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精简版:八识规矩颂讲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目录第一讲解释颂题一、识者心之别名二、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三、历史上伟大的译经家玄奘大师附记:相关名相表解:四大五蕴第二讲唯识大意一、唯识学统二、万法唯识三、唯识中道附记:相关名相表解:三自性三无性第三讲八识心王一、前五识二、第六识三、七八识附记:相关名相表解:百法八识第四讲六位心所一、遍行、别境二、善、烦恼三、随烦恼、不定附记:相关名相表解:第五讲种子、熏习、四分一、种子二、薰习三、识体四分附记:相关名相表解:第六讲九缘生识一、缘起二、四缘五果三、九缘生识附记:相关名相表解:六因、四缘、五果八识具缘第七讲三境、三界一、三境三量二、三性三受三、三界九地附记:相关名相表解:三境三量三性三受第八讲修行五位一、修行五位二、四十一阶三、菩萨十地附记:相关名相表解:菩萨修行五位四十一阶四加行位第九讲前五识颂一、首颂诠释二、次颂诠释三、末颂诠释附记:相关名相表解:前五识境、量、性、界等第十讲第六识颂一、首颂诠释二、次颂诠释三、末颂诠释附记:相关名相表解:第六识境、量、性、界等第十一讲第七识颂一、首颂诠释二、次颂诠释三、末颂诠释附记:相关名相表解:第七识境、量、性、界等第十二讲第八识颂一、首颂诠释二、次颂诠释三、末颂诠释附记:相关名相表解:第八识境、量、性、界等第一讲解释经题一、识者心之别名八识规矩颂,是唐代玄奘大师所造。这是玄奘大师於翻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後,对於唯识学中的[八识],提纲携领所作出的总结。全部颂文,七言一句共四十八句,四句一颂分为十二颂,每三颂为一组,计四组。即前五识颂,第六识颂,第七识颂,第八识颂。八识的行相、业用、性别、识量、所缘、相应等,全包括在颂文之中。唯颂文辞约理著,言简义丰,每一颂中都有许多佛学专有名词,若不详加讲解,一般人很难了解。因此,乃有八识规矩颂讲座的开设。八识规矩颂这五个字颂题,重点在[八识]二字,尤其是这个[识]字,要特别加以诠释。识是什麽?大乘义林章曰:[识者心之别名]。因此、识就是[心]。在唯识学上称识而不称心,只是一种方便,因为心与识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大乘广五蕴论上说:[云何识蕴,谓於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摄故。]这样看来,心、意、识三者,也全是一样东西了。那麽,或有人问:[心又是什麽呢?]依照佛经上说,[心]是我们精神作用的主体。原来依照佛教的教义,所谓[宇宙](物质世间,我人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人生(有情世间,我人的生命体),不是神(大梵天或上帝)所创造,不是无因而生,这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存在的。照佛经上说,构成宇宙和人生的质料有五类,叫做色、受、想、行、识。这在佛经上叫做[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积聚许多同一性质、同一系列的事物或心理活动,把它归成一类,就叫做蕴。世界上所有的物质现象、和我人的心识活动,可以归纳成五类,就是前面所说的五蕴。由五蕴的[因缘和合],而有[有情世间]----有情识、情见的众生,和[器世间]----我人所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的生起和存在。兹再分释五蕴如下:一.色蕴:色蕴的色,是物质的意思(不是颜色、美色的色),组成色蕴的内容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其实真正所指的不是地、水、火、风四种实物,指的是坚、湿、暖、动四种物性。由此四种物性,构成宇宙万物,也包括著我们物质性的身体在内,此即所谓[色身]。二.受蕴:受蕴是我人感官接触外境所生起的感受。此感受,有使我人愉快的乐受,有使我人不愉快的苦受,和既无愉快亦无不愉快的舍受。其实这就是感情作用。三.想蕴:想蕴是知觉作用,也就是我人的感觉器官接触外境,心识上生起分别、认识的作用。这在现代心理学上,相当於[知],由知而形成概念。四.行蕴:行蕴是我人的意志活动,这是心识中[思心所]的作用。思心所作了决定,由身(动作)和口(语言)去执行,这就是身行、语行、意行。行就是行为,也称为[造作],行为的後果就是[业]----身、语、意三种业。五.识蕴:佛经上说,识蕴是[於所缘境了别为性]。事实上就是我人认识作用的主体,也就是心识。在小乘佛教时代,只说[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大乘佛教发展为八识。就是在六识之後,发展出末那识、阿赖耶识。这在唯识学上称为[八识心王],也就是[八识规矩颂]中八识二字的来源。佛经上说,我人的身心,是由五蕴组合而成的,即所谓;[五蕴假合之身]。五蕴又称[名色],色是物质的组合,名是精神的组合,如下表所示:色----------------------物质组合----物----色受-----------------│想-----------------│---精神组合----心----名行-----------------│识-----------------│五蕴是构成宇宙万有的质料(包括物质世界和各类有情----一切生命体),识蕴是[主观的能认识的主体],色、受、想、行四蕴是[客观的所认识的对象],如下表所示:识----------------------主观的能认识的主体-----我色-----------------│受-----------------│----客观的所认识的对象----我所想-----------------│行-----------------│识者心之别名,识就是心,亦名月意,也就是我人精神活动的主体。二、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以正圆,矩以正方,所以古人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与矩,本来是木匠正方圆的工具,引申出来的意思,有轨范、法则的意义。所以八识规矩,表示八识行相,各具境、量、性、界的不同,有其规矩井然而不可杂乱者,於此,先抄录出全部颂文,再依次解释颂题:【八识规矩颂】唐三藏法师玄奘造前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变相观空唯後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第六识颂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後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第七识颂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第八识颂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後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後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十二首颂文,如上所录,於此先解释颂题如下:一.八识:识者心之别名,是我人精神作用的主体。在唯识学上,把识分析为八种,即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是五种感觉器官,合称前五识;意识称为第六识,是我人心理活动的的综合中心;末那识称第七识,是有情[自我意识]的中心,阿赖耶识称第八识。它含藏[万法种子],是生起宇宙万法的本源。二.规矩:规矩是规范或法则,这八个识,在众生位上,它们的行相、业用、境、量、性、界,固然有其规矩法则,即是在修行证果位上,也有其规矩法则,所以称八识规矩。三.颂:颂是一种文字体栽,含有赞美的意思,印度梵语称为伽陀,义译为偈。颂的形式似诗而不用韵,通常四句一首,用四、五、六、七字均可,若意思未表达完,可以继续下去。佛经中用颂,目的在便於记忆。本颂用的是七字一句。四.唐:朝代名,公元六一八年建国,传十九帝,公元九零六年为後梁所灭。[盛唐]时代,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国威伸张於全世界,现在世界各大城市都有[唐人街]的存在,是以[唐人]代表中国人的意思。五.三藏:佛经结集,有经、律、论三藏,合称大藏经。即佛陀所说的法称之为经,佛陀为僧团所订的戒律称之为律,後世佛弟子注释佛经、或依据佛经而发挥其义者,称之为论。七.法师:法者轨则,师者教人以道,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指通达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之人。三藏法师,指精通经、律、论三藏之法师。若仅通经或律,称为经师、律师。造论阐扬经义者,称论师。法师是一个很尊贵的名词,经律中广载,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具足以下十种条件,称为法师。这十种条件是:一者五官端正,二者六根圆备,三者出身望族,四者品德善良,五者守持戒律,六者通研三藏,七者威仪具足,八者胜辩言词,九者声音美好,十者忍辱知足。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中,对此有更详尽的说明。不过这个名词现在已通俗化了,变成泛称出家众的名称了。八.玄奘:我国最有名的三藏法师,曾到印度求法,下一节再详予介绍。九.造:造是著作的意思,如各种论典,均称某某造三、历史上伟大的译经家玄奘大师玄奘三藏,河南偃师人,生於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六零零),俗家姓陈名纬,有兄长捷先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师於十三岁时亦随兄出家,就慧景听涅盘经,就严法师受摄大乘论。武德元年,与兄同入长安,未几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毗昙,武德五年受具戒,再入长安,时有法常、僧辩二大德俱讲摄论,师又就听之,以诸师各异宗途,圣典亦有隐诲,不知适从,乃欲西行天竺以明之,表请不许,师不为屈,乃就止蕃人学西域书语,於贞观三年私发长安,西行求法。师经兰州出玉门关,涉八百里流沙,途中失水,师誓西行一步而死,不愿东退一步而生,历经艰险,抵达高昌国,高昌国王麴文泰崇信佛法,於师礼供殊厚,派遗车马侍从,送师西行,经阿耆尼等国,度葱岭,至素叶城,谒突厥叶护可汗,再度铁门西行,於贞观七年始抵印度。他曾到过乔赏弥、阿瑜陀、舍卫城诸国,後来到中天竺那烂陀寺,依护法论师弟子戒贤(时已逾百岁),学瑜伽师地论及十支论奥义,前後为时五年,复从杖林山胜军论师学唯识抉择及瑜伽、因明之学。然後巡礼圣迹,遍历天竺诸国,参访各地论师,之後再返那烂陀寺。以其和会中观、瑜伽二宗所造之会宗论三千颂呈戒贤论师,戒贤称善。时戒日王致书戒贤,请差大德四人,善大小内外之学者,与乌荼国小乘论师辩论。奘亦受是命,以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一破得乌荼国小乘论师之破大乘义七百颂,由是声誉益著。贞观十五年,戒日王於曲女城设大会,与会者有十八国王,大小乘僧三千馀人,婆罗门及外道亦数千人。奘师受请登宝床为论主,以有名之真唯识量颂论文,阐扬大乘,破斥异说。大会十八日,无能破之者,戒日王宣布论主获胜,与会者共尊之为[大乘天]----大乘的圣人。奘师於贞观十九年初,奘师回至长安,道俗出城相迎者数十万。二月谒太宗皇帝於洛洛阳,太宗迎慰甚厚。奘师由天竺请回经典六百馀部,谒於长安弘福寺从事翻译,先後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以法相唯识一宗的经论为主。如於贞观二十二年译出瑜伽师地论百卷,以後络续译出解深密经、摄大乘论、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等。奘师译唯识三十颂时,本欲将十家释论各别全译,後以弟子窥基之请,糅集十家释论成为一部,其间异议纷纭之处,悉折中於护法之说,这就是中国唯识宗的基本典籍成唯识论。奘师之学,由窥基继之而加以发扬,开创了我国法相唯识一宗。八识规矩颂,是奘师译得上千卷唯识经後,於[八识]作一提纲携领之作。奘师一生[译而不作],他除了一部大唐西域记流传下来外,在天竺所写的会宗论,制恶见论,三身论,可惜都未译成汉文,梵文本已失传,而今流传下来的,就只有这八识规矩颂十二首颂文了。附记:相关名相表解一.四大、五蕴:四大具称四大种,为宇宙间物质的基本因素,大者普遍义,种者因义。五蕴,为构成器世间与有情世间的质料,蕴者积聚义。我人的身心,前者是四大(色蕴)的组合,後者是受、想、行、识四蕴的组合,即所谓五蕴和合的生命体。│地----以坚为性四大种----│水----以湿为性│火----以暖为性│风----以动为性色蕴----色为质碍义----为四大组合-------物质--------色│受蕴----领纳------一苦乐感受----│五蕴---│想蕴----摄取表象----形成概念--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