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目标:课标内容: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通过宣政院管理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及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朝的政治统治、经济发展、对外交往、民族关系的发展等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七年级的学生,比较倾向于感性认识,对少数民族的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和创设情境可以牢牢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同时本课的知识点庞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帮助其整理,适当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期达到教学目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和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从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通过对文天祥抗元斗争事迹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行省制度、西藏和台湾问题的学习,加强对祖国统一的认识。重难点分析:重点:蒙古的兴起、元朝的建立、元世祖的统治措施。突出重点的方法:材料阅读,人物故事分享;多媒体动态演示元朝统一经过;结合地图了解行省制度的内容与作用;以回族形成为例了解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难点:行省制度的分析与评价。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时间分配得当化解难点的方法:运用古今地图对比,引导学生认识西藏在元朝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澎湖巡检司的设置表明元朝政府加强了对今台湾地区的管辖。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始于元朝。教学方法以“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提问法、材料分析法、主动探究式教学、激趣设疑等方法。教学过程谈话法导入新课,引出学习主题观察图片,说出这是哪个民族,他们在做什么,你还了解这个民族的哪些习俗?“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技”和游牧生活的习惯,都使蒙古人成为勇猛能耐的战士。品读诗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设计意图】图片与诗词相配合,谈话法导入亲切自然,丰富学生对蒙古族的认识,引出本课的主要人物和学习主题。阅读课文,分析材料——讲授新课1.了解12世纪蒙古社会状况“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教师提问“是谁结束了这一切,将蒙古带向统一?”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木真说过:“拼杀冲锋的时候,要像雄鹰一样;高兴的时候,要像三岁牛犊一般欢快;在明亮的白昼,要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有坚强的忍耐力。”教师提问:1.是怎样的经历让他产生这样的认识?2.他为什么被尊为成吉思汗?学生阅读课文熟悉历史人物,教师补充材料使人物更加立体。亚洲人眼中的成吉思汗:“蒙古人在战场上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这并不靠兵马之众多,而靠的是严谨的纪律、制度和可行的组织。也可以说,那些辉煌的成就来自于成吉思汗的指挥艺术。”——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在《怎样对待世界历史》“有人认为,由于有了蒙古人,人类才第一次拥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倔强不拔、勇猛无敌的精神和机智敏捷的性格却塑造了伟大的成吉思汗。同样,我也赞成一些人的评价,网络还未出现的七百年以前的蒙古人,却打通了世界各国的关系,建立了国际往来关系。”——韩国总统金大中西方人眼中的成吉思汗:“如果有关战争的记载都从历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战斗情况的详细记载,且被保存得很好,那么军人将仍然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从那些记载中,军人可以获得有用的知识,塑造一支用于未来战争的军队。那位令人惊异的领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历史上大多数指挥官的成就黯然失色”——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设计意图】补充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对成吉思汗这位世界征服者有更加具体的认识,从中感悟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增强在逆境中克服困难的决心。教师提问:成吉思汗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进行知识的梳理◎统一了蒙古。◎1206年,建立蒙古国。◎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3.蒙古大军的残酷野蛮杀伐人生最大的乐事莫过于:打败曾经欺凌过你压迫过你但又比你强大得多的敌人,掠夺他们的牛羊和财物,霸占他们的妻女,让他们流泪!——成吉思汗蒙古军攻城的规矩介绍【设计意图】补充材料使学生认识到蒙古大军的残酷野蛮使他们征服世界的脚步走的更远,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中文天祥抗元正义性的理解做好铺垫。4.成吉思汗之死与蒙古秘葬制公元1227年7月,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的战争中,病逝于清水县六盘山。他临终前向诸子讲述了联宋灭金的战略,同时叮咛诸子在他死后秘不发丧,以稳定军心,及避免西夏军因此而增强反抗的斗志。“国制不起坟垅,葬毕,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子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之。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期踯躅悲呜之处,则知葬所矣。”——明初学者叶子奇《草木子》正由于蒙古族有“秘葬”的习俗,所以至今成吉思汗葬何处仍然是个谜。成吉思汗的后代把成吉思汗生前使用的八座白色毡帐(称为“八白室”)作为成吉思汗象征性的陵寝。元朝帝后一不建规模宏大的陵园以炫世,二不随葬金银珍宝给盗墓者以诱惑。【设计意图】对课文导言框做有效补充,引起学生下一步学习的兴趣。成吉思汗的名气太大,学生总是容易误认其为元朝的建立者,在此突出强调成吉思汗的去世,再引出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比较顺理成章。5.多媒体动态演示元统一全国的过程【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加深印象。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大分裂之后的大统一局面,认识元朝的统一符合历史潮流。由此再引出一个逆流而动坚持抗元斗争又受到后世敬仰的历史人物。6.了解文天祥抗元事迹,品读诗作《过零丁洋》和《正气歌》学生思考:元朝的统一是大势所趋,而文天祥组织了抗元斗争,却又受到后人的敬佩,这是为什么?教师点拨:元在统一的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面性。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两者的角度不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蒙古大军的野蛮残酷和南宋抗元的正义性去分析,辩证看待历史。7.元朝的统治(1)疆域辽阔与形成制度出示中国历代疆域面积变迁数据【设计意图】数字具有说服力,学生在发出赞叹的同时也迅速发现元朝疆域空前辽阔这一特点。并自然过渡到元朝的政治制度。完成填充图册关于行省制度部分的习题【设计意图】借助填充图册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对地图的观察对比能力,理解行省制度的内容与作用。(2)经济发展元世祖对农业的重视元世祖即位之初,即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史·食货志》学生概括主要措施大运河学生观察隋朝大运河与元朝运河的图片,分析区别。【设计意图】图片对比,联系旧知,观察元朝运河截弯取直、直达大都的变化,了解海运。由“为什么需要大量的粮食运到大都”这一问题自然过渡到下一个子目的学习。商业的繁荣有一本书这样描述元朝时的中国……【设计意图】通过马可·波罗的视角帮助学生了解元朝时中外交往的情况,认识元朝的强盛。8.元朝时的民族融合回族的形成板书强调,记忆要点。三个人物,三个年代,四件大事总结提问: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提示学生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方面思考。【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对元朝历史的整体认知,使本课的知识结构更加清晰。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亮点:贴近学生的兴趣点和发展区,能够恰当运用教学资源,围绕课文内在的联系,达到环环相扣的学习效果。遗憾之处在于说课准备仓促,缺少一条清晰的线索,生动性不足。学习板块不够分明。难点突破略显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