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高三历史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一单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1976——1978————)阶段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政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形成民族各民族共同繁荣外交“不结盟”,开放发展线索19767880828797999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文革结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刘少奇平反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在徘徊中前进主观上:主要领导人继续犯“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经济建设急于求成.邓小平重新复出科教方面1978.全国科学大会1977.恢复高考制度经济方面整顿企业恢复生产农业获得大丰收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前进的表现:徘徊的原因:原因客观上:“文革”造成的政治、经济、思想、组织混乱局面一时难以解决.为什么说“真理标准”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否定两个凡是纠正“左”倾错误打破个人崇拜抛弃教条主义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2、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思想政治组织实事求是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拨乱反正背景在徘徊中前进标志: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改革开放的开端功绩:工作重心的转移拨乱反正的实施历史意义:一标志、二形成、三功绩中国共产党三次工作重心转移?时间背景内容意义大革命失败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文革”结束,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192719491978农村转移城市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城市转移农村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1、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的必要性: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弊端,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不能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重点:由农村逐步转向城市,由试点向全面铺开农村根本原因:措施:意义“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调动了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发展推动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城市原因措施意义: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1985单一公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管理体制城市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农村改革的推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①新中国成立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制度。②建国初期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计划经济,这对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与人民政权的巩固起了重要作用。③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对我国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其严重弊端是使企业失去活力。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0年代以来,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时间名称变化原因变化结果影响1950—1952土地改革1953—1956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7—1978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至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封建土地所有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实现耕者有其田小农经济阻碍生产力发展建立集体经营的农业合作社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观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损害农民利益,挫伤生产积极性人民公社旧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土地公有前提下包产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迈出对外开放的步伐1979年,广东、福建获得特殊优惠政策1980年,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原则:步骤平等互利格局:80年代末,沿海经济开放区点线面2、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什么是对外开放?新中国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开放门户”的本质区别?对外开放是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外开放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而旧中国的“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条约基础上,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的。问“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的美国,还有一次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结合有关史实回答:(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是指什么?(2)三国改革调整各有何特点?结果或影响如何?(3)据此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1)俄国: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1932年实施新政;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2)特点:俄国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买卖的办法发展生产,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同农民的市场交流。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即一定的计划经济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之间的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乱和盲目,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目的。中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果:俄国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但到1927年新经济政策被废除,建立了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成二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趋势。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3)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手段,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农业:工业:其它:全面振兴粮棉产量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重大发展,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项目对外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教科文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改革开放的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1)党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2)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3)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4)重视科技和教育;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6)世界局势相对缓和,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优化了我国的国际环境。7)借鉴了苏联、东欧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文革”后在实践上实现了五个重大转折:①思想路线从“两个凡是”转到实事求是;②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战略决策,解决了我党从1957年以来没有解决好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这是党在政治路线上最根本的拨乱反正;③经济上,从维护僵化体制转向全面改革开放,从而使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到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对外关系上从封闭保守转向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多层次、有重点、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⑤文化上,从轻视知识、践踏人才转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进一步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1)形成过程①酝酿:1975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针对“文革”错误,着手进行整顿。②开始产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逐步发展:1978年一1982年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迈开步伐,主要是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沿海兴办经济特区。④进一步发展:1982年一1987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⑤走向成熟: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定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内容要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内容十分丰富,其基本要点如下:①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最大的“实际”和国情;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⑤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⑥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中国要发展,必须要坚持对外开放,同时,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⑦狠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⑩“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统一祖国的原则。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毛泽东思想之后,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革命经验基础上,找到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取得了历史性胜利。第二次: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总结建国以来建设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国和世界形势,找到了中国自己建设的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四、“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背景成功实践展望港澳台问题的由来香港回归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思考:历史上台湾几度与大陆分离?第一次: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第二次:1895年《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光复台湾.第三次:1949年国民党政权退踞台湾.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一部分2、香港沦为殖民地的屈辱历史思考:根据地图指出,英国殖民者是如何一步步占领香港的?1842年《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1898年《拓展香港界址专条》1557年葡萄牙人大批进入澳门,开始长期居住。1840年鸦片战争后,相继侵占凼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与清政府所订条约规定,葡国永驻管理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3、澳门沦为殖民地的屈辱历史“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1、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2、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具体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当局的态度,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3、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来,他又在多次谈话中,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4、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一国两制”构想的特定含义1.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土主权不能分割。2.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3.主体是社会主义。4.“两制”是指在中国国内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共同发展。“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①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依据中国的历史、现实状况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思想,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丰富。②“一国两制”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