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期末考试重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2.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3.《黄帝内经》提到的“角发”、“燔治”即是最早的炭药——血余炭。4.《雷公炮炙论》三卷,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5.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首先提出的炭药止血的理论。6.炮制对药性的影响:⑴对四气五味的影响⑵对升降浮沉的影响⑶对归经的影响⑷对药物毒性的影响。【自己阐述一下】7.炮制对四气五味(即性味)的影响:一是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二是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8.清炒法根据加热程度不同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清炒目的:1、增强疗效2、降低毒性或副作用3、缓和药性4、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5、保证疗效,利于储存。炒黄是将净制过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并不断翻动或转动,是药物表面呈黄色或颜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逸出固有气味的方法。判定依据:1、对比看2、听爆声3、闻香气4、看断面炒炭:是将净制过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材表面焦褐色或焦褐色,内部呈棕褐色或棕黄色。【炒炭存性】炒炭目的:增强或产生止血、止泻作用。炒焦:是将净制过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变成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炒焦目的:增强药物消食健脾的功效或减少药物的刺激性。麸炒法:是将净制过的药物用麦麸熏炒的方法。预热以【麸下烟起】:先用中火或武火热锅,再下麦麸。麸炒目的:1、增强疗效2、缓和药性3、矫味矫臭9.砂炒法:方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热砂共同搅拌的方法。目的:①增强疗效,便于调和制剂;②降低毒性;③便于去毛;④矫臭矫味。砂的目的作用:砂作为中间传热体,由于之地坚硬,传热较快,与药材接触面积较大,所以用砂炒可使其受热均匀,又因砂炒火力强,温度高,故适用于砂制质地坚硬的药材。10.炙法:方法:将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班超,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目的:药物吸入辅料炒制后起到降低毒性、抑制偏性、增强疗效、矫味矫臭、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等作用,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11.⑴酒炙法:目的:①改变药性,引药上行;②增强活血通络作用。辅料量:以黄酒为主,一般为每100kg药物,用黄酒10~20kg。⑵醋炙法:目的:①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②降低毒性,缓和药性③矫味矫臭。醋量:一般为每100kg药物,用米醋20~30kg,最多不超过50kg。⑶姜炙法:目的:①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②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辅料量:生姜的用量一般为每100kg药物,用生姜10kg。若无生姜,可用干姜煎汁,用量为生姜的三分之一。复制法:将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复制的主要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2、改变药性3、增强疗效4、矫臭矫味代表药: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紫河车等。⑷蜜炙法:目的:①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②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③缓和药性;④矫味和消除副作用。辅料量:炼蜜的用量视药物的性质而定。一般质地疏松、纤维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大;质地坚实,黏性较强,油分较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小。通常为每100kg药物,用炼蜜25kg。12.煅法:方法: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一种方法。目的:药物经过高温煅烧,有利于药物质地、药性、功效发生变化,是药物质地疏松,①利于粉碎和使用有效成分易于溶出,②减少或消除副作用,③从而提高疗效或产生新的疗效。煅法包括:明煅法、煅淬法、闷煅法(扣锅煅)。煅淬法:药物在高温有氧条件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淬液)中骤然冷却的方法。煅淬法目底:1、是要物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煎出2、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3、清除药物中夹杂的杂质,洁净药物。13.牛蒡子:⑴牛蒡子。⑵炒牛蒡子,炒黄。生品长于疏散风热,解毒散结。炒后能缓和寒滑之性,以免伤中,并且气香,宣散作用更强,长于解毒透疹,利咽散结,化痰止咳。炒后还可杀酶保肝,利于煎出。14.栀子:⑴栀子。⑵炒栀子,炒黄⑶焦栀子,炒焦⑷栀子炭,炒炭。栀子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栀子苦寒之性甚强,易伤中气,且对胃有刺激性,脾胃较弱者服后易吐,炒后可除此弊。炒栀子与焦栀子公用相似,炒栀子比焦栀子苦寒之性略强,二者均有清热触犯的功用。栀子炭善于凉血止血。15.山药:⑴山药。⑵土炒山药。⑶麸炒山药。山药以补肾生精,益肺阴为主。土炒山药以补脾止泻为主。麸炒山药以补脾健胃为主。16.白术:⑴白术。⑵土炒白术⑶麸炒白术。白术以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为主。土炒白术,借土气助脾,补脾止泻力胜,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麸炒白术能缓和燥性,借麸入中,增强健脾、消胀作用。17.鳖甲:⑴鳖甲。⑵醋鳖甲,砂炒醋淬。砂炒醋淬后,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并能较为矫臭矫味。醋制还能增强药物入肝消积、软坚散结的作用。18.柴胡:⑴柴胡。⑵醋柴胡,醋炙。⑶鳖甲柴胡。生品升散作用较强,多用于解表退热。醋炙品其升散之性缓和,疏肝止痛的作用增强。鳖血炙品能填阴滋血,抑制其浮阳之性,增强清肝退热的功效。19没药:⑴没药。⑵醋没药,醋炙⑶炒没药,清炒。生品气味浓烈,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容易引起恶心、呕吐,故多用。醋炙品能增强活血止痛、收敛生肌的作用,缓和刺激性,便于服用,易于粉碎,并能矫臭矫味。炒没药能缓和刺激性,便于服用,易于粉碎。20.杜仲:⑴杜仲。⑵盐杜仲,盐炙法。生品较少应用,一般仅用于浸酒。盐炙引药入肾,直达下焦,温而不燥,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作用增强。21.甘草:⑴甘草。⑵蜜甘草,蜜炙。生品味甘偏凉,长于泻火解毒,化痰止咳。蜜炙甘草甘温,以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力胜。22.黄芪:⑴黄芪。⑵蜜黄芪,蜜炙。生品长于益气固表,脱毒生肌,利尿消肿。蜜炙黄芪甘温而偏润,长于益气补中。23.百合:⑴百合。⑵蜜百合,蜜炙。生品以清心安神力胜。蜜炙后润肺止咳作用增强,多用于肺虚久咳或肺痨咳血。24自然铜:⑴自然铜。⑵煅自然铜,煅淬法。本品多制用,经煅淬后,可增强散瘀止痛作用。多用于跌打肿痛,筋骨折伤。煅淬后使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加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25.棕榈炭:⑴棕榈。⑵棕榈炭①煅炭(扣锅煅法)②炒炭。生棕榈不入药,经煅后具有止血作用。26.五味子:⑴五味子。⑵醋五味子,醋蒸。⑶酒五味子,酒蒸。⑷蜜五味子,蜜炙。生品以敛肺止咳止汗作用为主。醋制后酸涩收敛之性增强,涩精止泻作用更强。酒制后益肾固精作用增强,用于肾虚遗精。蜜炙后补益肺肾作用增强,用于止咳虚喘。27.吴茱萸:⑴吴茱萸⑵制吴茱萸⑶盐吴茱萸。生品有小毒,多外用。以散寒定痛力强,用于口腔溃疡,牙痛,湿疹。经炮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燥性,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满,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盐制吴茱萸宜用于疝气疼痛。28.半夏:⑴生半夏。⑵清半夏,白矾制。⑶姜半夏,生姜与白矾制⑷法半夏,甘草与石灰制。生半夏有毒,使人呕吐,咽喉肿痛,失音,一般不作内服,多做外用,用于疮痈肿毒,湿痰咳嗽。半夏经炮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消除副作用。清半夏长于化痰,一燥湿化痰为主。姜半夏增强了降逆止呕作用,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法半夏偏于祛寒痰,同时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29.淡豆豉:桑叶与青蒿制曲(发酵法)。具有解表、除烦的功能,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或胸中烦闷,虚烦不眠。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