河10米之内属河道控制区,不允许有任何永久性建筑,因此,这临河的用地实际上与河流之间又有着一道隔绝。博物馆主体设置于基地中最大的一块林间平地上。●设计之初的思考“鹿野”按字面意义是鹿跑的原野,在佛教用语中意为释迦摩尼教义所及之地。在进行建筑构思上,刘家琨经常会从一些文字或画面上的“意向”出发——这显然与他深厚的文学和绘画修养有关,而他的才华更在于他总是能为文学或绘画意向找到直接对应的建筑材料,从而保证设计绝大部分是在材质、建造、体量、空间、气氛和意境等抽象层面上展开。由于本博物馆收藏的是一些传奇,所处的位置又是一片河滩野地,从情感判断上自然会感到必须离日常生活远一些,因此民居的元素被放弃了。而堤坝、遗迹一类的意象却挥之不去。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中,刘家琨就选取了“混凝土”通过“雕刻”来达成“巨石”这一意向的精确概念描述来控制整个设计过程:“博物馆藏品以石刻为主题。在建筑设计中,也希望表现一部‘人造石’的建筑故事。而清水混凝土是‘人造石’的重要内容。设计人希望得到其朴素和整体,得到一块冷峻的‘巨石’”。在处理场地时,刘家琨平等的对待了空地,竹林,建筑空间等元素,特别是在景观方面,刘家琨直白的描述为“说到景观,那你还不就是弄块地、弄些草、种些树,你不是要干这些事吗,把树种在合适的地方。本来那儿就有树,所以就很简单了,你就不要砍它了,不砍它就绕一绕,然后躲一躲那些已经有的树。那些竹林本来就有,所以没砍,在现场躲开这个躲开那个,躲一躲自然就会偏一偏。其实鹿野苑景观设计的思想就是不砍树,挺好的地方,就不砍树。”最终,博物馆主体被设置于基地中最大的一块林间平地上。其余三块空地,一块作为前区和停车场,一块作为露天展区兼预留用地,一块作为后勤附属用房基地。树林成为各个区域的自然分隔。●功能、流线分析博物馆主体设置于基地中最大的一块林间平地上。其余三块空地,一块作为前区和停车场,一块作为露天展区兼预留用地,一块作为后勤附属用房基地。沿树林边缘行进并穿越树林,是总平面布局中路线和心理序列安排的重要因素。林间小路沿途逐渐架起,以保持荒地的自然状态,形成行走者和场地的间离,从精神上脱离农地。其中最具戏剧性的处理是:一条坡道由慈竹林中升起,从两株麻柳树之间临空穿越并引向半空中的入口。在坡道的下面是自然状态的莲池(莲花是佛教的吉祥植物)。虽然是平地,博物馆的行进路线却是先从二层进入再下到一层,目的是制造一些反日常的体验,并使参观路线中有向下进入地宫般的感受。为此,向下的阶梯也有意比正常情况下作得高而陡,并且幽暗一些。博物馆面积为900平米,采用展厅环绕中庭的布局,使参观者在迂回的行进路线中仍然保持中心性的定位。然而在实际体验中,由于安全问题,普通参观者并不能进入二层的室外平台,去体验刘家琨精心设置的小趣味,而有趣的是,大多数普通参观者在参观时并不会选择从坡道进入博物馆,或许对他们来说,坡道过于“反日常”了,他们还是习惯于从一层狭长水池处进入。(水池曾经是没有水龙头,后来据说出于风水考虑,甲方要求加装水龙头,才有了现在的“龙”头)在逆向参观完整个博物馆之后,最后驻足坡道起点,回望整个建筑。建筑师将整个项目分解为两大部分(皆两层高):中心巨石(被服务空间),容纳所有的展览空间,置于基地北部;四块一组的小石头,或混凝土“筒体”(服务空间),其中两个分别容纳办公室和楼梯间加洗手间,另两个共同容纳一个功能厅,其中一个屋面还向北面纵深方向延长,覆盖了博物馆西入口的过渡空间。这里值得赞叹的一个细节是建筑师娴熟地利用外墙凹槽,将一个本来较大的多功能厅体量在外部形象上“分裂”为两个小体量,与旁边的办公室和楼梯间加洗手间筒体尺度相当,使它们在基地南边共同排成四块一组,整齐划一的石砌壁垒,与十米开外优美如画、水平洄转的溪流和浅滩形成强烈对比,其场景令人过目不忘。●采光等热工分析“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Todesignspaceistodesignlight.路易斯·康刘家琨应对不同的空间采用了多样的采光方式:从中庭与辅助用房的间隙处泻下的光既赋予空间很好的品质又自然的切分出不同的空间内容;一层展厅利用凸出墙体上的天窗获得均匀的漫射光,精确而有效的照亮了石刻展品;二层展厅部分的采光同样很有节制,基本上都来自平均布置在屋顶的两个方形天窗,展廊部分的光由六个脱开墙体的间隙分别从三个面进入,除了照亮展品还在人的行进中制造了韵律,等等这些都创造了不同寻常的气氛。以至于我在现场巧遇的业主都用一种不容辩驳的语气评价:“家琨在这个建筑里设计的采光没的说。”既要满足博物馆室内陈列的采光,又要保持建筑物“巨石”的实体雕塑感。成都地区潮湿多雾,阴天多,日照少,刘家琨对此看来是心中有数的,所以他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的清水混凝土里揉入了铁灰,为的就是使建筑物的体量在“灰色的天空”下显得“青”、“润”一些。他还观察到:“灰色的天空产生的是一种漫射光,一种有阴无影,更加安详的光线”这或许能够解释他为什么对“缝隙光”有着特殊的偏爱,目的是要通过室内外的明暗反差来表现这种并不明亮的光线。刘家琨在石刻博物馆中娴熟的运用实体雕刻的手法来采光,主要采用天光,他一系列形式的操作包括切挖凹槽——在实体缝隙间采光,将墙体外拉或嵌入小尺度的混凝土盒子——利用挡板或小混凝土盒子与主体墙体间的缝隙采光,等等。在博物馆中,天光和展品之间的关系很好的把握了一种精神性方面的追求,有崇高庄严的顶光,也有戏剧性的侧光,这些光线同时却又是安详的,在他看来,或许只有这种光线才能使藏品和佛的真意契合在一起。●通风防热“框架结构、清水混凝土与页岩砖组合墙”的组合墙特殊工艺。具体做法是:以1.2m高度分段留施工缝,先绑扎好柱子和组合墙混凝土部分的钢筋,再砌1.2m高砖墙。待砖墙达到强度后即成为内模,然后支好木外模,进行整体浇灌,完成柱子、墙体、混凝土墙的组合浇筑,内外一次成活,下次再砌再浇,易于保证垂直度。而整个主体部分清水混凝土外壁采用凹凸窄条模板,一是为了形成明确的肌理,增加外墙的质感和可读性,同时,粗犷而较细小的分格可以掩饰由于浇筑工艺生疏而可能带来的瑕疵,也利于分区修补。(最后施工完成还是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补丁,混凝土颜色不一样的情况);刘家琨才用这一特殊的混成工艺有他深入的思考,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既满足建筑追求又解决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建筑项目通常事前策划不严密,时候改动随意性极大。组合墙的外层是钢筋混凝土,内层是砖,成为“软衬”,可以应付开槽、埋线、装配挂钩支架等事后改动。●建筑细部由于建筑运用组织排水,建筑师考虑到排水管对外墙立面的影响,从而设计出了凹于墙面的竖向排水沟。●总结“此时此地”“低技理念”“文人意蕴”“如何又成为现代的而又回到自己的源泉;如何又恢复一个古老的、沉睡的文化,而又参与到全球文明中去。”——《历史与真理》保罗.利库尔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