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与变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4)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方法,掌握胶体的概念、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考纲要求:重难点:物质的分类和胶体的性质。一、物质的组成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混合物和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同种元素形成的_________叫同素异形体。不同单质1、元素: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基本概念理解4、原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5、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6、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3、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不同原子之间的互称7、原子团: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原子集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根、基)元素——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微粒——微观概念,既论种类又论个数四“同”的比较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相同点质子数元素结构相似分子式不同点中子数组成和结构分子组成分子结构对象原子单质有机物有机物物理性质不同不同不同不同化学性质近相同相似相似相似/不同实例H、D、T红磷、白磷烷烃C2H4O2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属原子晶体):金刚石、晶体硅、SiO2、SiC、石墨(混合型晶体)②稀有气体(分子晶体)原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①非金属单质:H2、X2、O2、O3、P4、S等。②非金属气态氢化物:HX、H2S、H2O、NH3、PH3等。③酸酐(除SiO2):SO2、SO3、CO2、P2O5、N2O5、Cl2O7等④酸类:HClO、H2SO3、H2SO4、HClO4、H3PO4、H2SiO3、H2CO3等⑤有机物: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⑥其他:N2O、N2O4、CO、H2O2、NO、AlCl3等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NaClCsClNaOH主要离子化合物: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大多数盐和类盐(活泼金属氢化物NaH,活泼金属氮化物Mg3N2)如NaOH、Na2O、Na2O2、NaCl例题:下列各组化学式中,能真正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A.SiO2、NaCl、H2O2、MgB.P4、CS2、H2SO4、C6H6C.SiC、CaCl2、Fe、CH3COONH4D.C、Al2O3、Ar、I2B注意:离子晶体、原子晶体的化学式仅表示微粒个数的最简比,并不能表示其真实组成。而分子晶体的化学式就是其分子式,表示其真实的组成。知识梳理·题型构建二、物质的分类1.简单分类法概述(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进行,“”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2.分类法常用的两种是法和法。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也就是说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对于下列几种盐:Na2SO4、Na2CO3、NaCl、K2SO4、K2CO3、KCl,你认为可怎样进行分类?标准标准交叉分类树状分类答案按阳离子分为两类:钠盐和钾盐。按阴离子分为三类:硫酸盐、碳酸盐、氯化物。按酸根是否含氧可分为两类:无氧酸盐、含氧酸盐。物质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分散系其他溶液浊液胶体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熔沸点常用的物质分类法----树状分类法有固定组成、固定熔沸点单质单质冶金分类密度分类含量分类由分子构成:H2、Cl2、P4、O3由原子直接构成:金刚石、晶体硅均为单原子分子黑色金属Fe、Cr、Mn有色金属除铁、铬、锰以外的其它金属轻金属(密度小(0.53~4.5g/cm3)如钠、镁、铝)重金属一般密度在4.5g/cm3以上如铁、铜、镍、锡、铅)常见金属Fe、Al、Cu稀有金属Zr、Nb、Mo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单质无机化合物化合物氢化物氧化物气态氢化物固态氢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成盐氧化物其他氧化物酸碱盐一般为气态,共价化合物,H为+1价,非金属显最低价;如HCl、H2S、NH3等固态,离子化合物,H为-1价,如NaH、KH、CaH2等;不能和酸或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NO等;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如:过氧化物Na2O2、特殊氧化物Fe3O4;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k2O、MgO、CaO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Mn2O7;注意: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4)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酸酸按含氧与否按电离H+数高沸点酸按酸根氧化性无氧酸含氧酸低沸点酸按电离程度按沸点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强酸弱酸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HCl、HBr、HFH2SO4、HNO3、HClO4HCl、HNO3、CH3COOHH2SO4、H2SO3H3PO4HCl、HNO3、H2SO4HF、CH3COOH、H2CO3、H2SiO3HNO3、H2SO4(浓)、HClOHCl、H2SO4(稀)、H3PO4HCl、HNO3H2SO4、H3PO4复盐:由两种不同的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碱与盐碱复盐按溶解性按电离程度可溶性碱不溶性碱强碱盐弱碱正盐酸式盐碱式盐NaOH、KOH、Ba(OH)2、NH3·H2OCu(OH)2、Fe(OH)3、Mg(OH)2Cu(OH)2、Mg(OH)2、NH3·H2ONaCl、Na2CO3、CuSO4NaHSO4、NaHCO3、Na2HPO4、NaHSO3Cu2(OH)2CO3、Mg(OH)ClKAl(SO4)2NaOH、KOH、Ba(OH)2、Ca(OH)2正盐:酸与碱完全中和的产物;酸式盐:酸被碱部分中和的产物;络盐:Ag(NH3)2OH化合物的其他分类化合物按结构按电离与否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按含碳与否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酸、碱、大多数盐和金属氧化物一定含有离子键;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例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B.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C.酸分子中有几个H原子即为几元酸D.盐电离时,只生成一种阳离子,一种阴离子.A酸的几个不一定:1.强酸可以制取弱酸,但弱酸也能制取强酸。CuSO4+H2S=CuS↓+H2SO4;H3PO4(浓)+NaNO3=NaH2PO4+HNO3↑2.同种元素在含氧酸中价态越高,氧化性不一定越强。如氧化性:HClOHClO43.名称叫酸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石炭酸C6H5OH,是酚不是酸。4.酸的元数不一定等于酸分子中的H原子数。如醋酸(CH3COOH)5.无氧酸不一定是非金属的氢化物,如氢氰酸(HCN)。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知识梳理·题型构建2.化学反应的分类知识梳理·题型构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有无离子参与有无电子转移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3.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物质之间是否反应,不仅与物质结构、性质有关,而且与物质所在环境有关,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要注意通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在每条通性之外都存在个性。备考时,注意掌握化学中Na、Mg、Al、Fe、Cu、C、Si、N、S、Cl等常见元素的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每一步关系中各种可能的变化方式和方法,归纳总结物质之间不能转化的情形。特别提醒知识梳理·题型构建深度思考1.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是否一定是化学变化?答案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NaCl溶于水、NaCl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HCl气体等中虽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但仍属于物理变化。2.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是否是化学变化?答案不是。化学变化研究的前提是原子核不变,核变化虽有新物质生成,但由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所以不是化学变化。思考与交流3.化学变化不能实现的是。①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②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③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④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⑤一个质子变成一个中子⑥混合物变成纯净物⑦有毒有污染的物质变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⑧金属变成非金属①⑤⑧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化”归类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实质微粒间隔改变物质组成、结构改变,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关系化学变化中一般伴随物理变化三馏①蒸馏②分馏干馏四色焰色反应①显色反应②颜色反应③指示剂变色反应五解潮解①分解②电解③水解④裂解十化①溶化②汽化③液化④酸化①氧化②风化③钝化④催化⑤皂化⑥酯化⑦酸化链接3+2P8~9深度思考扫除盲区针对训练P10例1、例2知识点二分散系胶体1.分散系概念: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属于混合物)。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2.三种分散系比较知识梳理·题型构建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1nm1~100nm100nm分散质微粒成分离子或小分子大分子或分子集合体大量分子集合体外观特征均匀、透明均匀、透明或半透明不均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静置无沉淀较稳定不稳定,静置有沉淀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悬浊液、乳浊液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Fe(OH)3胶体泥水常见的胶体有:淀粉胶体、墨汁、碳素墨水等(1)物理分散法:3、胶体的制备(2)化学结合法:①水解法FeCl3+3H2OFe(OH)3(胶体)+3HCl△红褐色此法注意的问题:Ⅰ不能过度加热,以免出现Fe(OH)3胶体聚沉。Ⅱ不能用玻璃搅拌,防止生成Fe(OH)3沉淀。②复分解法AgNO3+KI=AgI(胶体)+KNO3浅黄色此法注意的问题:①浓度控制,浓度过大会生成沉淀。②逐滴滴加,同时要不断振荡。4、胶体的重要性质(1)丁达尔效应-光学性质胶体粒子较大(1~100nm),对光具有散射作用,光在胶体的通路中出现一条明亮的通路。溶液胶体悬浊液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胶粒对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小,不发生散射。应用:鉴别溶胶和溶液。在大气中形成的“丁达尔效应”(2)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在超显微镜下观察溶液,可以看到分散质粒子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称为布朗运动(3)胶体的电泳-电学性质电泳: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原因:胶体微粒带同种电荷,当胶粒带正电荷时向阴极运动,当胶粒带负电荷时向阳极运动。应用:①静电除尘;②电泳电镀,利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重要胶粒带电的一般规律:带正电荷胶粒带负电荷胶粒金属氢氧化物如Fe(OH)3、Al(OH)3金属氧化物AgI(AgN03过量)金属硫化物(如Sb2S3)非金属硫化物(如As2S3)非金属氧化物(如SiO2泥沙)硅酸盐(土壤和水泥)AgI(KI过量)胶体溶液的稳定性的原因:2、布朗运动(次要原因)1、胶粒带同种电荷(主要原因)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溶液可以看到胶体颗粒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微观粒子普遍存在的现象。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间产生排斥作用,不易结合成更大的沉淀微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