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页精品苏教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科学科教案课题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土壤里有什么。2、知道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土壤。2、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3、能够与同伴交流观察结果。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愿意亲近土壤。2、意识到土壤与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重点知道土壤里有什么。教学难点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找一块新鲜的泥土地、小铲、放大镜、木棍、盛土容器、记录纸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带领部分学生到学校后面公路边采集黏土样本,将一部分晒干、碾成粉末状,另一部分碾碎,保持原有水分。在学校后面山中采集腐殖土样本,晒干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保持原样。在学校沙坑采集沙石,洗尽泥土,晒干其中一部分。2、放大镜每组2只,塑料杯、过滤器、量杯、水等若干。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通过观察,发现了土壤中有哪些物质?师生归纳板书:沙、黏土、腐殖质二、观察研究干燥的腐殖土、黏土和沙的特征1、师:(出示实验桌上的干燥的腐殖土、黏土和沙)上课前,老师和一部分同学到学校后面的山上、公路边和沙坑里分别采集了腐殖土、黏土和沙,请同学们观察比较它们有哪些特点。2、讨论观察研究方法。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观察它们?看谁的方法多,办法新。3、学生自主观察研究。4、学生描述、交流、讨论。三、观察研究潮湿的腐殖土、黏土和沙的特征。1、(指名同学回答):随老师去采集这些物体的时候,你们看见它们都是干燥的的吗?它们是怎样的呢?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观察研究它们,比一比,看哪个组又有新的发现。3、学生自主观察研究。4、学生交流。四、实验探究腐殖土、沙和黏土的渗水现象。1、教师演示引导,师生设计实验并猜想实验现象。师:(出示实验装置)如果我们向装有腐殖土、沙和黏土的漏斗里加入很多的水,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师:漏斗里的沙、腐殖土和黏土是装一样多,还是多的多少的少呢?为什么?2、学生实验观察。3、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师生分析讨论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4、师生交流土壤渗水、保水性能的好坏对植物的生长可能有什么样的影响。师:如果土壤里渗水快了或者慢了,对植物的生长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五、做土壤沉淀实验,为后面的继续研究做准备。板书设计我们周围的土壤田野、树林、花坛、草坪、花盆……土壤里有:蚂蚁、蜗牛、蚯蚓……小草、大树的根、落叶、枯枝…………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科学科教案课题了解土壤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与实践,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2.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与实践,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与实践,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教学难点区分土壤的种类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让学生亲自到野外采集几种土壤:黏土、砂土、腐殖土。大小不同的杯子,漏斗、水、纱布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通过上一课的观察,你认为我们周围的土壤有哪些特点?2、学生回答。3、谈话:我们周围的土壤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为什么有的颗粒大,有的颗粒小?它们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不同?4、今天我们来研究、了解土壤。(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1、观察土壤(1)谈话:课前,我们都已经采集了一份土壤的样本,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同桌两人合作,先用眼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样本,一个人观察,另一个人记录,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的特征,并把我们看到的情况用图画、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2)学生分组活动。汇报交流,互相评价(哪组的发现或记录价值、特色)。2、研究土壤的成分(1)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大家都对土壤有了更多的认识,但那只是凭肉眼或是放大镜进行的初步观察。要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么,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现在就请四人一组,做一做下面这个实验,看它是否对你了解土壤有所帮助。(2)投影: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实验步骤:1、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2、将土块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在等待过程中用纸巾包住另一些土块,用手使劲握一握,再摊开纸巾,纸巾上面留下了什么?说明土壤里有什么?3、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里有什么?注意事项:1、土块要轻放。2、搅拌要彻底。3、静置时间要长。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4、始终要仔细观察,记录下每一步骤看到的现象。(学生阅读此资料后开始动手操作)(3)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实验情况。请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这份土壤主要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3、研究土壤的种类(1)观察颗粒大小谈话: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三份土壤的样本,请你们仔细观察,首先看看它们的颗粒大小有什么不同。(2)学生分组领取土壤样本,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汇报自己的发现。(3)谈话: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看课本第5页的阅读资料,它会给你一个原因解释。(学生阅读资料)(4)师生小结:通过这一环节的观察、阅读活动,对土壤有什么更多的了解。(5)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提问:沙土、黏土和壤土的颗粒大小不同,在遇到下雨这样的情况时,它们的渗水性会不会一样呢?你是怎么认为的?(6)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讨论实验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考虑三个变量的控制:土壤的多少、倒入的水量、倒水的速度要保持不变;不同的条件:三份不同种类的土壤;以及最后怎样获取水量的不同。(7)集体讨论:每一种土壤看上去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更硬或更光滑?(8)提问:我们还可以用那些方法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9)学生分组活动(1用放大镜看2用手捻一捻3握一握)三、课后拓展1、谈话:同学们都已经对土壤有了非常丰富的了解。2、提问:你知不知道我们清徐地区的土壤是什么类型的?有什么特点呢?适合种植哪些植物?3、学生思考、回答。4、指出: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什么方法来进行研究?5、学生思考、回答。6、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资料的查阅、请教专家等。板书设计了解土壤土壤的成分土壤的种类……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科学科教案课题肥沃的土壤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2、科学知识: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知道什么是腐殖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教学重点了解腐殖质的形成国才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学难点连续五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土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一根木棒、一张白纸、铲子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拿出一盆长期生长在贫瘠土壤里的花让学生观察后,问这是什么原因?学生:交流、汇报并说出各种原因,其中有的学生说出了是土壤没有养分的原因。教师:就势的导出课题,对就是土壤没有养分的原因,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肥沃的土壤。(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活动一:让学生观察不同颜色的土样及落叶下土壤的特点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不同颜色的土样及落叶下土壤是什么颜色的?各有什么不同?学生户外活动,仔细观察。捡一些叶子,用塑料袋装好带回班级2、活动二:了解肥沃的表层土的形成过程(1)组织学生观察含有落叶的土样讨论并交流:干落叶是什么颜色?湿落叶是什么颜色?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土壤的颜色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小组读图、讨论,汇报交流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看法。总结: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植物尸体。(2)组织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含有落叶的土样讨论并交流:土壤里还有什么?学生回答有各种各样的虫子及虫子的尸体。那么表层土的养分来自哪里呢?总结: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物尸体。(3)指导学生读书了解了解肥沃的表层土的形成过程(4)深刻理解的腐殖质的作用。教师拿出两盆吊蓝花:一盆长得好,一盆长得坏,让学生看到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长初的植物茁壮且呈绿色,而在贫瘠土壤里长出的植物则细弱柔软且枯黄。(三)拓展延伸:(1)思考:腐殖质的作用这么大,你怎样用本课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给土壤增加肥力呢?学生讨论回答。(2)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回家收集有关怎样增加土壤的肥力的资料,(为下节课作个肥料袋做准备)多看一些走进科学的电视节目。提醒学生坚持写观察记录。总结全文学生读一边课文。板书设计肥沃的土壤了解肥沃的表层土的形成过程:腐殖质怎样增加土壤的肥力……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科学科教案课题土壤的保护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能力目标:(1)能猜想出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并能用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愿意了解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2)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进行实验。(3)能对自己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3、环境目标:(1)能意识到土壤遭到破坏对我们的环境、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2)联系当地实际情况,能提出一条以上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建议。教学重点1、利用模拟试验探究自然界水土流失的原因。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教学难点利用模拟实验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小组实验用具(每组一份):壤土、2个浅盒子、由教师事先种好草皮,水、自制喷壶、2块砖块、2个大的托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看大自然一角——动植物与土壤的关系影像资料。师:放眼大自然,无尽视野使我们心情舒畅悠然,无数绿野充满着勃勃生机。感谢这默默无闻肥厚的土壤吧,我们的大地母亲,是您承载着生命和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土壤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的家,土壤对于生命是那么的重要,我们要加倍爱护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土壤保护方面的话题吧!(板书课题:7土壤的保护)2、引导学生看有关黄河水的影像资料。师:下面我们观看一段录相。要求:注意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问题?又会有那些感受呢?3、学生说说看到的景象和自己对黄河有哪些想要了解的问题。(1)学生看到黄河的磅礴气势一定会被震撼,老师可适时简单讲述母亲河的伟大,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2)学生通过看还可能会发现黄河的水很黄,黄河的两岸植物稀少,土地几乎是裸露的,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等。由此还可能提出:a黄河水为什么是黄色的?b黄河水中大量的泥沙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c黄河的上游——黄土高原为什么沟壑纵横?d黄河的两岸为什么少树木?……等等问题。(3)如果学生在提出问题时产生困难,就让小组先讨论一下看到的景象,在尝试提出问题。4、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问题:黄河的水为什么是黄色的呢?二、新课教学(一)水和土的流失实验1、学生分组实验准备。在一个浅盒子中填满壤土,并拍实;在另一个盒子中放入种有草皮的壤土。分别在两个盒子一端的下面放一块砖,使其倾斜,在另一端的下面各放一个托盘。2、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在盘上方同样的高度,同时用喷壶往两个盘上分别浇同样多的水。在向两个盒子喷水时,应使喷壶所处的高度、倾斜的角度、壶嘴孔直径、喷洒时间保持一样,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3、实验结果。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两个盒子中的壤土发生了什么变化,把结果实事求是地记录在表中,并讨论草对壤土的作用。(二)探究黄河水黄的原因1、引导学生再看有关黄河水的影像资料。2、学生分组讨论黄河水黄的原因:黄土高原地貌、森林过渡砍伐,植被破坏,暴雨洪水的冲刷等等。(三)水土流失的危害1、观看黄河、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危害景象资料。2、水土流失的危害现象:河床升高、湖泊变浅、土壤肥力衰减、旱涝频繁,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3、了解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