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理念:向家长和老师讲述了跟孩子沟通的技巧和艺术。一、读书的缘由1、作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吉诺特博士2、以前读过他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3、前言:作为一位老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来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欢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励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况下,一次危机是骤然升级还是逐步化解,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想,我们老师是教室里的一个据顶因素,我们的做法和情绪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会改变他们以后的命运。二、作者介绍1、海姆·吉诺特博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他在培养教育孩子方面有权威。2、主要著作:《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父母怎样和孩子说话》、《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等。3、最著名的畅销书《父母是怎样和孩子说》为全世界数百万父母提供了与孩子有效交流、下确沟通的方法和途径,书中详溢着吉诺特博士的爱与关怀,他的著作给那些正在为青春期孩子头疼的父母提供的新的希望。怎样说话,才能够带给学生欢乐,才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呢?小故事蕴含的教育技巧和艺术理念一:要学会接受孩子的情绪,关注孩子的感受。小故事:7岁的鲁迪突然哭了起来。老师走过去问他:“出了什么事?”鲁迪点点头指着他的新玩具车:“车子的轮胎掉下来了,是朱利奥干的。”他哭道。“我不是故意的。”朱利奥赶紧声明。“这是你的新玩具车,是吗,鲁迪?”老师关切地问。“是的。”鲁迪回答道。“噢,真不幸。”老师说道。鲁迪停止哭泣。他沉默了片刻,然后说:“没关系,我家里还有一辆。”危机就此结束了。处理此事时,“老师没有质问、指责和讲道理,他没有问鲁迪为什么把玩具车带到学校里来,也没有质问朱利奥为什么弄坏了它。相反,他只是集中关注孩子的感受。”事情也因此不了了之。吉诺特说:“最佳师表的老师们都在传达一个相同的理念:他们不相信训话的力量。他们从不对孩子们讲大道理,他们不让孩子们有罪恶感,也不要求孩子们做出什么保证。他们不对教室里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底,也不对孩子们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忧心忡忡。他们只着手处理现在的事。”我们日常的做法与这个理念几乎是完全相悖的。披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漂亮外衣,我们喜欢训斥,喜欢教导,喜欢指手画脚,喜欢刨根问底,喜欢“没有诊断就开药方”。而且,我们总的感觉就是:我们是孩子们的救世主,是孩子们的大法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我们有什么错吗?理念二:要学会就事论事,绝不攻击孩子们的品行。小故事:一个孩子把颜料弄洒了。A老师说道:“噢,我看见颜料洒了,我们弄些水和抹布过来。”B老师却说:“你真笨死了。为什么总是这么不小心?”A老师就事论事,B老师攻击了孩子的品行。吉诺特说:“在父母和老师中间普遍流行的所谓‘正常’语言,如责备羞辱、道德说教、命令指使、嘲讽奚落、训诫指责、威胁利诱、评价预测等等,都足以让孩子发疯,并且逐渐变得冷漠、粗俗和丧失人性。”而这是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做法?孩子们习惯了这样的做法,会从交流中“感受成人对他们有什么样的看法,并以此影响他们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意识。”理念三:要学会不用评价式的表扬。小故事:10岁的菲利斯写了一首诗,描写她对冬天里第一场雪的感想。你如何表扬这个孩子?吉诺特式的表扬是:“你的诗正好说出了我的感想。我真高兴在你的诗里看到了我自己的感觉。”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可能会这样说:“你写的诗真棒!”“你真棒!”“你真是我们班里的小诗人!”你会疑问:“这难道有什么不妥吗?”看看吉诺特的分析。“评价性的表扬实际上暗示着一种地位差别。表扬者处于评价他人的地位。他们爬到了价值判断的高处,对别人指手画脚,说东道西。这样的表扬通常都让被表扬者觉得自己‘低人一等’。”那么,表扬要注意什么?第一,要尽量表扬孩子的行为而不表扬孩子的品行。比如,不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真了不起。”等。第二,不要将形容词与孩子的品性联系起来进行表扬。比如,当孩子回答出苹果属于水果后,不说“你真是个好孩子。”第三,不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价值评价。这会让孩子觉得,我们本来以为他们会表现出不良行为,所以才会对他们的“良好”行为表现出惊讶。理念四:以一个故事来说明上面的道理。12岁的本在玩飞镖,他一下子就射中了靶子上公牛的眼睛。作为体育老师,下面的表扬哪个更好?A.你真了不起。B.你的眼力真好。C.你真是个神射手。D.瞧,公牛的眼睛被射中了。看看吉诺特的分析。听了前三种表扬,本的想法是:“我并不是神射手,只不过碰巧罢了。如果再让我玩一次,说不定连靶子的边都沾不上呢,更别说公牛的眼睛了。我还是趁早退出算了。”而听了“D”评价,本的反应可能是:“老师没有期望每次必须射中。我还可以试试。”这样,当本的飞镖偏离了中心时,体育老师可以建议射飞镖的时候往左一点或者往右一点。本的技术便会一点点进步。总之,吉诺特式的沟通方式强调理解、尊重孩子的感受;强调在沟通中不涉及孩子的隐私、品行,不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伤害;强调就事论事,不涉及孩子的过去和未来。虽然其理念与我们的现实相距甚远,但是只要领会了其要旨,操作起来还是不难的。想知道怎样跟学生说话才最有效、最科学吗?建议读一读吉诺特博士著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书中浅白的语言、大量的实例和情境、透彻的剖析会教会你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