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长个子有规律很多家长都特别关注,孩子到底个子怎么长,才不算矮,早期该怎么注意到呢?“实际上,孩子长个子有个规律。”邱大夫说,“儿童有两个快速生长期,一是0-3岁,出世后孩子的正常身高为50厘米,1周岁为76厘米,3岁孩子为95-96厘米。3岁以后每年增长6厘米。第二个快速生长期就是进入青少年青春期。孩子每年生长8-12厘米。一般来说,女孩子青春期发育在10岁-12岁,男孩子青春期一般从12岁开始,生长发育时间是五六年,整个青春期女孩会长20厘米左右,而男孩会长20-25厘米。但在青春期前两年速度长得特别快,每年会生长8-10厘米。”家长如果掌握住这样规律,对孩子的把握会更好些。但尤其值得注意的如果孩子从3岁后到青春期发育期,每年如果身高增长低于6厘米,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接受体检,一旦确诊孩子属于矮小症范畴,应及时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定期检查身高很重要“婴幼儿应从早期开始进行定期体检,进行生长观察,在幼儿园、学校中通过每年的体检,了解身高的生长速度,及时发现生长缓慢,并及时上医院通过矮身材专科医生的详细检查后确诊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邱医生说。有300多种疾病会引发矮小症,主要有疾病性矮小和非疾病性矮小两大类,取决于遗传、内分泌、营养代谢、睡眠、运动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一些疾病早期往往无临床表现,只有生长缓慢的表现,即比同年龄矮才会发现。需要提醒的,家长看到孩子矮了,可不能随便到街上药店购买增高药,既达不到增高目的,又错过治疗期。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儿童生长速度最快的季节是春季。为了满足宝宝在这一时期对多种营养素需求量大大增加的特点,妈妈应该对宝宝进行科学合理的春补。春天,气候由寒转暖,宝宝的饮食应转为清淡一些。春补时,妈妈应注意采取以下对策:对策1选用食物滋补佳品在饮食上,可为宝宝选用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如大枣、蘑菇、香菇、木耳等。这些食物既含有丰富的多种营养素,又都味甘性平,只要适量进食,不失为宝宝强身壮体的天然食物滋补佳品,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特别提示:对于身体健康的宝宝,食补是满足他们生长发育最安全、最有效的对策。只有体弱多病的宝宝,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进行合理的药补。对策2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宝宝生长发育速度快,身体对钙营养的需求也相应增加,饮食上应给宝宝多选用豆制品、鱼虾、芝麻和海产品等食物。为了保证钙营养的吸收,除了让宝宝多去户外晒太阳外,还应注意提供含维生素D较丰富的饮食,如蛋、奶、动物肝、海产品等。特别提示:注意限制宝宝过多地吃糖或甜食,这样易使体内的钙和维生素D被消耗掉,导致身体缺钙。我国儿童的体格和青春发育年龄呈现年代提前的趋势,性早熟近年引起了儿科专家和社会的关注。早发育就一定会引起成年矮身材吗?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教授杜敏联认为,正常人的成年身高取决于在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这三个阶段是否能按合理的速度生长。如果女孩在8岁之前,男孩9岁半之前就发育的话,应引起家长高度重视,并应及时找儿科内分泌医生就诊。“根据最新的体格发育观念,婴儿、儿童、青春期三个不同的时期,对成年后的身高影响不同。”杜敏联介绍,“两岁以前,尤其是1岁时,营养的供给对身高影响显著,两岁以后,尤其3岁之后进入儿童期,此时生长激素在身高方面的作用就凸现出来,到了青春期,性激素对身高相当重要,因为青春期的身高突增是缘于性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共同作用”。杜敏联强调,在每个阶段,家长都应该注重孩子的生长发育的特点,并给予正确、科学的养育。婴儿期———饮食技能、习惯的培养“婴儿期的生长通常不受遗传影响,营养却是影响孩子生长的关键因素”,杜敏联非常肯定地指出了营养在婴儿时期的重要性。婴儿在8个月后逐渐向儿童期过渡,此时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成年身高。此类过渡延迟将使其成年身高减损。所以,婴儿期的营养非常重要。对策:(1)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婴儿满4个月后应及时添加辅食,因为4-8个月时是婴儿形成吞咽固体物所需的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时期。杜敏联认为,“要学会吃东西,这种吃的技能是后天才学会的,如果4个月之后还没有添加辅食,婴儿就很难学会从进食液体食物———半固体食物———固体食物的过渡,不能及时完成这种过渡,吃固体食物就不能下咽,容易呕吐,从而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2)什么都要吃,食物尽量多样化在广东地区,人们习惯给食物定“药性”,热、寒、温、滞等,结果很多食物似乎都不太适合婴儿。杜敏联认为,从营养心理学上讲,如果婴儿时期食物品种过于单调,到了儿童期,出现偏食、挑食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所以,食物要尽量多样化,尤其在婴幼儿期,尽量接触丰富多样的食物,不但能保证营养供应全面,而且能防止以后挑食的不良饮食行为。如何让孩子吃得更科学更有营养?在你脑袋里,或许已经有了一些传统而且扎了根的“饮食哲学”。可它们也许并不完全正确。看一看,下面的10个说法,以及关于这10个说法的事实真相!说法1、孩子需要吃红肉(牛羊肉)来预防贫血事实:孩子的年龄越小,出现铁缺乏的可能性越大。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1~2岁初学走路的孩子中,9%会出现铁缺乏。在3~5岁的孩子中,该比例降至3%,而6~11岁的孩子中,该比例为2%。初学走路的孩子完全可以从他们的饮食中获得大量的铁,这是个好消息。很多家庭是天生的素食者或者不吃牛羊肉。何况,肉比较硬,小孩也难以咀嚼。红肉含有易吸收的铁,因此,孩子适当地吃一些是有好处的。但是,初学走路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吃强化谷类食品和面包、干果(如葡萄干)、菠菜、糖蜜、大豆、扁豆、鸡蛋、鱼以及家禽肉来满足身体对各种矿物质的需要。10岁以下的儿童每天至少应摄入10毫克的铁,这个数量很容易达到,一杯奶酪(含铁约8毫克)和两小袋葡萄干(含铁约2毫克)就行。如果你无法确定孩子是否缺铁,可以咨询专业医生。他们会根据孩子的喂养史等情况,给你提供一些建议。说法2、孩子不吃蔬菜就得不到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事实: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却仍然很健康。原因是,他们喜欢吃水果。在孩子慢慢学习接受青菜、菠菜之类的绿色蔬菜过程中,水果是很好的营养替代品。如果你的孩子不吃胡萝卜,为了补充可能会缺乏的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你不妨给他吃一些杏或哈蜜瓜;草莓或橙子可以代替菠菜用来满足孩子对叶酸的需要。香蕉可以代替马铃薯作为钾的来源;柑桔类水果可以代替甘蓝满足维生素C的需求。但是,不论如何,蔬菜和水果毕竟无法完全互相替代。蔬菜不仅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还含有多种促进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所以,你一定要不断地为孩子提供蔬菜,让他接受并喜欢蔬菜。这一点非常重要。说法3、乳制品会加重孩子的感冒事实:乳制品会增加黏液的产生或者使鼻腔分泌的黏液变稠,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孩子感冒时,鼻子和嗓子里黏液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产生。而乳制品只是粘在了嗓子眼里,让人感到有点不舒服。当孩子感冒时,可以继续给他提供牛奶或其他乳制品。如果他不喝牛奶,可给他别的液体,如白开水、果汁、稀粥或鸡汤,直到他感觉好些。即使孩子没有什么食欲,也要让他喝足够的水,以防止脱水,并能使黏液流出鼻腔。说法4、为了预防肥胖,应该尽早限制孩子的脂肪摄入量事实:对于婴儿和刚学走路的孩子,他们的大脑和身体成长极其迅速,每天所需要热量(卡路里)40%是从脂肪中摄取的。发育中的大脑对脂肪酸及脂肪中的其他成分有着特殊的需求。因此,大部分专家建议,2岁以下的孩子要喝全脂牛奶,而不是脱脂牛奶。大一些的孩子仍然需要从饮食中摄入足量的必需脂肪酸,以利于皮肤健康正常成长、性激素的分泌以及维生素的吸收。但在2岁后,每天从脂肪中获取30%左右的热量(卡路里)就足够了。此外,食物中的脂肪还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已经吃饱了。因此,如果你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脂肪摄入量,他可能会通过吃更多的其他食物来加以补偿。父母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向孩子强调注重个人礼仪的重要性,父母应该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孩子注重个人礼仪。1、仪容仪表教育孩子保持仪容仪表的整洁,要把脸、脖子、手都洗得干干净净;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洗澡,保证身体没有异味;衣着要干净、整洁、合体。2、行为举止目标就是“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主要从站、坐、行以及神态、动作方面提出要求。优美的站立姿态给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觉;身体直立、挺胸收腹、脚尖稍向外呈V字形。要避免无精打采、耸肩、塌腰,千万不能半躺半坐。走路要昂首挺胸,肩膀自然摆动,步速适中,防止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3、表情神态教育孩子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与人交往要面带自然微笑,千万不要出现随便剔牙、掏耳、挖鼻、搔痒、抠脚等不良习惯动作。4、言谈措辞要求孩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要求孩子做到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语言,简洁得体,既不能沉默寡言,也不能啰嗦重复。教育提示:父母向孩子强调文明礼貌的常识时,不要用教训、命令的口吻,而是要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同时,父母还要让孩子明白,人与人之间若出现互相挤撞,不要恶言恶语,要抱理解、宽容态度;要求孩子做到行为文明,如,和人见面时主动打招呼、和别人说话时专心、爱护公共环境、遵守交通规则等。中国人常说“三岁定八十”,这很有道理。但是我觉得很多人因此走入了误区,认为三岁前就该教给宝宝很多知识,如背唐诗、认字、学英语、算数等等,宝宝记得越多越好,事实不然。我在加拿大这边的图书馆借过一些早期教育的录像带,这里的教育专家也认为,0~3岁是宝宝大脑发展和人格定型的关键期。但是他们认为大脑发展主要是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不是记忆知识。他们把婴儿的大脑比拟成静止的电脑,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婴儿大脑各细胞间发生联系,就仿佛电脑通电后,各路电线互相联系,产生很多的功能。怎样的外界环境会帮助婴儿大脑细胞联系呢?那就是空气、食物、温暖的衣服、安全的栖身之地、爱和被保护,另外很重要的就是:游戏。爸妈和宝宝说话,眼神进行接触,唱歌、讲故事、读书给他听,与他一起游戏,都能刺激他大脑的发展。专家认为,唱歌、游戏、阅读、美术、劳作及外出活动能帮助宝宝的智力充分发展,能发掘他们的创造力,而记忆类的知识则可以留到三岁后学习。举个例子,加拿大这边的宝宝带回来的家庭作业不是要背多少书,抄多少生字,做多少算数题,而是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人和生活,独自用木棍、彩纸等制作一个东西,如房子或小船;或者在班级内告诉同学们自己假期里读了什么书,有什么内容?喜欢吗?为什么喜欢?总之,这边宝宝交给老师的作业是“千奇百怪”、趣味横生的。我觉得,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创造力和思维。另外,加拿大这边的教育很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即“teamwork”。给宝宝们的作业也常常是让几个宝宝一起完成一个制作,一起完成一幅画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只有参与者互相配合协调才能成功完成任务,讲个人英雄主义是没用的。看这边的动画片,teamwork精神也是贯穿始终,猫啊狗啊熊啊都是互相帮忙游戏的。不同于国内的孙悟空啊、哪吒,都是个人英雄。当然啦,我不是完全否定国内的动画片,其实孙悟空哪吒的故事都很有趣,我小时候就很喜欢,我只是觉得,如果国内的动画和故事能多体现一些teamwork精神就更好了。因为宝宝们长大了,走上社会、参与工作,什么地方都需要团队精神的。在北美,这边的工作就很讲究这个,所以他们也很注重宝宝的情绪智商(EQ)和社交技巧(socialskill)的培育。举个例子,一个人读书成绩很好,科科九十多分,常常名列前茅,但不出声、不爱说话,一说话就和人争执,独行独断、没有朋友,除了读书没什么特别嗜好。大学甚至更上程度毕业后工作,不懂与同事相处,与上司无法沟通,无人说他的好话,你说此人在事业上怎么成功?再举个例子,一个人读书成绩一般,只是七十多分,但他对自己有信心、与人相处愉快、乐意助人,除了读书还兴趣广泛,经常参与其他对身心有益的活动,如打球、爬山、滑雪、下棋、摄影等等。他同样也上大学,然后工作,不同的兴趣给他不同的话题、能与不同人相处,他与同事相处融洽、又乐意帮助有困难的同事,能与上司说说笑笑、提供不同建议给上司、工作表现出色。上司喜欢他,同事称赞他,你说如果要提升一个人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