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一、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现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对沿海的部分重点地区和城市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部资源,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总的发展思想是:鼓励先富、带动后富、东西联合、共同富裕、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了明显的差异。总的趋势就是: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中部地区经济又了明显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比价缓慢。各地区经济差距呈拉大的趋势。以下通过对经济增长率、人均GDP的分析,围绕经济增长下的地区差异现状,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发展规律、区位资源、文化意识、思想观念、人力资源、国家政策等因素造成的地区差异的影响。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一)经济增长率GDP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通常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经济学中,常用GDP来衡量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所以,这里我们用中东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来比较各地的经济增长情况。如表1,东部GDP占全国比重明显高于中西部,几乎每年,东部GDP都比是中西部的总和还要多,且每年都占全国GDP的50%以上。2001年,中西部的总和仅占东部的59%;2004年,中部占全国GDP的32%,西部仅占9.6%;到2009年中西部占全国比重略有提高,但和东部相比,依然相差甚远。表1中东西部GDP占全国比重比较(单位%)年份19781986199019941998200120042009东部50.3151.0951.3855.7655.9962.7458.4057.90中部29.0629.1228.1825.7026.2520.1732.0023.64西部20.6319.7920.4418.5417.7617.099.6019.46(二)人均GDP从东西部的人均GDP来看,由表2得知,1980年,中、西部的人均GDP相当于东部的65%和53%,1990年,中、西部人均GDP分别占东部的60%和52%,到2005年,它们占东部的比例分别降到了30%和39%,一直出现下降趋势。充分显示了东部地区人均GDP和西部地区的差别。2009年,西部人均GDP占东部的49%,比2005年有所提升,近几年,西部地区GDP的比例有所上升,但与东部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表2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和相对比例的变化人均GDP(元/人)1980年1990年2000年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东部58922401133429613937991345422145437中部391133859828756711811315237015082西部3081156468711413215781920088921742中部/东部65%60%53%30%31%34%33%西部/东部53%52%41%39%42%44%49%二、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成因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加大,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经济发展在规律、区位资源差异,又有一些文化意识、思想观念的因素,还有人力资源和国家政策等因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东中西之间不断分化的现状。(一)历史因素我国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由来已久,自唐朝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就开始向东部转移,到了宋代,经济中心已经移到了东南地区。东南地区突起肥沃,水道交通便利对经济发展区位选择具有吸引力。19世纪40年代以后,我国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知道20世纪30年代,在抗日战争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近代工业才一度出现向西南移动的趋势。到新中国成立,还主要集中在东部的长三角、辽宁、天津、广州等沿海地区和中部武汉、太远等地。由此可见,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存在差异,对后来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二)经济发展的规律在经济生活中,如果某一地区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可靠,价格不高,那么这个地区就可以得到快速的发展,反之,只能缓慢的发展或者没有发展甚至衰退。这就是“优胜劣汰”。这一基本理论,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同样适用。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产生这么大的差距这个原因是其中之一。一些具有优势的地区,充分发挥自身的有利条件,并且把握好机会,就很快的在发展上领先于其他地区。而相对处于不利条件的地区则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我国市场化改革加快时期。改革开放以市场化为取向,其基本趋向是要素根据市场信号自由流动,以效率为目标,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东部沿海地区就是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上的优势,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当地经济;而中西部由于各种因素而缓慢发展。(三)区位资源的差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发展战略,使东部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临近港澳台、日本、韩国等地区和国家,这些地区成为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典型地区。中西部地区虽也开通了一些对外贸易口岸,但由于与我国西部接壤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无力带动我国西部边疆地区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地处太平洋西岸,该地区交通发达、城市密布、气候宜人。纵览世界地理,几乎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地区都集中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所形成的三角形地带及沿海与交通枢纽地区。其原因就是这些地区土地气候适应人类生存,地形平坦,河网密布,便于人们交往沟通,这些都是发展经济的所需要的条件,因此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就不足为奇了。中西部地区多丘陵和山地,地势较为陡峭,水资源缺乏,这些都是制约农耕经济发展的因素,由此,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缓慢。(四)文化意识、思想观念的差异中国受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统治,使得与自然经济相适宜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尤其在相对闭塞的中西部地区,人们普遍存在着进取不足而守成有余的特征。这种封闭式的观念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极不相称。受这样的观念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势必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无疑会使本已十分落后的地区雪上加霜。缺乏市场经济观念,陈旧的思维模式阻碍着经济的进步。在这种落后观念的支配下,投资环境得不到改善,优势得不到发挥,极大地影响了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的投人和使用效率,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因而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地位。(五)人力资源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及人口素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的特点,西部人口稀疏不利于区域生产规模的扩大,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人口从中西部迁移到东部沿海城市,为东部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人口即是生产力,也是巨大的消费者,人口迁移大大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而对于人口迁出的中西部来说,大量的人才流失,是的中西部经济缺乏活力。1995年,我国东中西地区受教育水平为6.86、6.01、5.05。虽然近几年的教育普遍得到提高,但是中西部的高科技人才相对于东部来说,比较奇缺。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人力资源的限制。(六)国家政策在经济很落后的时期,为了最大化的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中央政府选择外资外部收益较大的地区作为政策的优惠对象,改革开发初期,东部地区在经济、技术、人擦地等方面有相对的优势,外资在这些地区生产的收益高,从而实行了“东部优先”战略。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格局,已及对东部基础设施、金融的投资,使得东部利用有利的区位和政治优势,首先接受了海外的先进技术、大量的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地区经济差异不断拉大,加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以及区域内部的恶性竞争,东部地区的外资收益不断缩小,这是,中央适时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的一系列挑战,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如何缩小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一)从法律上为解决地区差异提供根本保障—个国家要想维持长久的繁荣昌盛,就不能允许长期存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而,要从长远的角度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有目的、有意识地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认识到地区差异的重要性后,就要从法律上为解决地区经济差异提供根本保障。制定相关法律,使这项长期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从根本上保证了解决地区经济差异,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一项长期、有组织、有目的、有步骤的长期行为。制定相关的法律为解决地区差异提供法律保障,使每一届政府都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采取措施,周而复始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二)政府加大政策倾斜和财政扶持首先,政府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根据东西部之间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和体制政策。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来对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政策空间,给它们相应的发展经济的自由度,使它们发挥出经济发展的潜力,推动本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中央政府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扶持,、加大对社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基础教育、人员培训、文化、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和缩小地区差距等方面的投入。从西部地区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制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产业政策,发展与之相关的有市场前景的高科技产业,使高新产业的开发与当地的资源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加大人才培养,推进科技教育的进步人力资本是地区发展的动力,应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本对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首先,教育是具有很强外部性的产业,政府应作为落后地区教育的主要举办者,应当为落后地区提供教育基础设施。其次,要提高地区的人力素质,重视教育的重要性。必须把教育看作是一种产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促进教育产业的发展。一是大力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二是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现代化市场经济意识。三是要推动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充分释放现有高等教育的潜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四)坚持地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追求以“物”为中心,实行“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重视“硬件”投资,忽视“软件”投资;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环境保护。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开发模式,从长期来看,不仅不能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距离而且还会拉大地区贫富差异和中西部地区的生态恶化程度,最终必然导致不公平和效率丧失。要保持区域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保持长期递增的同时,要深入探索发展稳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多种可行途径,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此外,还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逐步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格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循环经济,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产的产业发展。四、结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性质决定了各地区需要有一个协调关系,其差距不能无限拉大和过于悬殊,不允许出现“两极分化”,否则有悖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属性和要求。要充分认识地区经济差异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使沿海与内地的差距在发展中逐步趋向缩小。遵循效率与公平兼顾、循序渐进和跨越式发展相结合、市场牵引与政府作用相结合、制度创新与科技进步相结合、先富带动后富联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