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方式与过程的对比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过程与方式的对比文艺复兴前的宗教壁画。这些壁画中的人物较刻板,毫无生气。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过程与方式的对比《拈花圣母》(贝诺亚圣母)达·芬奇画于1478年这幅画虽然也是采用宗教题材,但却完全排除了宗教画的气息,充满着浓厚的人情味。《岩间圣母》达·芬奇画于1483—1485年这些人物充分地体现了优美的人的概念,而丝毫没有宗教气味。以钟乳石构成的岩窟作背景的世俗气氛,烘托了作品的主题。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过程与方式的对比《蒙娜丽莎》达·芬奇画于1503—1506年在中世纪封建和基督教会的黑暗统治下西欧人失去了哭与笑的权利。画家画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与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密切相关的。这幅画是被禁锢的思想感情得到了解放的表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过程与方式的对比路德的宗教改革纲领,表达了市民阶级的社会、政治和宗教的要求,也反映出德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路德的上述主张的意义在于它对宗教礼仪和宗教律法的否定,在于它对教皇和教会的无尚权威的否定,并为世俗权力插手教会事务提供了理论基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过程与方式的对比对比点一:文艺复兴时期的各作品中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宗教色彩减淡。1530年,马丁·路德相继发表的三篇文章中概述了他的政治和宗教纲领,希望恢复早期基督教的精神。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过程与方式的对比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就这样殒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殒落了!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的音乐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啊,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过程与方式的对比路德根据圣经中的说教,提出人对上帝的信仰全在于人的心灵中对上帝的虔诚,并在心灵中深刻忏悔,祈求上帝的恩赦。进而提出,人的得救是人们自己的事情,一切外在的东西,诸如宗教律法、宗教礼仪以及各级神职人员都是多余的,根本无需这些中介。人们只要有效地运用圣经,就可以使灵魂得救。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过程与方式的对比对比点二:文艺复兴的文学作品中常体现的价值观为“以人为本”人文主义者说:我们是英雄。宗教改革则相反。路德说:上帝是英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过程与方式的对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如画家达·芬奇1478年的《拈花圣母》(贝诺亚圣母)、1483-1485年的《岩间圣母》,雕塑家米开朗琪勒的《大卫》,文学家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过程与方式的对比在路德的全国性的宣传之下,仅过了短短三年,路德就在德国各阶层人民中获得很高威望,以致教皇的特使在其报告中不得不承认,德国的十分之九的人在呐喊着路德,脂粉致意高喊消灭罗马教廷。在路德影响下1524年爆发了一场农民起义,但后来路德并不支持这一起义,农民起义到1525年被武力镇压了下去。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过程与方式的对比对比点三:文艺复兴是以文学、艺术这些思想方面东西的改革为主。如达·芬奇拉斐尔宗教改革则以政治斗争、战争及宗教争执为主。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过程与方式的对比总结:宗教改革失败了。作为它的一面旗帜,路德教也会在历史潮流中倒下。它解救了罗马天主教统治下的信仰危机,却无法像文艺复兴那样,明确告诉世界:人才是最宝贵的!正如人文主义的奠基者彼德拉克所说的: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人的幸福。可见,作为文艺复兴的基础的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强调现世生活的精神,更是一种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进取精神。正是它激励着人们发现了新大陆,正是它超越了宗教改革,为将要兴资产阶段点亮了前进的道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