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一.早期改良思想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四.梁启超与《时务报》思想兴起运动兴起一.早期改良思潮(时间、条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作用、局限)时间:l9世纪60、70年代条件: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2.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影响3.洋务运动弊端明显,需要寻找新出路。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主张:1.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同外国人“商战”。2.学习西方先进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作用: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1.政治主张:2.代表作:《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1)人类社会进化过程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据乱世:君主专制制度;升平世:君主立宪制度;太平世:民主共和制度;(“三世说”与进化论相结合)(2)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3)救亡图存著作:问题:结合“历史纵横”指出康有为思想主张的特点4.康有为为什么要请出2000多年前的孔子,以孔子之口说出维新变法的要求?环境:封建主义正统思想即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策略:借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减少改革阻力。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3.特点:将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根据“学思之窗”讨论:康有为借儒家学说宣传维新主张的利弊得失?利:有利于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减少改革阻力。弊: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康有为从事了维新活动的哪些实践?①办学堂讲学:在万木草堂讲学,宣传维新思想②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③上书: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④创办报刊:《中外纪闻》⑤组织学会:北京、上海成立强学会四.梁启超与《时务报》1896年在上海创办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材料一: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材料二:谭嗣同说:“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材料三: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然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族灭绝。但是,‘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弱国只要肯发愤图强,奋起直追,就能够在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中,由弱变强。”代表人物活动地点主要著述刊物学堂主要思想梁启超上海谭嗣同湖南严复天津比较三者政治主张的异同。人物比较《天演论》《国闻报》《湘报》《仁学》《变法通议》《时务报》时务学堂变法图强;学习西方政治、文教制度、发展近代工业。主张变法;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伦理观念;体现民主革命思想(批判“君为臣纲”)主张变法;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借进化论阐明变法主张。同: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都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异: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谭嗣同:批判“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比较三者政治主张的异同康、梁维新思想传播的方式?1.办报纸:2.兴学堂:3.立学会:《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万木草堂时务学堂强学会4.上书: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5.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五.康、梁维新思想传播的影响1.启发明智——为维新运动奠定一定社会基础2.组织力量——为维新运动奠定领导基础3.制造舆论——为维新运动作了舆论准备,减少改革阻力4.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