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绪论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襄樊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2007年2月研制第一讲绪论教师自我介绍课程简介一、本课程教学目的要求二、本课程主要内容介绍三、本课程教、学的方法四、本课程教学材料介绍五、本课程教学进度安排六、本课程成绩评分办法任课教师自我介绍教师:刘松单位:襄樊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襄樊学院政治与法学系电话:33752343590721(办)信箱:liusong3837669@sina.com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全国高校本科生课程地位:必修公共基础课学分学时:2学分,36学时课程内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独立解放道路的探索;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繁荣富强实践与成就。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从历史教育角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要求:以史为纲,了解国史国情;回溯历程,领会三个选择;以史为鉴,坚定中国信念;结合史实,把握历史规律。1、教学目的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1)秉承优良传统(2)了解国情国史(3)明确历史方位(4)担负历史责任(1)、秉承优良传统毛泽东: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邓小平: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1)秉承优良传统(绪)江泽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了解国情国史灿烂文化,大国泱泱厚德载物,历史久长人口众多,民族昌旺一党领导,民主协商经济发展,共富思想文艺繁荣,社会安康国家一统,台湾归望国际声威,和平力量(3)明确历史方位历史发展潮流和趋势:政治民主,社会和谐经济全球,世界合作文化多样,民族和睦反对霸权,多极制衡中国目前所处历史方位:“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和平崛起、发展中大国(4)担负历史责任总体责任目标:科学发展,和谐富强,全面小康。具体责任目标:健全基层民主,完备法制,保障权益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效益,统筹兼顾城乡行业区域,缩短差距,平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科教文卫,全面进步促进社会公平,代际和谐,完全统一2、本课程任务和要求(1)以史为纲,了解国史国情与中学历史、政治课相比较:不局限于了解具体历史人物事件更深入,要求掌握历史发展脉络与大学历史系专业课相比较:抓“纲”、点“要”,不纠缠详细历史细节更宏观,侧重历史结论、政治方向意义本课程要求了解哪些国史国情?近代中华民族和人民贫困苦难原因;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认识革命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了解近代国人对国家出路探索历程;领会三个选择正确性、历史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2)回溯历程,领会三个选择05方案不同课程的着眼点比较:《基础》课:着眼于思想的基础性、适应性《纲要》课:着眼于思想的历史性、回溯性《概论》课:着眼于思想的实践性、应变性《原理》课:着眼于思想的理论性、指导性本课程重要特点:按照历史脉络展开本课程效果归宿:深刻领会三个选择中国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3)以史为鉴,坚定中国信念何谓中国信念?即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建设道路的信念;这种信念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这种信念的组织保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种信念的正确方向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这种信念的有效做法是中国化改革开放。为何要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少走弯路,避免重蹈历史覆辙(4)结合史实,把握历史规律要结合重要史实,列举材料,分析问题掌握历史分析法,辨别是非,把握规律科学方法:唯物史观方法论比较分析法文献验证法逻辑推理法二、本课程主要内容介绍1、近代中国衰败现状、原因;2、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及任务;3、近代国人的国家出路探索;4、三个选择的正确性必然性;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6、中国现代社会的建设成就;(一)本课程教学内容重点(上)上编(1840——1919)1、中国近代社会起点——鸦片战争2、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及认识其意义3、近代中国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4、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带来了什么5、如何看待近代中国人民反侵斗争6、农民起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缘起、意义、败因、历史局限性7、辛亥革命缘起、败因,共和方案林则徐孙中山(一)本课程教学内容重点(中)中编(1919——1949)1、认识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统治2、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3、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必然性及意义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导致革命胜利5、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6、人民共和国建立是人民历史选择(一)本课程教学内容重点(下)下编(1949——2006)1、新中国成立后历史的主流和主线2、社会主义改造正确性历史必然性3、如何评价建国后前期的建设成就4、改革开放后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二)本课程教学难点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理解2、近代国人反侵略斗争败因3、近代中国阶级矛盾与分析4、五四运动与中国革命关系5、抗战正面战场作战的作用6、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作用7、巩固政权与恢复经济关系8、资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如何看待失误、文革教训三、本课程教、学方法(一)本课程教法讲授法(讲思路、讲观点、答疑惑)讨论法(析脉络、究原因、导评价)媒体法(制课件、展图片、放电影)活动法(荐书目、查网络、知识赛)反馈法(提问法、作业法、考试法)(二)本课程学法听课法(听要求、听观点、听视角)笔记法(记思路、记要点、记引址)读书法(读教材、读史料、读网文)观思法(观影视、谈体会、撰论文)贯通法(比较法、分析法、推演法)四、本课程教学材料介绍(一)、主选教材(二)、参考教材(三)、推荐书目(四)、推荐影视(五)、推荐网址(一)、主选教材1、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2、教材编写首席专家简介沙健孙:1934年生,江苏宜兴人,回族,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最近研究成果:《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处理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问题上的历史经验》龚书铎:1929年生,北师大教授,精于近现代思想史研究。李捷:北大教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第一编研部主任,精于党史研究。3、主选教材内容、结构及特色(1)本教材内容:教材围绕近代中国社会“一个主题、两大任务、三个选择”这条主线,讲述了中国1840年—2006年的167年发展历程,以帮助青年大学生了解国情国史,明辨是非,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明确历史方位,担负起历史责任。(2)本教材主线一个主题:中国民众为救亡图存,复兴中华的探索奋斗两大任务:革命现代化三个选择: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组织领导:中国共产党发展道路:社会主义道路(3)本教材结构全书28.6万字,分上中下三编,分别从救国道路探索期1840-1919、民主革命期1919-49、社会主义建设期1949-2006划分历史阶段,每编以综述对本阶段的历史特点、发展脉络从理论上进行总体概述,然后分3-4章对某一专题论述。每章后附有思考题、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行文中注明了引文出处。书后附录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按照事件发生顺序编排;开篇的话谈了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结束语对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作了总结,特别是建党以来三大丰功伟绩,进一步明确青年历史责任,进一步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4)本教材特色主题突出,政治性强以史为纲,脉络清晰专题深入,资料翔实结构紧凑,逻辑严密语言精练,通俗准确(二)、参考教材1、《中国近代史纲》编者:龚书铎、方攸翰主编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特色:全书讲述了1840-1919年历史,按大事件编成13章。全书旁征博引、图文并茂(全书共收录45幅珍贵图片)、条理清楚,语言精练,简明扼要,行文指明引文出处,课后附思考题、重要名词、参考书目。全书35万字,初成稿于1992年3月,主要适用于师范类高校历史专业学生教材。2、《中国近代史》编者:李侃李时岳李德征杨策龚书铎中华书局(山东大、山师大、民院、东北师大、北师大、吉大)时间:1994年第四版,2006年9月第32次印(1977年首版,累计印刷100万册)获奖:第三届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特色:全书37.2万字,讲述了1840-1919年历史,观点实事求是,中肯平实,文字朴实通畅,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全书按重大历史事件分为7章,注有引文出处,学术味浓,深受读者好评而重印,适合作为高校历史教材。3、《简明中国近现代史》梁仁编著,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3月版特色:全书讲述了1840-1949年110年历史,以1919年五四运动分届为近、现代。全书24.3万字,按社会性质变化、大事件顺序编排,近代史分为四章,篇幅占1/3,现代史共有五章占篇幅2/3。本书语言通俗精炼,道理浅显易懂、脉络清晰,每章课后设有3-5个复习思考题和3-5个名词解释,书末附题解答案,便于自学。可作为非历史专业史学普及读物和自学教材。4、《中国近代史1840-1949》王文泉、刘天路主编(山东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首版,2006年印普通高校“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特色:全书71万字按照时间、重大事件发展顺序,条块结合的编成23章,详细阐述了近代中国110年社会观念、经济形态变化、政党政治及政权更迭、对外关系、文教与科技发展变化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情况。全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学术味浓,可作为高校历史专业教学使用。5、《中国现代史》(1919-1949)魏宏运主编(南开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首版,2005年印普通高校“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特色:全书68万字,分33章讲述了中国30年历史,探讨了民主革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互动作用,既有宏观理论概括,也有微观个案分析,对重大历史事件作出公允评价,注意广泛收集资料,使全书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可作为高校历史专业教材。(三)、推荐书目1、北野著:《中国文明论——中国古代文明的本质与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特色:该书21万字,按概念逻辑顺序编排,运用相对时空观、运动观、整体观、功能观、结构观原理方法,构建了实体、属性、样态等基本概念,诠释了人、文化、文明、生存压力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解释了中国四千年文明问题,并分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进程(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1840年)。该书理论性强、学术味浓,富于创新,附有33幅独创的结构、关系、演化图,富于理性抽象思维,语言精练,见解独到,很有启发创新意义,可供参考。2、《中国文明史》上、下启良著(湘潭大学教授、东方文化研究所长)花城出版社,2001年出版,1999年成稿87万字特色:全书将中华五千年文明分为四段:远古(从传说时代到商代)、上古(西周到汉武帝)、中古(汉武帝到盛唐)、近古(安史之乱到鸦片战争),侧重“意识决定”论,兼顾“经济决定”论划分历史,采用厚古薄今、夹叙夹议、比较中外的叙述方法,对传统划分历史标准、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意识、农民起义的意义等问题有不同见解。行文流畅、喻情于理、寓理于情,厘清史实、内隐脉络,逻辑推演堪称一绝。3、两本图片类书籍《与列强开战大清帝国的最后一搏》陈栋主编(1983年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崔光弼编撰(85年中央民大,中国民族图书馆)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全书22万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