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课件09年高考历史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历程高三历史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淮安市北京路中学高三历史组杨锦高【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江苏08考试说明】1、百家争鸣;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2、董仲舒的儒学主张、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4、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一、儒家思想在古代社会发展演变的历程春秋战国(形成时期)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正统地位强化)明清(批判继承中发展)背景影响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影响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程灏、程颐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背景背景王阳明代表人物程朱理学:心学: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与启蒙运动的比较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欧洲启蒙思想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内容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封建统治十分稳固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有一定的冲击,但未能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封建统治风雨飘摇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鼓舞作用“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洪秀全《原道救世歌》“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长幼天排定,从兄道在恭”;“妻道在三从,毋违尔夫之,牝鸡若司晨,自求家道苦”。“子不敬父失天伦,弟不敬兄失天伦,臣不敬君失天伦,下不敬上失天伦。”--------《太父诗》,第253、378、475首,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二)洪秀全吸取了儒家大同思想和伦理思想,创立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思想理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顽固派大学士倭仁“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张之洞《劝学篇·设学第三》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时期,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吴虞在《说孝》一文中,提示“孝”的真谛,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提出了“将来容中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新文化运动:受猛烈抨击,正统地位动摇。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嘴上讲仁义,肚里藏诡计。鼓吹‘克己复礼’,一心想复辟。红小兵齐上阵,口诛笔伐狠狠批。嗨!”二、近代时期到改革开放前:被尊、被吸收、被利用、被抨击直至彻底失去统治地位。此阶段儒家思想已僵化,与世界进步潮流格格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于丹在“百家讲坛”讲《论语》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北京师范大学教师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她在“百家讲坛”讲《论语》的文字版作品《论语心得》,自11月26日在全国上架以来,热卖程度超过了易中天。中关村图书大厦当天排队等候签售的人群在门口的广场上绕了六圈,引起海淀一带交通堵塞,该书店当天《论语心得》的销售量达12000多册,创下单店单本的销售纪录。全国各地书店也争相订购。记者昨天从出版方中华书局得知,到昨天为止,该书初版的60万册已向各地订购书店全部发送完毕于丹在“百家讲坛”讲《论语》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举行联合祭孔,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说:“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中国与瑞典合作建立孔子学院三、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第一,儒家思想主张和平,对促进世界和平意义重大;第二,儒家思想主张忠孝,有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增强向心力与凝聚力;第三,儒家思想主张修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第四,儒家礼乐思想有助于提高民族的人文素质、精神素质;第五,儒家的诚信思想,对建立市场规范意义重大。第六,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团结的重要纽带。讨论:(2005年江苏历史卷·29)孔于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B谢谢指导!儒家思想始终成为主流的原因思想认识:儒家思想与时俱进,自我创新,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迎合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大都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儒学地位.主观:客观: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的比较儒家的关于人性的重要思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性本善性恶论、礼法并施“三纲五常”,提倡孝道。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存天理,灭人欲“致良知”学说古希腊罗马的人文精神:“人是万物的尺度”基于自然人是平等的知识就是道德,“知德合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相同点:都注重人的价值与尊严;都关注人的道德水平;都关注人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不同点:个人与社会关系处理的着眼点不同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强调个性发展D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权威(一)历史背景第一,在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生产力得以提高和发展;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宗法分封制日益崩溃瓦解;诸侯争霸,战乱不断,政治分裂;新兴地主阶级崛起。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第四,在思想文化上:教育垄断被打破,私学兴起,文化下移,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二)孔子的思想主张(三)影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孔子的思想包含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包含了民本思想,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缓和阶级矛盾。但其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后世中外的影响。产生仁的思想:仁者爱人(具有进步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民本思想:“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伦理观:性相近(一)思想主张初步发展性本善民为贵,君为轻仁政:省刑法、薄税敛“仁义”、“王道”,“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性恶论、礼法并施仁的思想民本思想伦理观(二)影响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发展,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但总体来说还是“迂远而阔于事”(司马迁),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当时的影响有限,其影响也主要体现在对后世的影响。孟子荀子(一)历史背景第一政治大一统的需要: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建立,但皇权与相权尤其是中央与地方矛盾严重激化,边患严重,阶级矛盾激化,这些都要求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思想文化上: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第二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和发挥第三汉武帝对新儒学的认可与推崇。(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三)影响•①使儒学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②儒学地位上升的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④新儒学具有神权色彩,导致两汉时期迷信思想严重泛滥.确立统治地位,成为主流思想主流地位强化1、北宋时期——程颢、程颐(世称“二程”)的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仁是与万物俱生的。2、南宋时期——朱熹(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地位仅次于孔孟)的思想:“理气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理先于气而存在。“心性论”。心统性情,人们应该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3、明朝时期——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的思想:更多的吸取了佛教禅宗的思想;形成“心即理”的主观唯心论宇宙观;提出“致良知”学说,进一步发挥儒家“仁”的思想。(一)思想(二)影响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批判继承中发展(一)历史背景第一政治原因: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封建制度腐朽,君主专制空前加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第二经济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社会风尚发生变化,人们竞相逐利;而封建政府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第三阶级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第四思想文化方面: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我国,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封建纲常礼教腐朽严厉,八股取士,文化专制。(二)思想主张李贽(1)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批判道学家的虚伪(3)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4)强调个性发展。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有:一、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二、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三、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三)影响(1)他们提倡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点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2)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设想,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3)对其所处时代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仅仅反映了当时社会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三、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3、儒学的现代价值:儒家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和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都不无裨益。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