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读书报告八(13)班杜顾安泽最近在读一本蔡崇达写的书,叫《皮囊》。书本简介作者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故事。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书中收录有《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海是藏不住的》《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回家》等14篇作品。故事的开头打开《皮囊》,第一个故事便叫《皮囊》,讲的是蔡崇达外婆的妈妈—阿太的故事。阿太是个“很舍得”的人,自己的女儿死了,她一点也没哭,似乎只是平静的打个盹。她不小心切断了手指,一家人慌作一团,她自始至终,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阿太说过一句让作者,让我无法理解的话“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我瞬间陷入思索,如果我们的皮囊腐坏,那我们还剩什么呢?在故事的最后,阿太终究还是走了。在此处,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的真挚,写着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没有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作者蔡崇达敞开皮囊,感受真正的血肉人生,我们会因此不自觉的放下平常冷漠的皮囊,感受人深处的灵魂,同时和作者感同身受。在这凡尘世间,谁不是凡人呢?对于阿太的舍得,我认为或许努力过了就没有遗憾了。《皮囊》究竟讲了什么?在《皮囊》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坚强而又迷信的母亲,有生活富贵但却孤独的香港阿小,有叛逆而又拼搏的厚朴,还有聪明而又自我矛盾的天才文展。这些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皮囊,他们都是我们生活中一些人的真实写照。如果我们的皮囊腐坏,那我们还剩下什么?或许我们仅仅剩下一个空荡荡的灵魂。世界上人有两种死,第一种是肉体上的死去,但他们只要是为社会,为全人类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他们的灵魂将永存;第二种死是灵魂上的死去,他们虽然肉体上还活着,但他们的灵魂已经腐坏,苟活于世,为千伏所指。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张晓勇因梦想受挫自感怀才不遇,怨天尤人,最终沦为一名普通保安;商丘市原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关保安身居高位,懒惰涣散,吝与奉献,终被免职……这些人纵然长生不老,也只不过是行尸走肉,毫无价值。那么人究竟应该怎样的活着?鲥鱼的一句话警醒了我: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我要让生命如烈火般燃烧。人生苦短,然而有的人流芳百世,有的人却遗臭万年。何也?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生价值的不同。所以,无论人生长短,都要让生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我们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长生不老,不如活在当下,如夸父逐日一般,如飞蛾扑火一般,为了光明不懈追求,死而无憾。然而,有朝一日当国家或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危险时,我们是否会畏首畏尾,偏安一隅,如同高尔基的《海燕》中的海鸭一般,蜷缩在礁石底下,伸长脖子,用惶恐的眼神窥视着暴风雨中的天空,发出一阵阵的哀鸣?如若这样,我们还有何脸面站立于天地之间?无论生命如何短暂,都要勇敢的为理想而战,为信仰,为自由而战,让生命因价值而流光溢彩。读完《皮囊》,我不禁再次陷入沉思,路途漫漫,我们究竟该往何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