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临淄实小李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课题批准号XJ0714课题名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李强所在单位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填表日期2017年9月15日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2016年7月一、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一)选题背景1.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对提高美术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11月,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提出了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五大领域。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观念变革。“图像识读”“美术表现”是传统的美术教学的强项,而“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是我们的短板。未来的美术教学实践,我们须在进一步巩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等传统素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强化“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长期以来被忽视的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审美对象的感知力、鉴别力、评价力、判断力与表达力,才能培养出更为全面的具有美术素养的人,使学生更好地为社会、生活服务。民间美术对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实用美术,它以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艺术形式反映着最广大人民的情感生活和生活追求。学习民间美术,一方面可使美术教学增加新的活力,教学内容得以丰富,民间美术得以传承,免遭断裂与绝迹的命运;更为重要的是民间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可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从而促进学生“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养。2.国家及我省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如火如荼国家非常重视民间乡土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992年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提出“要按10-20%的比例补充乡土教材,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2011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地方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这些论述和要求,为新时期的民间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指明了方向。当今,全国各地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可谓步入了百花齐放的黄金时期。人美版、苏教版、鲁教版等全国各地的美术教材,都补充了大量乡土内容(如人美版《泰山皮影艺术》《博兴柳藤编》《鹊华秋色图》)。这些乡土内容的加入,一方面丰富了课程资源,使学生更全面地加深了对地方风土人情的了解,另一方面加强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在提升学生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美术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勿庸置疑,当今民间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一是乡土美术资源的内容和数量仍然偏少,使学生鉴赏力的提高犹如无米之炊;二是资源选材全国或全省一盘棋,部分教学内容与远离本地学生生活环境、空间距离远,学生学习有一定隔阂感,学习动力与效能欠佳。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学生对教材上的内容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对本乡本土的民间美术却无从知晓,最终导致学生对待身边的民间美术要么无知,要么采取漠视或鄙薄的态度,从根本上丧失了认知传统民间美术美感的机会和能力,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后续学习。3.齐文化乡土美术资源丰富,但目前课程资源开发滞后山东是齐鲁之邦,作为齐鲁文化重要支柱的鲁文化一直是家喻户晓,而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源流之一的齐文化长期以来却不受重视。近年来,作为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祥地、世界足球起源地的临淄,区委区政府大力开发以开放、变革、务实、包容为主要特征的齐文化,每年举办“国际齐文化节”,至今已举办14届。期间,积累了丰富的齐文化资源,其中不乏具有较高价值的美术资源,为我们依托当地文化资源进行美术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但是,齐文化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却一直滞后。据初步了解,在临淄区、淄博市乃至山东省内,尚无学校、教师涉足此领域,对于齐文化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至今仍是空白,不能不说是齐文化乡土美术资源利用上的一大遗憾。有鉴于此,本课题将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的大框架内,以“齐文化”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作为主攻方向,开发一批适合小学段学生学习利用的齐文化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从这一角度来看,本研究在选题方向上具有较强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对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是有益的补充,对完善“基于小学美术核心素养”课程资源体系具有较强研究价值。(二)研究内容1.研究对象:实验对象为小学段1-5年级。2.研究思路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政策基础,围绕齐文化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展开调查研究,搜集、梳理、编辑齐文化中富有特色的民间美术经典素材,充分挖掘其美术价值意义,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3.研究框架初期拟定了6个资源素材。通过6个素材的美术价值挖掘,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教学案例,进行美术教学实践,探索教材教法,健全评价方式,进而完善其历史价值、美术价值以及教育价值。(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齐文化档案、书籍、网络等文献,为初期的6个课题寻找准确的历史、人文依据。2.行动研究法。通过参观、走访,走进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艺人工作室,进行实地考察,搜集第一手鲜活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3.实验法。对初期编辑的案例纳入课堂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使教师参与研究、学生参与实践,并根据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边探索边完善,及时补充、修订,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地统一。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及活动过程中及时进行研讨交流、总结反思和重建,细化反馈,保存记录教学心得,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更好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四)研究步骤(一)第一阶段:2017年2-6月,课题筹备阶段1.制定课题详细规划。做好开题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课题人员分工、资源选题、进度安排等。2.确定资源选题。查询齐文化资源中的美术元素,走访当地齐文化民间艺人,讨论形成适合纳入美术教学资源的齐文化元素。(二)第二阶段:2017年7月-2018年5月,课题实践阶段1.形成美术校本教材初稿。在前期资源搜集的基础上,编写教案,制作范作和课件,形成校本教材初稿。2.进行教学实践,修订教材初稿。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对课程资源进行试运行。并在初步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与重建,补充、修改教学案例。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游览活动。(三)第三阶段:2018年1-6月,课题总结阶段1.校本教材结集成册。2.进行课题总结,形成结题报告。(五)研究基础与保障1.前期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基础。一是成员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课题负责人李强对齐文化知识有较深了解,多次参与全区齐文化活动,曾参与学校齐文化典故长廊的设计,本人编有校本教材《临淄蹴鞠》,对当地齐文化资源有较多的涉猎;参与教师都是土生土长的临淄本地人,对本地一些民间艺术、民间风俗耳濡目染;加之近几年的“国际齐文化节”至今已举办13届,大多数师生都参与其中,对齐文化的了解和理解与日俱增。二是积累了一定量的齐文化素材。在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大力倡导各科教学开发建设校本课程的大背景下,课题组成员已先期在校内进行了美术乡土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小课题研究,与省市大背景非常契合。在先期准备中,已搜集、整理了较丰富的齐文化民间艺术、民间风俗等鲜活素材。但由于缺乏理论架构和统一设计,这些素材比较零碎,不成系统。我们认为,这些鲜活而生动的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实物等),一旦进行系统提升,师生一定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终身受益。2.课题实施具有较为坚实的人财物保障人才支撑:研究团队教学经验丰富,人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研究阵容强大,敬业精神强。课题负责人是淄博市教学能手、临淄区学科带头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到位,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教学视野开阔,有多次参与、主持课题的研究的经验;课题参与的教师都具有从教15年以上的教学经历,其中有2名教师为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对美术知识结构体系、教材、学情把握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更为重要的是,所有参与教师不仅在美术教学上具有丰富的教科研水平,而且主动性强、积极性高,都具有强烈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好,教学反思和总结能力强,每人均有教学经验的文章见诸报端,为课题顺利实施提供人力支撑。专家和资源支撑:当地齐文化资源丰富。临淄是齐文化发祥地。当地每年举办声势浩大的齐文化节,挖掘当地齐文化资源,举办齐文化学术讲座,使一大批优秀传统技艺得以弘扬。当地有大量的齐文化文档史料,出版有《齐文化》《走进齐都》《齐都名人》《齐国地名史话》等众多书籍,区政府开办有《齐文化》官网。区政府成立有齐文化研究中心,有数名对当地民俗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且与学校互动频繁,曾参与学校齐文化典故长廊建设、齐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撑。行政支撑:学校支持。学校提出了科研兴校的战略,实施“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鼓励教师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转型,每年都花大气力聘请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指导老师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实验,外派教师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每年开支10余万元,为课题实验提供外力和财力支撑。(六)组织与分工1.成员组成本课题研究以本校教师为主,根据各自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同时,为保证课题的高质量,拟实行跨校合作,吸纳本区部分有经验的教师参与,以实现资源共享,扩大参与面及影响力。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研究专长具体分工李强一级教师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齐文化1.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2.编写课题的实施方案;3.行动召集;4.文稿统筹,撰写相关报告。常立兴一级教师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教学设计1.负责课题的调研、资料的收集与整理;2.教学案例编写与研究;3.撰写实验总结。丛琳二级教师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工艺制作1.负责课题的调研、资料的收集与整理;2.教学案例编写与研究;3.撰写实验总结。王栋二级教师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摄影摄像1.负责课题的调研、资料的收集与整理;2.教学案例编写与研究;3.撰写实验总结;4.相关资料的摄影摄像。周立玲一级教师淄博市临淄区雪宫小学活动策划1.负责课题的调研、资料的收集与整理;2.教学案例编写与研究;3.实地考察活动统筹。2.建立健全研究制度落实研究制度是课题研究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除日常研究外,还须召开好“三个会”。一是期初计划会,布置本期研究工作任务、目标;二是期中研讨会,进行研讨、交流,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反思,安排下半期工作;三是期末汇报会,收集成员的阶段性成果和工作小结,总结反思本期工作,三个会确保及时分析情况,研究问题,提出办法,调整进程。建全档案。认真做好课题研究档案建立工作,内容包括实施计划、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中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各类成果、评价报道等。(七)预期目标1.通过齐文化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学习,增强学生对当地民间艺术、民间艺人的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审美判断力,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热爱当地民间传统工艺的情感;2.通过齐文化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学习,提高学生美术创作过程中与当地人文相结合的意识,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力,增加学生美术创作的地域特色,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提高日常生活品质;3.通过齐文化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学习,提升教师对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水平和对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之间内在联系的把握能力,从而提高实验教师教学研究能力,进一步拓展教学视野;4.通过齐文化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学习,提升教师对课程开发的意识,丰富美术教学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