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中学习习惯的养成习惯决定命运!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以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因此,一个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身!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一步一步迈进科学的殿堂,走向知识的高峰。因此我们在科学教学中要不失时宜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习惯有很多,在科学实验课中,着重培养的是以下几个学习习惯:一、养成积极发言和认真倾听的习惯在教学中,加强师生间交流的同时,更不能忽视生生间的交流,尤其是实验教学更应如此。同学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就是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同学之间描述自己的观察方法、观察结果,就可以变为大家共有的财富。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总有一些自己观察中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在交流中可以受到启发,也有助于发展学生捕捉感性材料的能力。同时在讨论中,同学之间提出不同的见解与意见,从而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的唯实精神,提高学生的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发言,同时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⒈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考。有不少学生在听别人讲话时不专心。针对这一点,特别强调要专心听,因为这既有利于把握对方要表达的内容,又是对讲话人的一种尊重。在上课时,有时让学生补充别人没有说到的方面,有时也会有意识的让学生根据他人的观点,来阐述自己的意见,只有认真倾听的孩子才能不与他人的答案重复或着作出准确的评价,从而促进了全班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久而久之,上课时不仅学生走神的现象明显减少,而且学生在倾听的同时还能够不断动脑思考,根据别人的讲话内容理清自己的思路,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⒉文明听讲,学会尊重他人。课堂上,有个别学生在听别人的讲话时不够专注,要引导学生养成听别人说话时要用心倾听,不做小动作的习惯,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这样强调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二、养成猜想的习惯猜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科学家高斯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可以树立起他们创造的志向和意识,使他们在已知领域中有所创新,在未知领域中有所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诱发学生思维的独特性。“科学探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从提出研究的问题,并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科学验证,直到完成研究过程是一个整体,科学家就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我们从小培养儿童像科学家一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也就得从提出问题开始,并进行大胆猜想,这是学生亲历探究起点。我们知道,猜想就是大胆的判断,无数的发明都是来源于科学家大胆的猜想。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干预学生的假设,而是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孩子们才会在实验的过程中,有一种更加求实的精神,并渴望通过实验来寻求答案。三、动手实验的习惯⒈实验前首先,动手之前先动脑,让学生养成实验前先进行实验设计的好习惯。动手之前先动脑,是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科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想更应该关注动手前的动脑活动,让学生“想好了再做”,是让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动手之前先动脑,动手动脑相结合。动脑是为了动手的顺利进行,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起来,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才能随之提高,也才能在动手动脑中提高科学素养。实验前,让学生先制定实验方案,这样长期培养,学生就能学会怎样着手解决问题,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在干中注意什么,要采用什方法、途径。长期培养,学生就会科学地思维、科学地想事情、看问题,有条理、有程序地考察、研究、解决问题。其次,培养学生有秩序地领取实验器材和物品的习惯。有时候学生会因为对实验器材过于好奇而忽略了老师的实验指导。如果完全依靠孩子的自制力不去接触实验器材,的确有一定的困难,在这方面,要求教师对实验器材提供的时间要动一动脑筋。⒉实验中首先,培养学生踏实完成实验设计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花了很长的时间去设计了实验,同学和老师也帮助完善了实验设计。然而在实际的动手实验中,有些同学看到别人怎么做就跟着做,把自己的实验设计早就抛在了一边;还有一些同学在实验中遇到好玩的就玩个没完没了,时间花去了很多,实验只进行了一半;再有就是有的同学,在实验的时候根本就不按照实验设计进行,随心所欲,结果什么也没有学到。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养成踏实完成实验设计的习惯。因为,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与经历成功与兴奋是同等重要的。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正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和价值观的基础。即使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走了弯路,甚至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得不求助于教师给予解释,这时的学生对答案的渴求正好可以成为教师补充讲解的一个很好的前奏和准备。而且,学生从这一亲历过程中仍可以学到不少的东西。再说,没有永远“失败”的学生,让每个人或大部分人都经历过一次“失败”,也许不是一件坏事。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踏实做好自己实验设计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第二,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和真实记录的习惯。无数的科学发现,都源于观察和实验。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记录习惯。这一习惯的形成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耐心的引导、逐渐帮助学生养成。①给足时间,让学生仔细的观察。学生习惯的养成主要在低年级,因此在教学中要肯花时间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给足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仔细的观察,要让学生明白观察不是走过场,观察是需要花时间的、需要有耐性有毅力的,还要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②真实记录。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养成记录的习惯会使人受益匪浅。通过长期的教学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在平时的观察记录中,有的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和平时的一些认识同时记录下来;有些实验现象学生没注意看或者根本就没有,为了完成记录,就自己编一些进行记录……许多的时候,学生的记录不是真实的,是违背科学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习惯,要真实的记录各种实验现象,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究。实验中,只有让学生养成踏实完成试验设计,认真观察和真实记录,不打闹、有秩序、分工合作良好习惯,才能确保准确高效的完成实验。⒊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养成自觉整理实验器材的好习惯。总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这要求我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从点滴做起,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逐步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