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篇:总设计说明第二篇:总平面设计说明第三篇:建筑方案设计说明第四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五篇:结构设计第六篇:给排水设计第七篇:电气设计第八篇:暖通设计第九篇:弱电、智能化设计专篇第十篇:消防设计专篇第十一篇:节能设计专篇第十二篇:环境保护及卫生防疫设计专篇第十三篇:无障碍设计专篇第十四篇:人防设计专篇第十五篇:景观设计专篇第十六篇:对项目的理解、建议及对策(重点、难点分析)第十七篇:新工艺、新技术应用第十八篇:施工配合及后续服务承诺第十九篇:设计进度计划、设计周期保证措施及质量管理措施第二十篇:项目分项投资估算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区单元公共服务设施工程设计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篇总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区单元,项目北侧为24米宽的学源街,西侧为13米宽的规划支路九,南侧为13米宽的规划支路六,东侧为幸福河绿化带。基地现状北侧和西侧为已建成的居住小区,南侧为规划商业用地。项目用地基本呈方形,南北向进深约为96米,东西向短边宽度约88米,长边宽度约为95米,现状地势较平坦,拟建设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管理用房、工疗站、托老所、文化活动站、社区学校、居住小区体育设施用房于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用房。地块主要规划指标如下:规划用地面积:8900平方米容积率:不大于2.2建筑密度:不大于30%绿地率:不小于30%建筑限高:不大于50米二、设计依据1、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文件(招标编号:12121120150410011)2、招标代理公司提供的由杭州市规划局核发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区单元公共服务设施工程项目附图。3、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区单元公共服务设施工程设计招标补充文件。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9、《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10、《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12、《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13、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14、国家法规及其它相关的政府文件和政策法规三、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和景观资源;2、清晰的功能分区;3、合理的交通组织以提高使用效率;4、避免对周边住宅区的日照和间距影响;四、总体构思1、本项目地上建筑功能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管理用房、工疗站、托老所、文化活动站、社区学校、居住小区体育设施用房,地下建筑功能有设备用房、地下机动车停车库及非机动车停车库。合理确定各功能的交通出入口,并有效组织不同使用功能的人流、车流。2、合理布置功能分区,使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区块能相对独立并有效联系,各使用功能之间,动静分区明确,方便使用,同时各功能区块既能独立便捷高效地使用,又能避免彼此的相互干扰。3、提供活动空间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力求在有限的用地条件下打造丰富的景观资源,努力提高项目绿地率,营造不同的庭院景观,注重建筑底层的通透性,将整个绿化连为一体,形成完善的绿化景观网络。注重各部分使用功能对自然光线及自然通风的利用,充分将绿化、光线和新鲜空气引至各使用空间。4、建筑造型风格应符合项目所在区域水墨淡彩的整体色彩规划,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营造现代、简洁、大气的氛围。5、符合现代社会低碳发展目标,注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理念。五、建筑型体确定按使用性质区分,本项目建筑功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类是集社区管理用房、工疗站、托老所、文化活动站、社区学校、居住小区体育设施用房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用房。考虑建筑对用地东侧幸福河及沿河绿化带的景观利用,将其中一幢建筑单体沿东西向布置在地块西侧,并通过局部平面的旋转形成U字形的总体布局。按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要求,高层建筑与其北侧投影范围内已建住宅的间距,需满足L=(H-24)×0.3+S,其中建筑间距L约为45米,建筑高度约为42米,由此确定北侧高层建筑面宽应小于39.6米。再通过各功能的组织和穿插,形成最终的建筑体型效果。方案在地块东侧中部,结合沿河景观带设置中央绿化广场,建筑沿中央广场南、西、北三面布置。沿西侧和北侧布置高层建筑,既减小对北侧已建住宅的影响,又避免南侧布置高层对地块内部日照和空间的影响,各建筑功能围绕在此中心周围分布,错落有致,脉络清晰,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第二篇总平面设计说明一、主入口位置选择:项目基地东侧为幸福河绿化带,其余三边临城市道路,其中,西侧规划支路九为区域性连接道路,利用率不高,通过勘查现场得知,目前该区域主要人流及车流通过基地北侧的学源街和南侧的规划支路六与幸福路连通,且在用地北侧的学源街规划公交车站。考虑社区人员进入的便捷性,将地块主要出入口设置在北侧的学源街和南侧的规划支路六上。二、功能布局和竖向交通:功能布局的设置充分考虑使用的便捷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主要功能,将其设置在用地南侧和西侧的一~八层,充分利用沿河及内部庭院景观资源。将社区管理中心设置在北楼的一~二层,三层为社区托老所和工疗站,工疗站部分功能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穿插布置;在北楼的四层设置社区文化活动站,五~八层为社区学校;整体建筑的九~十层为社区体育活动用房。这样的整体布局兼顾工作和营运的需求,因地制宜,为项目量身定制,全面打造一个完善合理的运作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流通过南侧主出入口门厅处的电梯到达各层,货运和污物通过西侧的服务电梯运输。北楼综合用房各功能人流通过北侧挑高架空的入口空间进入,社区管理用房由架空层东侧的独立门厅进入后,设置连通一~二层的内部开敞楼梯。其余功能通过架空层西侧的共用门厅内的电梯到达各层使用空间。通过这样的布置方式,使各功能区块既能独立便捷高效地使用,又能避免彼此的相互干扰。三、交通组织项目在用地南北两侧分别设置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综合用房的主要出入口,机动车进入园区后,可临时停靠在用地西侧和北侧的地面停车位,也可以就近通过西侧及南侧的地下车库出入口进入地下机动车库,两出入口西侧区域为日常使用的机动车交通区,设6米宽双车道。用地东侧为园区步行体系道路,设不同大小尺度的活动广场,仅在消防应急疏散时允许消防车进入。在出入口两侧布置一定数量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在建筑的东北侧和西南侧,分别设置地下非机动车库出入口。第三篇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一、建筑造型结合社区公共服务用房整体的布局方式,设计遵循“顺应自然,内部机能决定外部造型”的理论,采用简洁的体块和色彩,主色采用白色,与绿色的自然景观形成鲜明对比。建筑外墙装饰材料采用浅米白色金属板,穿插少量浅灰色金属板,建筑外窗采用深蓝灰色双层中空低辐射low-e玻璃。高层建筑的主楼立面和朝向城市界面,以错落的外墙窗为肌理,穿插设置部分活动阳台,使建筑外观相对简洁又不失活泼。建筑裙房朝向内院景观面,立面采用干挂玻璃幕墙,外挂防腐木格栅,达到一定的遮阳效果。以现代建筑处理手法,通过对部分体量适当的增减,赋予建筑明显的雕塑效果,同时以横向线条为主导,透过比例优雅的玻璃墙面,显现出内部的景观,这些有纵深感的空间与白色实墙的交替更迭,产生特殊的韵律感和节奏感,给人舒适柔和的感觉。平屋面的建筑处理,大大节省了建筑造价和施工周期,采用覆土绿化,美化园区的同时又发挥节能的作用,通过对屋面雨水的收集,实现雨水处理再利用。在中心绿地设置中央景观节点,并围绕此景观中心设置大小不一的活动广场和屋顶花园,形成多层次的立体景观空间。结合沿河景观绿化带的景观渗透,让患者、医护人员、社区办公人员、社区服务对象均有良好的空间和景观感受。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主要功能,将其设置在用地南侧和西侧的一~八层,充分利用沿河及内部庭院景观资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底层主要为门诊门厅、急救门厅、取药及全科诊室,二层为输液室及诊室,三层为诊室,四层为化验室及病理科室诊室,五层为X光、B超、心电图及诊室,六层为诊室,七层为康复治疗室,八层为行政办公楼层,一层层高4.8米,二层以上层高3.9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上建筑面积8560平方米。三、社区公共配套配套用房将社区管理中心设置在北楼的一~二层,设置独立的挑空门厅,内容有社区管理便民服务窗口、办公室和员工餐厅,三层为社区托老所和工疗站,工疗站部分功能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穿插布置,主要设置工疗人员评估训练用房、活动用房和劳动技能用房;托老所平面功能按老年活动中心设置,主要为活动室和休息室,配备医务室;在北楼的四层设置社区文化活动站,平面功能为舞蹈教室、音乐室、书法室、棋室、阅览室、图书室等,五~八层为社区学校;整体建筑的九~十层为社区体育活动用房,平面功能主要为台球室、乒乓球室、棋牌室和健身用房等。建筑底层层高4.8米,二层及以上层高3.9米。这样的整体布局兼顾工作和营运的需求,因地制宜,为项目量身定制,全面打造一个完善合理的运作体系。四、节能技术利用在局部建筑屋顶采用覆土绿化,美化园区的同时又发挥节能的作用,通过对屋面雨水和道路雨水的收集,实现雨水处理再利用。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屋面雨水利用、屋顶绿化雨水利用和园区雨水利用。由于天然雨水具有硬度低,污染物少等优点,因此它在减少城市雨洪危害,开拓水源方面正日益成为重要主题。屋面及地面雨水经收集和一定处理后,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及一些其它非生活用水用途。第四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数量单位用地面积89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430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953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不计容)6900平方米其中非机动车库面积5450平方米机动车库面积145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655平方米建筑密度29.8%容积率2.19绿地率31.5%机动车位245辆其中地下车库142辆地面停车位23非机动车位902辆建筑层数5-10层建筑高度20.70-42.0米分项经济技术指标(地上)项目数量备注地上总面积19530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560社区学校3550工疗站540托老所980社区管理用房1750居住小区体育设施3080文化活动站1070第五篇结构设计一、工程概况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源街与幸福河交界处,北侧为学渊街,西侧为规划支路九,南侧为规划支路六,东侧为幸福河绿化带。是中心区单元公共服务用房,包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管理用房、工疗站、托老所、文化活动站、社区学校、居住小区体育设施等,总建筑面积26430平方米,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场地外已建道路黄海高程约为6.000米,场地内建筑±0.000标高相对于黄海高程6.500米。地上建筑采用现浇混凝土梁板框架结构,层数10层,局部5层,底层4.8米,其余各层3.9米,室内外高差0.3米,屋面据室外地面的最高高度40.20米,底部五层建筑平面为[形,五层以上建筑平面为L形,建筑长约67.20米,宽约19.80米;地下室为一层机动车库(部分为平战结合防空地下室,战时为甲类人员掩蔽所,防护抗力等级为核6常6级,平时为机动车库),地下室层高3.6米,基本沿场地全场布置,建筑平面为矩形,长约76.20米,宽约71.20米,地下室无上部建筑区域覆土厚1.5米,采用现浇混凝土无梁楼盖板柱结构体系,地下室埋深(室外地面至底板底面的深度)约为5.90米,相当于黄海高程0.300米,幸福河防洪洪水水位黄海高程约为5.32米,按5.32米作为地下室抗浮设计水位。基础采用新型的水泥土复合管桩基础,地下室底板采用无梁到楼盖体系,降低工程造价。上部建筑结构基本信息如下表分区层高(m)面高度(m)长(m)宽(m)面形状结构体系底层其余层高层4.83.940.2067.2019.80L形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4.83.920.7029.4018.00矩形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室3.676.2071.20矩形混凝土框剪结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