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三农问题考点1基础知识•三农指农业、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1、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处在石器时代和金石并用时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处在旧石器时代;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处在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开始进入了金石并用时代。•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①原始社会:②商周时期:③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牛耕广泛使用,并有了改进,出现了两牛抬杠式和一牛挽犁式,铁农具和牛耕都向边疆传播;西汉时发明了翻土、碎土的犁壁,这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了播种机械耧车。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具•马钧改进了翻车(灌溉用)。水碓、水磨应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裕关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犁耕法。•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灌溉用)④秦朝时⑤两汉时期⑥魏晋南北朝时期⑦唐朝时期•认识:工具改进是生产力发展的最显著的标志,经济发展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变革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我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都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即生产工具的进步)引起的。•(2003年上海高考)北京人遗址中发现许多石片、石块,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最有力的依据是()•A.数量很大,约有10多万件•B.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C.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D.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下列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可以不用人力操作的是•①翻车②筒车③耧车④桔槔•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下列农具和耕作方法,出现在汉朝时期的是:①耦犁②二牛一人犁耕法③耧车④翻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1997全国,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1997年上海,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基本上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A耧车B翻车C筒车D提花机2、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秦国商鞅奖励耕战,限制工商业发展,禁止弃农经商。•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驰道和邮驿。•推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推行屯田制;•推行均田制;•轻徭溥赋,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①春秋时期•②战国时期④唐:③秦朝两汉时三国时北魏孝文帝改革•⑤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⑥明朝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⑦清初政府鼓励农耕,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⑧历代封建王朝还大力推广推行奖励垦荒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封建国家还编纂农书,推动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认识:各封建王朝通过上述措施,直接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证了农民占有少量土地,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满足了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缓和了社会矛盾,为农业发展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封建国家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一般说来,每个王朝建立的初期,统治集团比较奋发向上,励精图治,都有自己的治理目标,他们的政策往往行之有效,也充分说明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三代农业有较大发展的原因是()•①统治者重视农业②井田制的推行③采取集体耕作方式④青铜农具的大量使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④•我国古代的农学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认为“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这主要是强调•A.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的观点•B.应当抓紧农时进行耕作的观点•C.主张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D.介绍如何选种,浸种,施肥的经验•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在一些王朝的初期往往采取一些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其中唐朝初期采取的是•A减轻田租,十五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税•B实行租庸调制,“庸”的规定保证了农民生产的时间•C将北方旱作物推广到江南地区•D奖励垦荒和实行“摊丁入亩”3、我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中原地区已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楚国孙叔敖修的芍陂是有史记载的最早水库;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就开凿了连结江淮的运河-邗沟•开通了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①夏商周:•②春秋战国:•③秦朝•两汉时期:农田水利的地区特色明显,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为主,著名的工程如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江淮、江汉之间以修建天然陂池为主;西北修筑坎儿井;•汉武帝和汉明帝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黄河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④隋朝开通大运河•a、目的:•b、概况:•Ⅰ、构成:•Ⅱ、规模:•c、影响:•巩固统治、对江南的掠夺、巡游,对高丽战争的需要等•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全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Ⅰ、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统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Ⅱ、开通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⑤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⑥北宋:王安石变法期间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⑦元朝: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将几大水系贯通起来。古代开挖的运河•(1)古江南河——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苏州和扬州间的水道,它是中国开挖最早的运河。•(2)邗沟——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3)灵渠——开挖于秦朝,秦始皇伐南越时,由史禄负责兴修,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这条运河连接了向北流的湘江和向南流的漓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间沟通,以后历代又曾多次修缮利用。•(4)隋朝大运河——开挖于605年,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全长四五千里,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到涿郡,东南到余杭,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5)元——开凿了从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后来又开凿了从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这就使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对黄河的治理•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黄河。•西汉武帝、东汉明帝都进行过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元朝政府多次征发农民和兵士,治理黄河。•认识: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这与水利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因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极大,在生产力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同时,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可以扩大到交通运输和商业的发展,因此,修筑水利工程,是古代中国国家管理经济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和职能的体现。•1.以下关中水利工程,最早开凿的是:•A.白渠B.六辅渠•C.郑国渠D.广通渠•2西汉时,开凿了六辅渠以后,受益地区是D.长安附近•战国至西汉时期曾兴修了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以下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兴修都江堰主要是为了防洪灌溉•C.汉武帝治理黄河是解决决口问题D.开凿灵渠主要是为了连接两大水系•隋朝有位商人,欲运一批货物从余杭出发到长安,他所经过的水路应该是•A.江南河→通济渠→邗沟→黄河→广通渠•B.邗沟→江南河→通济渠→黄河→广通渠•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黄河→广通渠•D.广通渠→黄河→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元朝与隋朝相比,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突出成就是5、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1)、政治•••2)、经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生产关系的调整(如西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水利工程的兴建,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水源,另外,继承前代的经济成就,也是原因之一。•3)、民族关系••4)、对外关系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往推动各族经济的共同发展。如两汉时铁器传入西域,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与他国的贸易往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国际市场。如唐朝经济发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唐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与各国进行经济交流。•5)、文化•6)、人民群众科技(历法、著作)有利于安排农事、提高生产技术。两汉时期,正是由于天文历法的进步,封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例如,宋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农民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6、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①商周时期,经济重心在河南、陕西一带;•②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吴、越等)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③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经济中心在关中地区;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当地经济有所发展。•④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中心在关中和中原地区,但淮河流域和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南北经济差距明显缩小;江南经济逐渐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南移打下基础。•原因: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b、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c、一些统治者推行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d、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⑤隋唐时期:经济重心仍在黄河流域。但长江流域的经济重要性已与之接近;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原因:a、隋朝大运河开通促进了经济发展•b、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⑥五代十国和辽宋夏金元时期:长江中下游经济发展快,尤其是在南宋时,江南经济已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南移完成,标志:“苏湖熟,天下足”•⑦明清时:江南地区不仅是农业经济中心。也是一商业中心,在这里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南方经济重心得到巩固与发展表现:江南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促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③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农业劳动力增加,并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④统治阶级为保证国用,调整政策,重视生产的发展;•⑤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宋)对经济重心的南移也有一定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明显特征:•第一,北方人民的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第二,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期最突出。•第三,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2004年广东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2004年北京文综16)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B,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第二)C,苏湖熟,天下足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7、关于土地兼并•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封建制度本身无法克服这一问题•影响:•①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加剧社会的贫富悬殊,激化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②造成农民普遍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地主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阻碍资本主义的萌芽•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无法克服的经济现象。结合有关知识回答6—7题。•6、唐朝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无田可授。其根源在于•A.封建经济受到破坏B.封建地主力量增强•C.封建地主力量削弱D.封建经济得到发展•7、土地兼并贯穿封建社会始终,国家的任何抵抗政策都不可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在于•A.生产力的发展B.重农抑商的支配•C.农民起义的打击D.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