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总路线的提出和一五计划的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背景1.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特别是土改的任务完成2.政权得到巩固3.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有了根本好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毛泽东一九五三年十二月把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改造为合作社员的集体所有制,把以剥削工人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为全民所有制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二、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必要性:方针和原则:过程: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积极发展稳步前进自愿互利互助组(萌芽)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半)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完全)上海装订生产合作社发给社员刘兔生的股金证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形式:初级(统购统销、加工订货)高级(公私合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赎买政策三、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执行时间:1953年-1957年成就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57年1月1日,宝(鸡)成(都)铁路全线通车,全长668千米1957年10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四、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时间:1954年秋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特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五种经济成份并存:①国营经济②合作社经济③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④国家资本主义经济⑤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主要任务: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主要是土地改革)1953年到1956年: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主要任务:三大改造,建立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国民经济恢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