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导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导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德国18世纪末以后时代的特殊产物当时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以人道主义、自由主义为旗帜,取得了统治,而40年代的德国还是个农业国,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工厂的工人只占15%,而且当大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争夺统治时,已经面临着无产阶级的严重威胁。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只能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所谓的革命变革,他们接过人道主义、自由主义的理论,却将其与它所反映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关系割裂开来。黑格尔把它变为“绝对精神”,青年黑格尔派鼓吹自己超越了黑格尔,但实际上却只是抓住黑格尔体系中的某一个方面,来反对整个黑格尔体系或反对别人抓住的其他方面,既没有跳出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也没有改变问题的实质。“德意志意识形态”概括的是当时德国以思辨的方式使实在神秘化的哲学体系和观念形态,与“科学的世界观”相对立。一、《形态》节选的文本内容I这一部分论述了:1.人类历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前提:现实的个人和他们的活动以及活动的条件,即现实的个人、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条件。2.生产、生产方式、交往形式。3.分工。4.个人和社会。5.意识和存在。II1.实践。2.人的社会活动的四个+方面和四个要素。3.意识、语言和分工。4.异化及其扬弃。5.市民社会。它是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6.世界历史。7.其他四点结论。8.唯物主义史观的本质。9.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III主要阐释意识形态的本质,提出一系列原理1.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3.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家编造的。4.统治阶级的思想在开始时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有一定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或普遍性形式。5.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在于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进行统治的个人、同作为其基础的社会物质关系区分开来。IV1.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一切历史冲突都来自于二者的矛盾。2.个人、阶级、共同体。3.有个性的个人和偶然的个人。4.劳动和自主活动。5.基础和上层建筑。二、具体讨论的问题(一)提出从事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个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第一,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这个现实的个人,是有血有肉的个人,是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人,是处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和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第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近代以来,人们关注人。但如何理解人?青年黑格尔派,主要从精神的角度来理解人,把人理解为自我意识的人,情感的人,宗教的人,并以此区分为人与动物的主要标志。人的本质是由他们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的,由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决定的。人们的物质生产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不断发展的过程,由此,人的本质也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第三,生产力决定分工,进而决定所有制和交往形式。马克思对物质生产的内在矛盾进行了分析,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后来理解为生产关系)的矛盾,并具体分析了社会分工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关系。第四,人们的存在即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的意识、精神和他们的存在是什么关系?以往历史观把人的精神、意识作为人的存在和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唯心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从物质实践的观点出发,把意识、精神看做事“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二)强调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出发来理解社会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发挥了《提纲》中指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进一步解释和阐述了实践在人类历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此为根据,来揭示和描述社会的结构,阐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第一,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人们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物质生产)是“人的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第二,人的生产表现为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关系,历史表现为物质决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的统一。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的生产之间的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人的生命的生产,因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为了满足和产生新的需要和家庭。而人的生产,一方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二者密不可分。第三,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是由社会物质生活和交往关系决定的,所谓的观念史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它依附于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人们在改变现实的同时也改变这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生产的发展,分工的发展,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第四,分工是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以及人的实践活动发生异化的根源。分工最初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天赋、需要、偶然性等自发地或自然地形成分工。真正的分工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开始的,是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才有的。只要分工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者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第五,受生产力制约的交往形式即市民社会史历史的发源地和舞台。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决定过了人们的生产、社会中的地位和发挥作用的方式的差别,也就是说交往形式即“市民社会”受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交往形式(生产关系)又构成了整个社会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整个社会的面貌。第六,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一个经验事实。黑格尔等德国哲学家理解世界历史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马克思恩格斯改造了这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以物质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从地域和民族性历史向世界性历史的转变过程。(三)论述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第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第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第三,统治阶级维持思想统治需要职业思想家。第四,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一是把进行统治的个人的思想同这些进行统治的个人本身分裂开来,从而承认思想或幻想在历史上的作用;二是使这种思想统治具有某种秩序,证明一个承继着另一个而出现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好像思想本身具有独立的历史和独立的发展。三是把思想变成某种人物,如“自我意识”或“思维着的人”、“哲学家”、“意识形态家”。(四)阐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史社会变迁的内在根据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分析,第一次阐明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解释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根源和动力。第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无产阶级是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矛盾运动的产物。第二,“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生产力的发展和状况决定了分工和所有制的方式,进而决定着人们的交往形式。交往形式对生产力有一定的反作用,当它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成为一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力量,从而产生各种社会冲突。在历史上表现为阶级冲突、民族冲突、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等。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共产主义。无产阶级要解放自身,就必须消灭他们面临的生存条件。第四,对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进行了系统阐述。“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的“真正的共同体”。第五,共产主义是对私有制、固定分工和异化的扬弃。第六,“市民社会”即物质交往关系的总和构成国家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形态》中的市民社会指的是人们在生产和交换中所产生的物质关系,以及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在它身上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具体内容及其矛盾性(类似社会形态或生产方式)第七,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法是现存所有制关系的表达。也就是常说的,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法,作为一种规章制度,无非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普遍表现,是一定所有制关系的表达。三、理论意义1.《形态》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明了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从而把唯物史观界定为关于人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科学;指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了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论述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指出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从哲学上考察了未来社会理想——共产主义及其价值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述了分工、意识形态、世界历史、自主活动等一系列重要的哲学理论问题。2.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哲学革命性变革(唯物史观)的基本完成,为新世界观和工人运动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