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注:八识规矩颂如果要有系统的讲,有三种方案:第一是以染净系统来分讲,第二是以交互法来讲,第三则是依颂顺序而讲。第一种讲法,先讲八个识的顺转杂染分,次讲逆转清净分。第二种讲法,先讲第六意识,次讲前五识,再讲第八阿赖耶识,最后讲末那识,第三种讲法依顺序而讲,这种讲法是采取貫珠式。)一、本颂形成的背景玄奘法师以护法论师为主,将十家解释世亲《唯识三十颂》的注解,糅译成《成唯识论》,《成唯识论》的文意难懂,玄奘法师为了方便初学者,吸收印度民族的特点,把唯识深奥玄妙的道理用偈颂表达出来,使初学便于记忆,玄奘法师又吸取唐代诗风,仿效世亲的《唯识二十颂》和《唯识三十颂》,略取唯识精要,撰成《八识规矩颂》。“昔天亲虑末学心力减而不永,遂撮瑜伽之文,述三十颂,精择而从略,欲人之易入,目曰唯识三十论,后护法诸师,各出所见以造释论,而累帙積轴不胜其广,是乃欲易而反难,由是诸师又各摭辞理精粹者,束为十卷,曰成唯识,曁奘三藏至自西域,辄翻此论,其八识颂实出于斯。”(《八识规矩颂補注序》明、普泰,大正四十五P467)二、法相宗的传承1、印度传承:弥勒-无著-世亲-安慧-胜军戒贤狮子觉陈那-护法玄奘玄鉴2、中国传承:玄奘-窥机-慧沼-智周3、释题a.“唯识”:唯是梵文matrata的音译,“摩旦喇多”此唯字具三义:①简别,即简别此法异于他法。②决定,即决定有此法。③显胜,即显示此法之殊胜。“识”:谓了别义,即心之本体,离识变现之外无任何实在,称为唯识。也就是说我们自己心外的物与心诸现象都是由八识自体所变现的主观(见分)与客观(相分),又将所认识的对象之相似形状视为心内的影像所映现而认为实在实有,且作为认识对象的物境自体(本质)也从阿赖耶识种的种子变生,所以唯识以外没有其他的实在,称为“唯识无境”。或据万有从识所变之意义,而称为唯识所变。b.“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c.“规矩”圆曰规,方曰矩。“圆者中规,方者中矩”为什么此处要言规矩?唯识的精要即八识,由八识来阐释唯识道理。所谓规矩,玄奘法师研究唯识的精要,阐述时采用有关八识在性、境、量以及依缘等等标准作为阐述八识的划定范围。d、颂,即偈子,以四句为一颂。三、有关注释《八识规矩颂》的版本1、《八识规矩颂貫珠解》范古农22、《八识规矩颂讲话》慈航法师3、《八识规矩颂讲记》演培法师4、《八识规矩颂释论》王恩洋5、《八识规矩颂注释》佛莹法师6、《八识规矩颂讲录》太虚大师7、《八识规矩颂補注》普泰大师8、《八识规矩颂直解》藕益大师9、《八识规矩送解》真可大师10、《八识规矩颂通说》德清大师11、《八识规矩颂注、浅说》各一卷,行舟大师第一章前五识一、关于前五识的立名前五识是依根而立名的,如眼识是依眼根而立,但是也可以从境立名,如色境而立名为色识,然而根较境有五种殊胜,因此前五识皆依根而立名。1、根具有五种殊胜义①依:按梵文文法分析而得来的,表示时间和处所,前五识是依附于不共具有依(不同的根)而住,如果不依根,虽然有外在的尘境识也是不能生气的。根对识的生气更为殊胜,根有二方面,如眼识识依附于收摄外境的眼球,另一方面传导视觉神经等等。前五识依附于浮尘根和净色根,严格地说是净色根。何为净色根?过去讲的是肉眼不见天眼方见的清净色法所成之根。②发:表明识是发自于根(净色根),若根发生变异,识也发生变异,外界尘境变化不会影响眼识的生起,但净色根发变异,常人眼睛固有的功能也会产生变化。③属:表示识是随属于根,在阿赖耶识中,根是以种子形贮存阿赖耶识中,识随逐于根有二特点:a、若有识生起,必然是随根而生,b、色法是外法,根是内法,根是恒时相续的,外在色境有时会消失,所以,识只能随属根,而不属于尘境。④助:识助于根,识能助于根,如分别尘境时,识所领受的苦乐受就会对于根有苦乐的作用,假如识领受外在柔和境和喜乐受,识对根就有滋润的作用。但是,识不能助于尘境,识不能使外在尘境有所损益。所以识唯助于根而不助于尘。⑤如:表示识是如于根的,识与根有着共同的特点:a、根照什么,识就缘什么。B、根是有情生命体上的东西,识是有情生命体上所表现出来的,从这两点说明识是如于根的。第一节前五识颂一一、“性境现量通三性”这句是说明前五识所缘境、量、性到底是哪些?前五识在三境中唯缘性境,在三量中唯缘现量,在三性中则通善、恶、无记三性。1、释名相①境A、性境:指具有真实体性与作用,由实种子所生起之境。性境中分3二:a、胜义性境,这在果中才能证得,因中不能证。b、世俗性境,就是在事实上是有的,不单由能缘识分别变起的,例如五识所缘的五尘,定中所缘境,也属世俗性境。就真谛上说,虽五尘也都是幻有的,但就俗谛上说,也是由种子生,有幻相、幻用,不是象镜中花水中月那样完全没有和无用的。所以名性境。性境中有三种不随心:一、性不随,谓其能缘见分通于善恶无记三性,所缘之相分境,唯无记性,不随能缘之性通三性。二、种不随,谓见分从自见分种生,相分从自相分种生,不随能缘之种子生。三、系不随,系指界地系。谓所缘境之界地不随能缘之心。如欲界系之五识八识及五俱意识缘自界之五尘时,相分与见分虽然为欲界系,而所缘之五尘非随能缘见分成欲界系。B、独影境,独者,简别于本质;影为影像即相分。谓依能缘之心之妄分别而变化起之境,别无本质,仅为影像。此境也有两种:一、有质独影,虽在此时、此处、此界没有此法,但在法界中是有的,不过在此界,此处、此时,只是为意识所分别变缘的,所以仍是独影。二、无质独影,不但此时、此处、此界没有此法,就是他时、他界、他处也没有,只是意识上假立名言的分别,如妄分别龟毛兔角。此境有三种随心:一、性随心,谓境与能缘之心同一性;二、种随心,谓境与能缘之心由同一种而生。三、系随心,谓境与能缘之心同一界系。C、带质境:带质即兼带本质。谓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它的相分有所依之本质,而不得境之自相。此境系由心、境二者之力合成,居于性境与独影境之间。带质境也分二:一、真带质:就是以心缘心,如第六识通缘一切心心所,第七缘第八见分为我,也是以心缘心,所缘的相虽然与所托的质不符,但确已带有质了。二、似带质:就是以心缘色,这只是独头意识所缘的带质相分,是意识所增益的,如分别桌、椅等物,其实只见显色、形色、没有见桌椅。②量:就是正知。心王心所量境之时,其相状有三种差别,因为境有三种,所以了境的智识也有三种,前两种是正确的,后一种是不正确的。A、现量:现量即指能分别的心识了知现在当前的色等现境时,离名言不需要经过概念分析,是能缘心识逼附所缘之自体,冥没于其中。现量缘性境,只有事实,不带名类分别。现量特点亲证无谬,得其实相,真实不虚。现量三义:一、先前,能缘识的所缘境不在他处,必须现于能缘心识前。二、现在,从时间上讲,识境同处于现在。三、显现,表明能缘心识的所缘境必须是现行法而不是种子。B、比量:针对不现于能缘心识之前的所缘境界,通过已了知的知识,经验对这种不现于前的所缘境界进行推度分别认识它,了解它。比量缘正确的独影境。比量的特点是推度分别,正确无谬。C、非量:对于所缘境错误的认识。这种错误的认识有两种:一、似现量:能缘识的所缘境都现前,可是能缘识也不能对它有正确的认识。二、似比量:用判断种种理论手段盲目的下结论——错误的判断。二、前五识缘性境、现量、通三性的缘由41、前五识只缘性境的理由前五识所缘是性境,这种性境是属于粗显性境而且是世俗性境。前五识所缘性境是因为前五识不缘过去未来一切境界,但缘现在境界,并且在缘虑境界时,没有名言概念的思维分别只能分别缘境的自相而不是共相。更主要的是见相分是异种的,所以前五识所缘境是性境。前五识了别形象是有局限的,眼识唯能了别色尘,耳识唯能了别声尘,其余诸识亦如此。眼识所缘境即色境,是眼根所对的,色境有三:一、显色:是青黄赤白,这种色是分明显现的。二、形色:这是显示集聚的分位差别,如长短方圆,由比较对待的形状,是由所占据的空间位置体现出来的体态。三、表色:是有情的动作,每个人的动作是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这个人的社会状态及心理状态。显色和形色是实在的,表色是显形二色的差别业用,并非离开二色而有实体的表色。耳识所缘境即是声境。是耳根所对,耳识所缘按《对法论》分析有两种:一、可意声。二、不可意声。鼻识所缘境是香境,是鼻根所对,鼻识所缘按《瑜伽师地论》分析有三种:一、好香,如沉香,麝香对身体有益,二、恶香:对身体产生不适应感觉。比如垃圾味道。三、俱非香:对身体没有损益。也就是说感觉不到这种味道存在。比如泥土树叶。舌识所缘境是味境,是舌根所对,舌识所缘,依《瑜伽师地论》有酸甜苦辣等九种。身识所缘境即触境,是身根所对,身识所缘。这主要是我们人整个身体。2、前五识只缘现量的理由前五识是亲缘显现于当前的现在之境,并且没有名言概念思维分别,所以前五识的量境是现量。3、前五识通三性理由“通”表明前五识是任运而起,其本身不具三性,但在意识的引导下,才有三性。而且五识必须有意识的引导,才能使五识缘境更为明了。因为意识是前五识的共俱有依,五识是随着意识的活动而活动。意识有三性,五识亦有三性。前五识最初一刹那是无善恶,前五识必须要经过多刹那相续,某一刹那在意识的引导下即有善恶的变化。三、“眼耳身三二地居”此句言前五识的界地。眼识、耳识、身识居住于二地为止,而鼻、舌二识只能居住欲界的五趣杂居地。1、义说三界九地欲界——五趣杂居地色界——离生喜乐地——初禅——定生喜乐地——二禅——离喜妙乐地——三禅——捨念清净地——四禅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5三界九地是有情凡夫心识活动领域,时间终生是超不出此范围的。a、五趣杂居地:所谓的五趣杂居地即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天(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此五种有情杂居之所,所以称为五趣杂居地。b、离生喜乐地:离欲界恶后,所生得之喜乐。修行人在闲静处,结痂趺坐,正身正意,修定便入禅定,气若散乱,肯定影响到心,有时情绪不好,即气息不畅,所以呼吸与正气是很密切的,刚修定的人是修出入息,修到初禅时,一直到不呼不吸的禅定境界,再到呼吸不出不入时,人的意念得到控制这时呼吸在感觉上是不来不去的,没有了出入息的感觉,但是并不是呼吸完全停止,因为人的毛孔就打开了,通过毛孔在呼吸,脉搏还在跳动,由感觉和知觉反映出来的就会产生无比的喜悦。那是身心好象处于虚空之中,初禅是有觉有观的,还处于有寻有伺定。(寻与伺。寻是寻求各种的事理,是一种粗相的动心;伺是伺察各种的事理,是一种细相的动心。)c、定生喜乐地:由定所产生之殊胜喜乐之境地。在初禅时,内心发生喜悦心念保持这种喜悦能长期不失,这是一种能量,保持这种能量不放失就会渐渐地证入三昧念喜。此时心中喜悦是非常殊胜的。并且喜悦心能扩大到对待一切众生以至怨家等产生慈祥乐爱。此时即证入二禅,二禅是无寻有伺,有伺表明二禅定生喜乐地还有境界存在这个境界就是喜乐之念。d、离喜妙乐地:离于前地有踊跃粗显的喜乐,心弥寂静,其乐弥妙,在三禅以及后面五地都是属于无寻无伺。e、捨念清净地:在三禅还有喜乐,在四禅已离开三禅乐,一味都是捨受,这时心平等正直安住,即捨清净,是寂静无动的,寂即清净,无动说明这时心没有忘失,不是处于忘念,此时念是非常明了,即念清净,捨去前地喜乐即捨念清净。f、空无边处地:是无色界的初地,这时已解脱色界的障碍,这时无障碍,以空为所缘缘,捨色缘空,空是非常深邃的。g、识无边处地:这时但以识为所缘缘,捨空缘识。h、无所有处地:以无所有相为所缘境,捨识缘无所有。2、释颂“眼耳身”指的是眼识、耳识、身识,不是根因为根是通于四禅的,而眼耳身三识仅存在于五趣杂居地及离生喜乐地。其余鼻识、舌识唯处五趣杂居地。欲界有情具备八识,初禅即离生喜乐地仅有六识,在定生喜乐地及以后诸地禅定转深,在二禅无寻有伺而二禅以后无寻无伺。这时是不取外境的,故此时眼、耳、身三识也已经没有。这时有情众生唯有三识即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3、为什么在初禅没有鼻、舌二识?前五识中的鼻、舌二识只有欲界有,因为受段食,到色界无色界都是禅悦为食,所以用不着了知香、味的鼻和舌二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