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学校:新桥小学班级:三年级人数:日期:月日学科:科学课题:果实和种子教时:执教:姜美玲1、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二、科学知识1.认识果实和种子。2.了解种子“旅行”的多种方式。3.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2、愿意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其他同学的看法和意见。2、教学目标设计依据:(1)内容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植物的一生”的第2课。植物的种类千千万万,它们的果实和种子也千差万别。中年级的学生对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瓜、果、蔬菜类果实比较熟悉,能够举出不少的例子说明哪些是植物的果实,但也容易将萝卜、土豆、洋葱、大蒜等植物的根、茎等部分误认为果实。(2)学生分析:果实与种子联系紧密,但又有一定的区别。一般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果实个头大,而种子都是小的。”“种子都是蕴藏在果实里面的。”其实这些观点是不正确的。要正确区分果实与种子间的差异需要一定的植物学知识为基础,这对于刚开始接触科学学科的学生来说要求过高,也没有必要。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教材的设计者没有把教学重点放在正确区分“果实”与“种子”的不同上,而是引导学生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对“种子”的研究上,研究种子传播的方式、种子的内部结构、种子的萌发等问题,通过组织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植物的浓厚兴趣。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举行果实展览会,找一找哪里有种子1、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把一些自己认为是果实的带到教室来,你们带来了吗?请各个小组的同学把带来的果实集中在一起,我们来举行一个果实展览会。这些果实你们都认识吗?(组内同学认一认,老师适时给各个小组送去一些萝卜、土豆、山芋、洋葱、荸荠、莲藕、毛豆等植物。)3、质疑:同学们带来的这些都是果实吗?如果说都是果实,为什么?如果说不都是果实,又是为什么?5、提问:什么样的才叫果实?6、老师给各组学生提供已经切成两半的菜椒、苹果、猕猴桃、萝卜和已经剥开的毛豆、花生、柚子等植物,要求仔细观察这些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发2、学生大组介绍带来的果实名称。4、交流。分组观察活动科学学习并不是从科学课的铃声为起点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与课堂学习有关的材料与信息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益。二、了解植物怎样传播种子现了什么?9、小结:开花植物的种子都在自己的“家”——果实中受到保护。凡是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造的都是果实。我们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判断一些植物是不是果实。萝卜内部找不到种子,所以它不是果实。当然,有时候也会有些意外,比如无籽西瓜、无籽葡萄、香蕉等一些果实就没有种子,但它仍然属于果实10、电教资料片:各种各样的果实和种子11、活动:找种子——找出带来的果实的种子在哪里。1、谈话:种子成熟时大部分会自动掉落在植物的附近,那么它的生长空间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植物会利用各种方式把自己的种子传播到比较远的地方。每种果实都有它释放种子的方式,以便种子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2、提问:你知道浆果、刺果、椰子、蒲公英、挪威枫、莲蓬、凤仙等这些植物的种子是如何旅行的?4、阅读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讨论:植物妈妈是怎么样让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的?5、边交流边开展实践活动:吹吹蒲公英、碰碰干豆荚、把苍耳带回家。6、小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很多,一般分为利用风力、利用动物、利用弹力、利用水力来传7、交流汇报观察结果。8、讨论:萝卜和其他一些植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观看影片3、交流讨论。当今社会科学发展趋向综合,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也越来越普遍。善于从不同的学科资源中去发现科学课程资源,科学教学将变得更加高效。科学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怎么样”,更要教会他们去播种子等四类。8、观看录象资料:种子的传播。7、讨论:利用不同方法传播的种追问:“为什么?”“还会怎么样?”多问一个“为什么”,可以帮助学生将思维提升一步。板书设计:果实和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