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外交史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主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适应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走向世界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史实。20世纪50年代外交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践: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一.对教材的理解----专题内容分析20世纪70年代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之间的坚冰开始打破;1972年9月,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新判断——战争与和平问题;在联合国舞台:多边外交和首脑外交;区域性合作:亚太经合组织的参与,倡导发起上海合作组织。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共同纲领》第54条规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方针是什么国际环境、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国家实力外交依据“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外交方针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怎么样为什么方针含义意义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实质:反对帝国主义“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屈辱外交平等外交残余势力特权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针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积极争取以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扩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影响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美、欧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封锁捍卫主权、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两大阵营的对抗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新中国制订外交政策、方针的依据国际环境实现民族独立,国力急需增强不利形势:最大特点:有利形势: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国家实力:⑴资本主义阵营削弱⑵社会主义阵营壮大⑶亚非拉大批国家独立⑷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不利形势:国际环境美国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企图用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的政策,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示意图新中国初期外交的成就与苏联等17国建交(1949-1950)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5)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1949.10—1950.10与17国建交阿尔巴尼亚越南印度瑞典丹麦缅甸瑞士芬兰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民主德国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4年4月24日,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日内瓦。1954年4月至7月,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目的:2.过程:3.内容:4.评价: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国内: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国际: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⑴1953年⑵1954年⑶1955年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访问印度、缅甸,双方确认…“平等互利”亚非会议,“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异”方针,促使会议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会议期间的周恩来。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这是由二十九个亚非国家组织的,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大力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求同存2、“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应如何理解?根据图象和课文回答:1、周恩来针对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什么方针?3、“求同存异”的方针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会获得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促进会议取得成功“求同存异”方针有利于亚非国家团结一致,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友好合作,有利于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同:共同的遭遇(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共同的愿望和要求(都面临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都有维护和平的愿望)异: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求同存异”依据政策成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依据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国际环境国家性质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成就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与苏联等17国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外交关系的突破与发展(50年代末--70年代)(一)、外交环境的恶化和“一大片”的方针1、外交环境的恶化中美关系:中苏关系:美国继续敌视中国①在台湾问题上搞“两个中国”的阴谋②发动侵越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由友好合作到严重恶化原因是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不尊重中国主权,要中国在外交、军事上受制于苏联。1960年,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苏联从北面威胁中国2、“一大片”的外交方针大力发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中国又与柬埔寨、老挝、古巴等二十个国家建交。(二)、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1、中美关系的缓和①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的原因?这是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②双方签定《中美联合公报》美国①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中国①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②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③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②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在加上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向美国传递愿意改善中美关系的信号官员交往。周恩来会见秘密访华的基辛格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格雷厄姆·斯廷霍文率领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握手言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图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1979年1月,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出席卡特总统在白宫举行的欢迎仪式。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在中美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时间事件意义1971.4美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1971.7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1972.2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重大突破,正常化开始1978.12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1979.1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中美建交成功是中国进一步打开外交局面的大好机遇,中国迎来了与外国建交的一个高潮,极大的改善了我国的国际环境,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1971年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1)20C70S,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3)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美国企图孤立中国的政策趋向破产.3、中日邦交正常化1、原因:A、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B、日本对华友好团体和政党的推动。2、概况:A、1972.9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B、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并陆续签订贸易、航空、海运、渔业和科技文化等一系列协定,使这些方面的交往取得很快发展3、意义:B、翻开中日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C、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A、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4、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1971年7月——1978年底又有28国与中国建交5、毛泽东对“三个世界”的划分二、70年代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1、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3、中日关系的正常化4、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新时期我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一个出发点,两项政策。一个基本目标,两个坚持。”一个出发点——“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问题”奉行不结盟政策——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一项长期基本国策一个基本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一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对外政策根本立足点二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两项政策两个坚持2005年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四、活跃的多边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发挥大国作用。积极参与维和行动和裁军工作,发挥实质性作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全面参与联合国主要机构的事务五、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一、将成主角: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三、与邻为善:中国和东盟中国与地区性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参与其活动的影响二、区域合作:上海合作组织四、渐入佳境:中国和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示意图成员国:21个;人口: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47%。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1、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睦邻、安邻、富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1989年成立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从你了解的史实中谈谈对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行APEC会议的认识和感想。人们希望:在APEC这个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论坛里、政治舞台上,有大家庭的气氛,有APEC的精神:“和平、和谐、共同繁荣”,这是一个畅谈理想、寄望未来的场所。大家相互平等、没有霸气,没有强权,只有合作、开放、自愿、协商。这些叱诧风云的领袖们身着浓郁中国风情的唐装,微笑着,手握手、肩并肩,站成一排,合一张APEC“全家福”,这是一幅21世纪初最温馨动人的画面!2、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简称SCO)——区域合作、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成员国:6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总面积:达3018.93万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陆面积的3/5;人口:14.8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4,美国《华盛顿邮报》评价:“中国正在四邻间建立起全新的声誉”。1996年成立的“上海五国机制”:最初是一个讨论和解决边境地区加强军事信任与裁军的元首会晤机制。2001年“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6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合作目标:加强安全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推进经济合作—促进经济共同发展。开展人文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合作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性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合作模式: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互信求安全、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合作关系: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的新型国家关系。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对国际形势的什么影响?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中亚地区安全与稳定。上海合作组织对我国有什么意义?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标志;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关系。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