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单元复习指南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单元内容概述本单元讲述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情况,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复习时应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内容。一个中心指经济全球化这个世界经济总的发展趋势。从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崩溃,到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的形成,从世界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到世界贸易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无不昭示着经济全球化的事实。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表现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以此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对立隔绝;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加速。二、单元线索梳理1、一次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背景、内容、意义。)2、两大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形成)。3、三大支柱: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4、四大组织:欧洲联盟(EU)、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亚太经合组织(APEC)(背景、发展过程、作用)。名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建立时间1993年1994年1967年1989年成员国间差异性多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很明显合作领域经、政军经济经、政论坛性有无超越国家的权力机构有无有无5、一大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问题与认识)。三、单元知识结构示意图背景准备: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布雷顿森林协定》签订影响条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宗旨、规定、标志)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影响背景标志:《关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过程、主要目的、性质、作用)基础: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背景、开始标志1967年欧共体成立一体化建设(措施、影响)1993年欧盟成立(简称、旗帜、意义)发行欧元(过程、意义)影响发展历程:成立、发展、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扩大、深化意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背景、时间、标志、评价(意义、弊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背景、时间、会标、宗旨、特点、组织原则、合作方式、意义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原因、表现、意义、存在问题、发展展望)四、学法建议1、首先要理清三个关系:一是注重二战后美国倡导建立国际经济组织的主观目的与客观影响之间的关系,二是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三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2、要注意本单元内容和时政热点的联系,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欧盟问题,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等。3、学会用辩证的历史的眼光来分析认识问题,如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进而理解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4.、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从整体上看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确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形成过程影响过程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世界经济区域化进程加快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都是经济全球化在二战后的表现,需从整体上理解掌握。尤其是对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是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二者有一定的冲突,但二者关系又是密切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最终结果。五、重、难点突破考点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随着“二战”即将胜利,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秩序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许多有识之士主张建立有效机制,以稳定社会经济;“二战”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欧国家在战争中受到重创,实力大为削弱;而美国实力在战争中大大膨胀起来,这为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提供了物质基础。(2)过程:1944年夏.美、英、中等44国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3)构成:一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即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二是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4)基本特征: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5)作用:进步方面,它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局限性,它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它的建立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便利了美国对外资本输出和争夺霸权。(6)瓦解:20世纪70年代,由于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以及该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加上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弱,美国无力稳定美元,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各国也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这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2、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1)建立原因: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且导致1929年大危机加深;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积极倡导。(2)建立:1947年,美、英、中等23个国冢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3)主要目的: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4)特点: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多边协定,不是联合国的分支组织。(5)作用: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它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促讲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考点二、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1、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及一体化建设(1)欧共体建立原因:欧洲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近代以来,欧洲各国连绵不断的冲突和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法、德走向和解。国际形势方面,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威胁着欧洲的自身安全。此外,舒曼等有识之士的努力,也是原因之一。(2)成立过程: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7年六国签署《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在布鲁塞尔宣告成立;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3)欧共体的一体化建设:1968年首先建成关税同盟,共同的农业政策也在同时基本得到实施,在此基础上1985年欧共体进一步提出建立没有内部边界的统一大市场。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开始运作。2、欧洲联盟的成立和发展(1)联合的基础:欧共体的发展特别是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完善,缩小了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差距。(2)成立:1992年欧共体12个成员国正式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该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正式宣告成立。(3)《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内容及欧盟的性质:内容: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性质: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4)欧元的诞生和成员的扩大:①欧元的诞生:1995年欧盟决定将欧洲单一货币定为欧元,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②欧元诞生的意义:欧元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而且欧元具有欧洲身份的象征,从而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③欧盟成员的扩大:1995年欧盟成员国增至15个。(5)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考点三、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原因进程性质作用东盟“冷战”危及和平稳定,希望加强合作,摆脱美苏控制,保持与大国平等关系;消除内部矛盾,加强地区联合建立扩大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的区域性组织增强了东盟内部的凝聚力和团结意识,有利于东南亚的和平稳定,扩大了在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1967年发表《东南亚国家联盟宣言》,东盟成立1976年发表《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1999年,东盟扩大至10国;2002年正式启动东盟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欧亚经济区域化发展的挑战,美国不能孤军奋战;加、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与欧共体等抗衡1994年根据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建立一些国家要求加入不是政治经济联盟,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加强经济交流和互补,扩大了三国贸易和生产合作;保护知识产权、加强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合作,推动美洲区域合作的进程亚亚太地区经第一届l991年中高级官方加强了亚太地区经济联系与合太经合组织济增长最快,区域内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区域化的推动;各国明显的差异性和经济互补性部长会议(1989年堪培拉)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加入;2001年APEC上海会议,确立共同组织原则和APEC方式论坛性经济组织;坚持协商一致和自主自愿原则,提议不具有强制性作,大大提高了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开辟了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的新道路、新模式考点四、经济全球化趋势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动力使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战”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4)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了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2、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存在的问题及认识(1)本质: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的主导下进行的,是由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动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自身利益和价值观出发,竭力推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其市场模式,以实现它们的战略目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控制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制定有利于它们的经济运行规则,强迫发展中国家遵守,以推行其经济霸权主义,谋求最大利益。(2)存在的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由于发达国家的原因,严重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3)认识:首先,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经济关系跨越自身疆界的显著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其次,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利也有弊,但总起来说是利大于弊.发展中国家要抓住全球化的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而不是孤立于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