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冶萍:百年沧桑百年荣辱汉冶萍:百年沧桑百年荣辱吴建新文/摄一百年前的3月26日,亚洲最大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成立。回首往事,在汉冶萍公司成立的风云岁月里,埋藏着一个民族富国强兵的梦想。然而,它历经坎坷与磨难,最终沿着自己生产出来的钢铁轨道,慢慢驶向了灭亡,除了留下6000余册档案资料,在历史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怀着强国之梦张之洞施展抱负阳春三月,春风吹绿了江南的柳枝。在大冶铁矿国家矿山公园里,当游人们面对气势恢宏、世界第一高陡边坡“天坑”时,无不由衷发出感叹。这里不是一个普通的“天坑”,它那一道道梯田般的印痕,如同一个巨大的光盘,刻录着中国近代史上钢铁企业最凝重的一页。翻开这一页页“天书”,沿着一道道轨迹,历史便清晰地浮现人们的眼前。3月24日,记者走进大冶铁矿,专访了研究黄石矿冶文化专家马景源老人。正巧,《长江日报》记者也从武汉赶到大冶铁矿,对老人进行专访。老人一生致力研究汉冶萍,并撰写了大量有关汉冶萍的文章,有“汉冶萍史料专家”之称。在马景源的讲述中,一个承载着强国之梦、背负着荣耀与耻辱的汉冶萍就浮现在记者眼前。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如同一艘摇摇欲坠的破船,千疮百孔。在“师夷长技”的影响下,清政府内部的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认识到,西方的军事武器远远优于当时还以农为本的中国,但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一家真正的钢铁厂,钢铁完全依赖欧美进口,清政府处处受制于人。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上书光绪皇帝,奏请开办湖北铁厂,同时开采大冶铁矿,希望通过大办钢铁,达到强国之梦。当时,因选址问题发生争议。李鸿章主张将厂址建在产煤的地方,盛宣怀主张建在石灰窑。最后,按张之洞的意见建在了汉阳。随即,张之洞派15批30多人次对大冶铁矿进行复勘,确定矿石含铁64%,仅露采储量达2700万吨,百年不能采尽。之后,对大冶铁矿进行施工开采,并建成了当时中南地区第一条铁路:从大冶铁矿到石灰窑江岸35公里的运矿铁路以及运和码头,中心站建在下陆,作为补给之用。三年之后,即1883年,寄予厚望的汉阳铁厂正式炼铁投产。然而,刚一投产就出现燃料问题。张之洞又多次派人前往石灰窑、黄石港及江夏金口等地选择建厂地址,并沿江找到几处煤矿。由于生产的焦炭不适合炼铁,只得跨越重洋,从英国、比利时等海外远购。因路途遥远,价格昂贵,投产两年后铁厂亏损560万两白银。盛宣怀无奈“出山”收拾一堆“烂摊子”盛宣怀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山”的?马景源老人介绍,连连亏损的汉阳铁厂,成了张之洞的一块心病。他的强国之梦难道成了泡影?他问自己。当时,正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要负担2亿两白银的战争赔偿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张之洞拟给外国人来承办,但遭到清廷一些强硬派的反对。有人骂他是卖国贼。这时,张之洞想到了一个人,他就是盛宣怀。在甲午海战中,盛宣怀负责粮草,因被指控贪污军粮公款,他从海关道员的位置上被贬下来,到京城做了一个闲官。张之洞便保举盛宣怀招商承办汉阳铁厂。当时,盛宣怀并未动心,他知道,这是一个“烂摊子”,收拾起来并非一件易事。经过张之洞多次举荐,盛宣怀无奈,就提出一个要求,让张之洞举荐他做当时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如果如愿,他才“出山”。张之洞做到了。从此,盛宣怀走上了一条与中国近代工业息息相关的艰难创业之路,他也成为发展黄石近代工业、使黄石成为长江中游工业重镇的开拓者。1896年,由于已牢牢掌控大清帝国轮船、电报、矿务和纺织四大洋务企业部门的盛宣怀的“粉墨登场”,中国汉阳铁厂由官办改为官督商办。为了保证铁厂产品销路,清廷还要求全国所需钢铁料由汉阳铁厂供货,还批准汉阳铁厂的产品减免厘税5年。盛宣怀到任后,将上海轮船招待总办郑观应请来做三件事:一是觅焦炭,二是选人才,三是整顿铁厂。按照盛宣怀的三点,郑观应首先沿江寻觅焦炭,在湖北、江西、湖南、四川长江一带找煤,终于在萍乡发现了优质煤矿。在人才上,他选用了不少外国专业人才,并在汉阳铁厂创办培训班,培养技术人才,同时着手对铁厂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把衙门制度改为企业管理制度,改变了官办衙门作风,还派驻军把守等一系列举措。借款日元引进平炉皇帝批准成立汉冶萍经过两年在安徽、湖南等地考察,1898年,张之洞、盛宣怀合奏,决定在萍乡采煤炼焦,成立萍乡煤矿总局。这样一来,解决了燃料问题。但是,质量又出问题了,生产出来的产品脆裂。无奈,盛宣怀派精通外语的李维格带着大冶铁矿石、萍乡的煤、焦炭、生产的钢铁到英国,请钢铁化学专家化验。结果出来了,问题出在炉子上。李维格回到国内,提出换炉子,建议从英国购进,但资金上又遇到困难。盛宣怀心里不是滋味,从他接手铁厂后,就一直没有消停过。这时,日本得知消息,愿低息贷300万日元给盛,条件是将铁厂所有矿山作抵押,用大冶铁矿的矿石偿还,分30年还清。在政府、民间资金无法筹措的情况下,盛宣怀于1904年,与日方签订了《大冶预借矿价合同》。借款300万日元,引进了30吨7座平炉,从年生产能力3万吨提高了30万吨,开始出现短暂小盈利,这对多灾多难的铁厂而言,已经不容易了。然后,到了1907年,由于中国的关税控制在外国人手中,外国产品大量涌入中国,铁厂又开始出现亏损。这时,清政府颁布了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几个条例。在这种情况下,盛宣怀为了解决资金不足,于1908年上奏清廷,申请将大冶铁矿、汉阳铁厂、萍乡煤矿三家合并。3月26日,经光绪皇帝批准,成立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由官督商办改为完全商办公司,计划在民间招股2000万,每股50元。盛任总理,起草了汉冶萍公司章程,一年一次召开股东大会,总部设在上海。汉冶萍公司成立后,生产形式明显好转,产品质量也有提高,很多国家到汉冶萍订购钢铁产品,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此时的盛宣怀终于露出了笑容。1909年,踌躇满志的盛宣怀在第一届股东大会上提议,在大冶江边再建一座铁厂,专门冶炼生铁。此举得到股东一致通过。就在盛宣怀准备在大冶江边选址时,1911年,暴发了辛亥革命,一举推翻腐败无能的满清王朝,盛宣怀逃亡日本,在大冶建铁厂的计划被搁置。汉冶萍形势日危大冶铁矿苦苦支撑1911年12月,盛宣怀流亡日本后,为维护其本人及故旧僚属的利益,决定与日本人合办汉冶萍公司。草约一出,全国一片哗然。同年5月,汉冶萍公司股东常会批准盛宣怀辞职。随后,盛宣怀家产被没收。日本为什么看重汉冶萍公司呢?马景源老人介绍,其实,日本对汉冶萍公司垂涎己久。在当时,汉冶萍公司是亚洲最大的新式钢铁联合企业,职工7000多人,年产钢近7万吨、铁矿50万吨、煤60万吨,占清政府全年钢产量90%以上。由于汉冶萍公司是清政府惟一的新式钢铁联合企业,控制该公司实际上控制了清政府的重工业,故此,日本帝国主义者对该公司早有吞并之心。1913年,盛宣怀出任汉冶萍公司董事会会长。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同年12月,他主持签订了向日本借款1500万日元的合同,分40年,用大冶铁矿石1500万吨、汉阳铁厂生铁800万吨偿还。辛亥革命后,日本决定抓住这一机会,在其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要求把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中国不得自行处理,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之人开采。这样,日本实际上已经完全操控了中国这家当时最大的钢铁企业。到1917年,大冶铁厂在西塞山脚下开始筹建,经过5年时间基本建成,并从美国订购了800立方米、日产生铁450吨两座高炉,这是全国当时最大的高炉,引起很大震动。由于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高炉的交货时间,到1922年,一号高炉才投产,可惜,没生产几天就停产了。1923年,二号高炉开炉,因煤焦不足于1925年也被迫停产。两座日产450吨的高炉总共生产了26个月,共出铁25.85万吨。汉阳铁厂的情况又怎样?马景源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钢铁价格急剧下跌,汉冶萍公司迅速衰落,到1924年,汉阳铁厂全部停产。而作为铁厂生产燃料的萍乡煤矿也于1928年由江西省政府接管。1925年后,汉冶萍公司只剩下大冶铁矿一家还在生产,原因是大冶铁矿还承担偿还日本所谓的债务。日本人掠夺汉冶萍华中钢铁呱呱坠地记者站在当年汉冶萍公司高炉遗址旁,遥想这里曾经耸立着两座中国最大的高炉,成为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聚焦点,如今被一座新型的钢铁企业所代替,不仅感慨万千,浮想联翩。除了高炉遗址,还有高炉栈桥遗址、燎望望哨、日式建筑。马景源老人的介绍,让我们再次穿越时空,走进那个被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屈辱岁月。1938年,日本入侵黄石前,大冶铁矿将重要的设备西迁到四川綦江铁矿和南梧煤矿,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下达指令,武汉卫戍司令部派爆破队将化铁炉、热风炉等重大设备和部分厂房炸毁,一些卸后来不及运走的机器部件、铁轨全部丢入长江。同年10月,日本侵略者沿长江西犯,进入大冶县境内。东条英机恬不知耻的对当时汉冶萍公司总经理盛恩颐说:“大冶陷落,蒋军退却,我军占领,以后冶矿概归军部管理。生产、运输、管理等,汉冶萍不参加与闻,盼公司当局接受尊行,此令。”并将大冶铁矿托给日本制铁株式会社经营,在大冶成立了“大冶矿业所”(简称“日铁”),任斋藤为所长,建有青叶寮、太和寮宿舍及家属住宅22栋,计划长期掠夺矿产资源。1938年至1945年间,据不完全统计,日本侵略者从大冶厂矿掠走矿石达500万吨之多。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经济部接收了日本制铁株式会社大冶矿业所。1948年,汉冶萍只剩下上海总部大楼,除了6000多册档案外,己是人去楼空,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宣布汉冶萍公司解体,共历时40个春秋(也有人把汉冶萍从1890年6月3日成立湖北铁政局作为汉冶萍起始时间,如果这样计算应该是58年),一度风云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中、亚洲最大联合钢铁企业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天空中。1948年7月10日,成立华中钢铁有限公司。据统计,汉冶萍公司从1908年到1948年共历时40年,其中:汉阳铁厂生产210万吨生铁,62万吨钢。大冶铁矿生产1400万吨铁矿石,萍乡煤矿生产1100万吨煤,大冶铁厂生产25.8万吨生铁,占当时全国钢铁总量的98%。马景源告诉记者,历史的烟云虽然淹没了汉冶萍公司,但没有淹没人们对中国近代工业先驱们的怀念,特别是盛宣怀,如果没有盛宣怀,就没有黄石工业化,也就没有今天的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