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背景国际: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需要更加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且更需争夺和独占资本输出地和殖民地。国内:二鸦以后,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日益腐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经济:进一步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表现:政治:领土遭到空前的破坏,主权大量丧失,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一、中国边疆的新危机入侵时间侵略国结果西北边疆(新疆)《伊犁条约》西南边疆(西藏)《中英会议藏印条约》东南边疆(台湾)《台事专条》1871年沙俄1888年英国1874年日本分析:俄人侵占黑龙江、北地形势日迫。兹复窥吾西陲,蓄谋既久,发机又速,不能不急为之备。——左宗棠分析面对列强侵略,西北边疆严重危机,左宗棠的态度如何?主张反对列强侵略,力陈收复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奉命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西征,抬棺出征。1878年初:收复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1年:俄和曾纪泽签订《伊犁条约》,虽然付出了代价,但还是收回了伊犁。1884年:设行省,加强了与内地的联系。曾纪泽清末外交官,湖南人,曾国藩长子.1878年,派充出使英法大臣,在英办理订造船炮事宜。1881年,代表中方和俄国签订《伊犁条约》,在界务和商务方面夺回部分主权。1883—1884,代表中方和法国关于侵略越南问题进行谈判,建议清廷坚决抵抗。1884年,被免出使法国大臣。赞颂:收复新疆是左宗棠一生最光辉的业绩,杨昌浚曾有一诗赞颂“左公柳”: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英国侵略西藏藏民——“凡我藏众男女,誓不与英人共天地,有渝此誓者,众共殛之”清政府——求和结果——划地界、开商埠日本侵略台湾日本——野心勃勃美国——怂恿支持结果——“偿银”50万,助长了侵略气焰。二、中法战争的爆发材料1:法国驻西贡总督说:“我们出现在这块富有的土地上,出现在这块与中国交界,也使中国西南各个富饶省份天然产品出口的地方……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今后在远东地区争霸的生死问题。”材料2:法国驻海防领事说:“法国必须占领北圻……因为它是一个理想的军事基地。有了这个基地,一旦欧洲各强国瓜分中国时,我们将是一些最先在中国腹地的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1)争霸有利(2)侵略有利根本原因:爆发:法国侵略越北与黑旗军抗法。1873年,进犯越北,攻占河内。越政府请兵驻扎在中越边境的刘永福的黑旗军南下抗法,取得河内战役的胜利。1883年,再次加兵越北,纸桥大战。击毙李威利(李维业)。1883年底,中法战争正式爆发。刘永福和黑旗军经过:第一阶段:1883年底至1884年5月主要战场:越南北部结果:越北失守分析:越北战争迅速失败的原因?清政府不予支持,驻越的清军陷于被动。清政府采取“不可衅自我开”的方针。清军的腐败。第二阶段:1884年6月至1885年底主要战事(阅读后归纳)主要战场:结果:胜多败少海路:马尾海战(马江战役)---惨败陆路:镇南关大捷----大胜海路:马尾海战、淡水之战评论:你是如何看待福建水师的全军覆没?这一结果又预示着什么?根本原因:中体西用预示着洋务运动的失败陆路:镇南关大捷镇南关与冯子材中法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入中国以来从未受此大创”镇南关结局:《中法新约》的签订“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台湾设立行省(1885刘铭传)根据材料分析清政府为什么要“乘胜即收”材料一、李鸿章上谕:“若不乘胜即收,不惟全局败坏且恐孤军深入,故事益无把握。”“谅山已复,若此时平心与和,和款可无人损,否则兵又连矣”“当借谅山一站之威,与缔和约,则法人必不再妄求”材料二、“(慈禧)不管她的英勇的部队在帝国边境上所获得的胜利,而只是想起给她带到家里来的的不愉快的庞大的战争消费……因此,她从来就没有想到要撤回条约,而是比过去更加急迫要立刻签订和批准这个条约。”---《现代中国历史选读》分析再战必败乘胜求和,强于再战。乘胜即收,利于缔约。根本原因:害怕战争动摇其统治,维护清朝统治。《中法新约》的危害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民族危机加深。仍达到侵越目的,越南沦为殖民地,法国势力大震。边境增开商埠,便利列强对西南边境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进行资本输出,进行经济侵略(思考)中国胜而不胜,法国败而不败你是如何理解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结论的?1、根本:反映了清朝政府的腐败2、不败而败-----中国军民在战场上的胜利果实被清政府所葬送,助长了列强的侵略野心。3、不胜而胜-----战场上失利,但目的仍达到,通过《中》体现出来。小结: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中法战争是边疆危机的继续和发展。左宗棠收复新疆、冯子材镇南关大捷与李鸿章对外妥协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暴露了清廷的腐败软弱。激起人民的救国热情,探求救国之路。重点:俄、英侵略新疆和左宗棠收复新疆。马尾海战镇南关大捷《中法新约》的签订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