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电筒》五年级上册《电和磁》单元的第一课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P30~P32。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电和磁》单元的第一课。它带领学生应用已有知识经验对手电筒发光现象做出假设性解释,并通过做手电筒活动,使学生知道常用电器的正常工作需要一个简单电路,学会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体会科学探究中的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本课共分四个部分:(1)使小灯泡亮起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他们对生活中的电了解多少,平时有没有注意其中蕴涵的一些问题,进而引发下面关于简单电路的教学活动。(2)制作一个简易手电筒。从做手电筒开始。手电筒的一亮一灭,学生很小就注意过它,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次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去研究其中的秘密。这是对猜测与推断的一个验证过程。这部分的重点是学生在组装手电筒的过程中去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自己的组装画出简易安装图,在画图中逐渐认识电路的组成条件。活动的结果是让学生认识使手电筒亮起来必须具备的条件,实际上也就是让学生懂得一个完整闭合电路的组成条件。(3)设计电路图,连接电路。学生在前面的活动中已经认识了电路及其表示方法,这一环节的活动是让学生先设计电路图,然后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4)认识不同的电路。这一部分是学生的拓展活动,书中出示的是A、B两组电路,设计的意图先让学生在电路图的表示中认识它们在连接上的不同,进而研究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现象的不同,这样学生会从不同的方面、多角度地去认识同一个事物,揭示其本质。三、学情分析:电筒是电在生活中应用的一种最常见、最直接的运用,也是学生认识电的开始。向学生提问手电筒是怎样亮起来的时,学生可能回答出里面有导线、电池、小电珠、开关等一些材料。但对它们是如何组合的,怎样使小电珠亮起来等问题,学生还不是十分清楚,我们借助本次活动以达到探究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对电的认识有一个新的发展。四、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①能够制作一个简易手电筒,使手电筒亮起来;②能够通过具体的操作来认识基本电路,会画简易电路图;③能够用语言、符号、图示等来描述组装的电路。(2)科学知识:①认识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②认识一些常用的电路符号;③能够画出简单的闭合电路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愿意去研究手电筒亮起来的秘密;②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价值。五:设计思路:在教学设计中,我着重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导他们自行做出假设,解决问题,以达到探究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对电有一个新的认识和发展。教学实践使我们明白,研究的问题要来源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优势,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情况下,给学生一些材料,让学生动手,组装一个简单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主动权,并充分体验交流、合作、实践的乐趣,还学生一个自由研究的空间。通过制作简易手电筒,使学生对猜测和推断进行验证,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学会画出简易电路图,认识完整闭合电路的组成条件。在学生认识电路及其表示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用两节电池、两个开关、两个灯泡连接电路。通过交流、汇报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对电路的进一步研究。六、教学资源:手电筒、导线、灯泡、开关、电池及其相应的工具。七、教学过程:(1)小灯泡亮起来。①教师出示一个手电筒,问:谁能让手电筒亮起来,说一说手电筒是怎样亮起来的?(学生广泛发表意见。)②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小灯泡亮起来。(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物品组装,小组活动,教师巡视)③学生参照自己组装的电路,把灯泡与电池、导线连接的情况画下来。④讲解:什么是电路图?认识电路符号。⑤学生用电路符号画出上面的电路连接情况。学生活动、教师巡视(2)制作一个简易手电筒。①手电筒为什么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亮灭呢?你认为手电筒内部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它们之间怎样组合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②讨论交流。③利用手中的材料和用具自制一个手电筒。认真观察组成手电筒使小灯泡发光需要哪些材料,画出简易安装图。④小组讨论汇报。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一般由电池、灯泡、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3)设计电路图,连接电路。①给你二节电池、二个开关、二个灯泡,其中的材料可以全用,也可以选用,能连成什么样的电路?以小组为单位,先把电路图设计出来,然后在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②小组讨论、交流、设计。③按照电路图组装电路。④向全班同学汇报,并说明电路特点。(4)拓展研究:认识不同的电路①参阅书P32的图,比较按不同方式连接起来的电路有什么不同?②小组讨论交流。③用电路符号画出两种电路的电路图。④改变两种电路的一些情况,比如,摘下一个灯泡等,观察、比较各种电路的不同反应,并做好记录。八、教学评析: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注重了如下几个方面:①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讨论、探究、设计、实验,教师在中间做适当的指导。鼓励独具个性的发言,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同时教师适时鼓励的话语会增强学生的自信。这也使我们感觉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仅表现在教师的语言上,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也常常会激起学生心中的浪花,给他们自信,给他们一片自由想象的空间。②让学习活动充满自主、合作和探究。教学中我们发现,自主、合作和探究始终充斥着学生的学习过程,他们互相帮助自行连接电路、绘制电路图、组装手电筒,同时又学习自己设计电路图,根据电路图组装电路。大家在一起讨论、争辩、研究、实践,大家是在实实在在地做科学。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空间,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他们的探究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彼此的发现能互相补充、完善,实现了课堂信息的资源共享。学生的这种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老师的设想,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③学会用科学方法看问题。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坚持,长此以往便会形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