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读书心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韩非子》读书心得机械101班郭进山06韩非子著书立说,究习帝王之术,欲以平生所得辅弼君王,富国强兵进而一统天下。在我看来,韩非子的学说切实可行,但穷尽举国之力,仅仅得益于君王一人,虽然间接也能使民族兴盛荣华,终归不是以惠及万民为愿景的学术。韩非子力主道、法、术,三者结合,互补使用,推行势治,秦王以此并吞了六国,成就了霸业。先贤的学说既然可以用来管治民众,统率国家,为什么不能用它来打理自身的言行举止,实现心中的志愿呢?韩非子说:空好仁义,等候尧舜的出现,一个治世一千个乱世;推行法势,纵有桀纣的出现,一个乱世一千个治世。同理可见:单凭兴趣、愿望、欲求和理念,苦待机遇,必然是失意多多;反之居势力导、趋利避害,就算遇到天灾不测,仍会屡有收获。按我的感悟,韩非所言唯独“势利”二字。势,何者为势?前腿受伤的马没有办法踢人;马踢人必用后腿,后腿抬起,就要用前腿支撑住身体,前腿不能受力,后腿就抬不起来。是因为没有作为的能力吗?是因为没有作为的意愿吗?不是,只是形势不容许罢了;这就是内在的势。龙腾云驾雾,倏忽万里,可要是没有了云雾,龙也和蛇一样只能爬行。龙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吗?龙和蛇真的没有了分别吗?不是,只是龙所依赖的环境改变了;这就是外在的势。势是客观的,本身没有善恶美丑之分。我们是人,所以有人的立场;我们是国民,所以有国家的立场;我们是家庭的成员,所以有家族的立场;我们是自己,所以有个人的立场。时代在发展,世界在进化,身边的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形形色色的事物,错综复杂的关系,糅合上我们的身体和立场,形成了与我们生命密不可分的势。与势相对应的是利,利就是利益。利和势一样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利的情况又是由势来决定的:居势、顺势、不渝势就有利可图;若是看不清形势,脱离了处势,所作所为超越了局势,失败必然会到来,利益也就受到了损失。势如此重要,因此韩非子直接指出:君主统治国家的权力,不在于他的仁德智勇,而在于他占有了最宝贵的势,这种势才是君主的把持。推之开来,我们每个人不也拥有自己立身的势吗?认识势,利用势,发展势也是我们通往成功的把持。对于势,韩非子提出了道、法、术相结合的策略。道是其中最高深的策略,自己静定无为,而天下自治,听起来玄虚,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人的眼睛难于自见,于是要依靠镜子才能查看容颜;人的才智难于自知,于是要依赖外物才能够认清自身。依赖外物所以难免被外物迷惑,道则是避免迷惑的方法。道奥妙无方,我所能领会得只有两条,即:端兆志趣不可见,赏罚利器不可以示人。不论治国而仅论及自制,正所谓“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人有了偏好,有了愿望,就不再能够毫不偏私的看待问题,当然就会因为误判而导致错误的累积,错误积累起来就容易被诱惑,甚至是被攻击。人又不可能没有偏好和愿望,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们隐藏起来,限制它们的作用。人有爱好,有追求,爱好和追求也只该是人生的部分,而不该是人生的主宰。闪电的光很强烈,却不能用它来照明;强大的动力却不能够控制,对人就不是福音而是灾害。房屋外面的墙不是房屋的本质,房屋的功用是在于它内部拥有的空间;真正的志趣也只会深刻的融入在行为之中,而不会张扬于外,张扬于外它就是一种狂热,狂热不是真正的志趣。依赖于外物的人可以完善的控制自己吗?当然可以。人都喜好利益,讨厌损害,所以赏和罚才成为管理行为的利器,只要完善的控制了对自己的赏罚,也就完善的控制了自身。这似乎容易,但却很少有人可以做到:被别人夸大的赞扬,人会高兴,高兴是一种奖赏,这个奖赏不是由自己控制的;被别人无端的指责,人会生气,生气是一种惩罚,这个惩罚也不是受自己操控的。一个人捡到了财物,凭空的得到了利益;遗失了财物,凭空的失去了利益。若是因为诸如此类的事情或悲或喜,就是被外物操纵,被夺走了控制自身的权力。人需要收回这种权力,以自己的意志来决定什么样的行动应该赞赏,什么样的行动必须惩戒,赞赏和惩戒被执行,坚持和革除都为自己所掌控。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意志之坚定,可功成须臾,当止则止,纵千难万险,欲行则行;这样强大的自制力,就是赏罚不受成败得失的外物影响,所产生出的效果。赏罚的利器,要用法才能使它们挥舞起来。人皆自尊,可尊严不能成为控制的手段;人皆自爱,可仁爱不能成为控制的手段;人皆自信,可信念不能成为控制的手段;人皆自强,可愿望不能成为控制的手段。这些不能够成为控制的手段,不是它们不好,而是因为它们的作用都是基于自身的,这和人自己不能将自己举起来是同样的道理。法却不一样,法都是面向个体,而基于形势的,法是势作用到人的身上产生出的规则,这样的规则才应当是控制的准绳。操纵赏罚的度就是最基本的法,每个人的心中都存有这样的法,但只有法被彻底的执行了,才能算得上是有法制。裸露的金矿,就会有人去盗采,不是因为法令不够严格,而是因为盗采不一定会被抓住;熔化了的金子就算不派人去看管,大盗也不敢伸手去偷,这是因为拿了就肯定会被狠狠的烫伤。法律不能遍及就没有效力,对自己的法度有一刻松懈,就会丧失掉所有控制的努力和企图,这是用法于自身必须要注意的。治国和自制毕竟不同。治国重罚而轻赏,以人的趋利之心不若避害之心,惩罚的效力要大于奖赏。自制的对象是自己,罚则生厌,生厌则难行,所以要以赏为主,以罚为辅,赏罚明确而又有信用,对自己的法治就能够成为现实。法是连接意志和势的稳定力量,对自己推行法制,虽然不会日进千里,但却能时时刻刻都是在顺势前进。人生是漫长的竞争,终日行健不移的来适应环境,人必定会有所成就。以法自制的效力,从长远看来必然是最佳的。从外物那里收回了控制的权力,用法度去加以掌握,仅仅这样还是不能完善的控制自己。控制是双方的,治国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斗争,自制是意志与潜意识的斗争,斗争都是长期和残酷的,要讲究技巧,讲究应变。法是根据势制定的,一旦固定就要长久坚持,它可以作为自制的原则,却不能够作为斗争的方略,斗争的方略是术。韩非子的术,又称智术,要通过行动逐渐的发掘和体会。治国有法而无术,国家就得不到法治的利益;自制有法而无术,控制就产生不了效果。如果规定出来的法可行,却没有效果,那就是术用得还不够。术是管理的技巧和艺术,自制的术需要熟悉自己的心理、生理、行为习惯、以及潜在意识等方方面面;见微知著,修补意志被松动的地方,调节好身心的状况,让意志、身体、情绪都坚定不移;势和法之间有术来弥合,势和道之间有术来调整,道、法、术的势治就可以完善的控制起自身了。使用势治,道德这个东西必须从治理中加以排除。道德是自我控制的结果,不是自我控制的原因,要结果参与到原因之中,最多只是造成行为的混乱。道德是非利益性的追求,自制是利益性的追求;用不谋利的东西去谋利,没有效果是自然的。用道德因素自制的人,当然是认为,道德高尚行为就应该顺利,有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未必是道德,以道德自制的唯一结果,只能是失去了还仅有的那一点良知。喜好和兴趣对于势治也是不可取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似乎喜好兴趣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如果它们最为至关重要,它们并没有失去,缘何世人十有八九抱怨不能从事所爱?喜好和兴趣丝毫不能改变现状,影响人生的最大的因素只能是势。常喝酒的人对酒有兴趣,常吸烟的人对烟有兴趣,兴趣来源于他们的行动;独独成功的人,那是天生对自己的事业有兴趣,世上岂有这样的道理!成功的人不过是利用自制,将意志转化为喜好,又把喜好升华成了兴趣而已——孔子何尝不是这个意思。追逐虚无缥缈的兴趣,却不肯丝毫的投入精力,只是抱怨形势对自己不公,真是让他们做上有兴趣的事,他们又犯起了嘀咕,不知道兴趣的所在了:这样的人注定要一辈子错失所爱。像道德、喜好、兴趣这样自我完善的误区还有很多,它们都看起来美好,然而不足以凭之成事。它们可以算是已有的良好条件,但不是成功的必然条件。想要治国,别人的忠诚并不值得信赖,使别人不得不忠诚才可以信赖。同样,良好的形势也不值得信赖,能够使形势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才可以信赖。道、法、术是可以信赖的:有了道就可以了解势,而不被势蒙蔽;有了法就可以利用势,而不被势控制;有了术就可以调节势,而不被势拘泥。了解势,意志就不会误判;利用势,行为就可事半功倍;调节势,环境就能够为人所适应。综合了道、法、术,自我控制又控制了势,不必戮力的操劳,不必张狂的表现,不必诡诈的权谋,不必生来的赋予,人人都可以走出光辉灿烂的人生。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