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目的:1.掌握膀胱插管技术,学习尿量的记录和测量方法。2.观察神经体液因素(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对尿生成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关键词:尿生成;尿量;影响因素材料及方法实验对象:家兔(重2kg)实验材料:1.试剂: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20%葡萄糖、1:10000的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2.仪器:手术剪、镊子、止血钳、玻璃分针、兔手术台、膀胱插管、注射器及针头、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棉线若干、婴儿秤。实验步骤:1.静脉麻醉从兔耳缘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1g/kg体重)。2.仰卧固定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3.颈部手术剪去颈前部兔毛,正中切开皮肤5~6厘米,用止血钳纵向分离软组织及颈部肌肉,暴露气管及与气管平行的右血管神经鞘,细心分离出右侧鞘膜内的迷走神经,在神经下穿线备用。4.腹部手术从耻骨联合向上沿中线作长约4厘米的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将膀胱轻拉至腹壁外,先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部位,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靠近顶端部分),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插入插管后膀胱即随着尿液的流出而缩小。如膀胱壁较松驰而膀胱容积仍较大时,可用粗线将膀胱扎掉一部分,使膀胱内的贮尿量减至最少。用线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膀胱同尿道的通路。使插管的引流管出口处低于膀胱水平,用培养皿盛接由引流管流出的尿液,手术完毕后,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腹部创口,并关闭腹腔。5.改变影响因素(1).快速注射37℃生理盐水20ml,记录尿量变化。(2).快速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记录尿量变化。(3).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3ml,记录尿量变化。(4).电刺激右侧迷走神经。用保护电极以中等强度和频率的连续脉冲(定时刺激,持续时间20s,波宽5ms,强度2.0V,频率25Hz)刺激迷走神经,记录尿量变化。(5).静脉注射呋塞米5mg/kg,记录尿量变化。(6).缓慢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单位即0.3ml,记录尿量变化。实验结果:本组实验结果(说明:本小组在剖开腹腔准备膀胱插管时,腹部开口过大,导致肠道流出压迫了输尿管,从而可能影响了一些实验结果,也是以后应当注意的地方)小组讨论:探讨并分析各种因素的改变对家兔尿量影响的作用机理?1.快速注射生理盐水现象——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后,在2~3分钟后尿量增加明显,班组统计表现其有显著差异。原理——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浆蛋白被稀释,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另一方面肾血浆流量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速度减慢,达到滤过平衡时间推迟,于是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加,且反应时间相对较长。2.快速注射葡萄糖现象——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尿量明显增多。班组统计显示有差异,数据结果有可信性。原理——静脉注射葡萄糖,使家兔血糖浓度升高,提高了肾小管液渗透压,妨碍水的重吸收,于是尿量增加。3.去甲肾上腺素现象——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尿量变化不明显,班组的数据也无统计学意义。理论现象应该减少,实验的结果可能由于尿液滴数上的误差造成。原理——去甲肾上腺素能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尿的生成量减少,尿量减少。4.呋塞米现象——注射呋塞米后,尿量明显增多,4分钟时出现峰值,班组统计也显示有差异,可信。原理——因髓袢升支粗段对Na+和Cl-的主动重吸收是外髓部渗透梯度形成的动力,所以,该段NaCl的重吸收直接影响尿的浓缩和稀释。呋塞米等利尿剂能阻抑髓袢升支粗段上皮细胞管腔膜的载体转运功能,使其对Na+、Cl-的重吸收受到抑制,影响肾髓质渗透梯度的形成,从而干扰尿的浓缩机制,导致利尿。5.垂体后叶素现象——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尿量明显减少,由本组实验结果可看出其作用是在1分钟后实现的,但是班组统计的结果无意义。原理——垂体后叶素的主要作用因素为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浓缩,从而使尿量减少。小组结论: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呋塞米使家兔尿量增多,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电刺激迷走神经,使家兔尿量减少。实验项目对照(实验前)实验组1min2min3min4min5min生理盐水20ml011364葡萄糖5ml132212去甲肾上腺素0.3ml212122呋塞米5mg/kg1514263629垂体后叶素0.3ml22297001注意事项:1.因为需多次静脉注射,注意保护耳缘静脉尽量先打远离端。2.小量注射某种药物后,应紧接着注射1~2ml生理盐水,将残留药物推入家兔体内,使药物及时进入血液循环。每次注射完毕尽量不拔针头,换针管后注射下一种药物。3.输尿管插管操作轻柔,避免损伤性闭尿。4.警惕动物麻醉过度。参考文献李淑贞,《影响尿生成因素的改革》(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