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1.2-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练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二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一、夯基训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③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④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⑤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A.①②⑤B.②④C.③④⑥D.①③⑤⑥解析:②句中“可以”“以为”,这两个词语古今义没有变化,其余则发生了变化。“亲戚”,古代“亲”指有血缘关系的人,“戚”指有婚姻关系的人;现代泛指跟自己家庭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范围变大了。“作息”,偏义复词,指劳作;现代指工作与休息。“其实”在古汉语中是两个词,“其”相当于“他”,“实”是“实际”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其实”是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至于”,古汉语中,“至”是动词“到”,“于”是表处所的介词;现代汉语中,“至于”是连词,表示另提一事。答案:B2.下列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于是相如前进..缶汉亦留之以相当..D.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解析:D项,“见机”,古义:事先洞察事物的动向。今义:看机会,看形势。“以为”,古今同义,认为。答案: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不能喻.之于怀(明白)请以战喻.(比喻)B.乘.彼垝垣(登上)因利乘.便(趁着)C.顾.不知计之所出(关心)不顾.恩义,畔主背亲(顾及)2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彼且奚适.也(到)解析:C项,第一个“顾”,只是,然而。答案:C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祖讳庭实,不仕.仕:做官。B.顾.其三子曰:“是必大吾门。”顾:回头看。C.吾志其就.矣就:靠近。D.长适.屯田员外郎任沆适:出嫁。解析:C项,“就”,成功,实现。答案:C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③且庸人尚羞.之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而相如廷.叱之⑥单于壮.其节⑦外连衡而斗.诸侯⑧天下云集响.应⑨屈.贾谊于长沙A.①②④/③⑥/⑤⑦/⑧⑨B.①②/④⑤⑧/③⑦/⑥⑨C.①②④/③⑥/⑤⑧/⑦⑨D.①②/④⑤⑧/③⑥/⑦⑨解析:①②④名词作动词,“舍”,筑舍定居,“鼓”,击鼓,“履”,登上;③⑥形容词意动用法,“羞”,以……为羞,“壮”,以……为壮;⑤⑧名词作状语,“廷”,在朝堂上,“响”,像回声那样;⑦⑨使动用法,“斗”,使(诸侯)相斗,“屈”,使(贾谊)受委屈。答案:C6.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倚歌而和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C.空自苦亡人之地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景翳翳以将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解析:A项,孰,通“熟”,冯,通“凭”;C项,亡,通“无”,销,通“消”;D项,景,通“影”,从,通“纵”。答案:B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B.C.3D.解析:A项,“焉”,语气词,不译;B项,“乃”,①副词,才,②副词,于是;C项,“因”,①介词,通过、经由,②介词,趁机;D项,“以”,①介词,用,②连词,表目的。答案:A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B.不赂者以.赂者丧余船以.次俱进C.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零丁孤苦,至于.成立D.死马且.买之五百金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解析:D项,“且”,尚且。A项,“而”,表修饰/表承接;B项,“以”,介词,因为/介词,按照;C项,“于”,介词,在/介词,到。答案:D9.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②毋从俱死也③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④而君幸于赵王⑤客从外来,与坐谈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⑦此亡秦之续耳⑧夫晋,何厌之有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①/②④/③⑧/⑤/⑥⑦⑨B.①⑦/②⑤/③⑧/④/⑥⑨C.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D.①/②⑤⑦/③⑥⑧/④⑨解析:①⑦判断句,②⑤省略句,③⑧宾语前置句,④被动句,⑥⑨定语后置句。答案:B10.有生命的词语应该反映时代气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词义和色彩。“奇葩”就是这样一个雅俗共赏、含义丰富、褒贬兼备、极富生命力的词语。请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奇葩”一词的含义。(导学号50720001)(1)林书豪是第一个在仅仅一周时间内就达到这个高度的NBA运动员,堪称奇葩。(2)有的老师不许学生课堂上插嘴,同学们也大都认为课堂上随意插嘴的人是奇葩。(3)综观这些奇葩校规,其特点是荒唐可笑,简单粗暴。尽管用心良苦,但收效甚微。参考答案:(1)奇迹,含赞许、赞赏的意味。(2)另类,含讽刺、调侃意味。(3)离奇出格,含批评、否定意味。二、文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导学号50720002)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①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4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上亦欲用之。安世闻之,惧不敢当。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财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与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于安,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②,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积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选自《汉书·卷五十九》,有删改)注①休沐:休息沐浴,即古代官员的例行休假。②弋绨:黑色粗厚的丝织物。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B.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C.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D.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解析: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注意选项之间的区别,重点是“视事”“得”“焉”等词前后的停顿。答案:A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B.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称“三公”。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再举起。D.“乞骸骨”就是官员自请退职,字面意思就是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解析:丞相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和秘书工作。答案:B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安世工作尽责。供职尚书时,工作尽心尽责,连例行节假日也没有外出过。担任光禄大夫后,大将军霍光很看重他,御史大夫魏相也对他评价很高。B.张安世为人谦逊。皇帝想任用他为大将军,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担此重任,但坚持推辞5并没有成功。C.张安世对家人要求严格。他认为自己和儿子地位都尊贵显耀,内心很不安,就向皇帝请求让他的儿子延寿离开京城去做北地太守。D.张安世善于治家。他虽然有万户封地,但生活节俭,夫人亲自纺织,家童都有手艺活做。张家凭勤劳节俭、善于经营而富有。解析:张安世只是请求让儿子延寿出京补职,并未提出具体职位,是皇帝任命延寿为北地太守。答案:C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2)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参考答案:(1)皇上出行到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只有张安世记住了那些书的内容,把它们详细地写了出来。(注意关键词“幸”“诏”“识”“具”)(2)天子很敬畏大将军,然而内心亲近张安世,比对霍光还要亲密。(注意关键词“惮”“内”以及介词结构后置)参考译文张安世字子孺,年轻时因父亲关系做了郎官。因擅长书法而供职尚书,尽心尽力于职责,例行假日没有外出过。皇上出行到河东,曾经丢失了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只有张安世记住了那些书的内容,把它们详细地写了出来。后来悬赏征求找到了那些书,用来校对没有什么遗漏的。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执掌政权,因为张安世品行忠厚,霍光亲近重用他。过了一段时间,天子下诏书说:“右将军光禄勋张安世辅佐政务,担任宿卫,严肃恭敬,从不怠慢,十三年了,都能康乐安宁。信任亲人任用贤人,是唐虞时代的治国原则,封张安世为富平侯。”大将军霍光死后几个月,御史大夫魏相密奏皇帝说:“车骑将军安世侍奉孝武皇帝三十多年,忠心诚信谨慎厚道,勤于国事,他是国家的重臣,应该加封他的地位,让他做大将军。”皇帝也想任用他。安世听到这件事情,内心恐惧,不敢接受。前去拜见皇帝,摘掉官帽叩头说:“我实在是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做这样的高官,接替大将军霍光的职位,恳请您稍加哀怜,来保全我的性命。”皇帝笑着说:“你说的话太谦虚了。如果你不能够胜任这一职务,还有谁能够胜任呢!”安世再三推辞没能成功。曾经有所推荐,那人来道谢,安世非常遗憾,认为推荐贤良,介绍有才能的人,哪里有私人感谢的道理?于是跟这个人断绝了关系,不再跟他来往。有个郎官功劳很大,官职得不到升迁,自己找张安世谈起这事,张安世回答说:“您的功劳大,英明的皇上是知道的。臣下是供职的,有什么功劳大小可以自夸呢!”拒绝了,没有答应。没多久,郎官果然升迁了。莫府长史升了官,安世问他自己的过失。长史说:“将军是皇帝的股肱之臣,但是没有推荐士人,谈论此事的人都瞧不起您。”安世说:“皇帝贤明,对于臣子中的贤与不贤分得很清楚,我修养自己罢了,怎么能够了解士人并推荐呢?”他要隐藏名声疏远权势就是这样。张安世自己发觉父子地位尊贵显耀,内心很不安,就替儿子延寿请求外出做官,皇帝让他做了北地太守。安世居于列侯的高位,封地万户,然而自己穿着黑色粗厚的丝织物,夫人自己纺织绩麻,七百家奴,都有手艺活做,在家里经营产业,经常积蓄细微的财物,因此能够不断增加财产,比大将军霍光还富有。天子很敬畏大将军,然而内心亲近张安世,比对霍光还要亲密。元康四年的春天,张安世病了,呈上报告归还侯爵,请求退休。皇帝回复说:“将军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我非常同情。即使不能够主持事务,用谋略和智慧克敌制胜,你是先帝时重臣,擅长治乱之事,我比不上你,所以多次征求你的意见,是什么怨恨让你想要上书归还大将军、富平侯的官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