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作品概述(一)时间:2012年12月17日总第16课时课题中国美术作品概述(一)教学内容雕塑艺术、石窟艺术教学领域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执教教师董春海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惑。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初步学会欣赏中国古代雕塑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感受形象人手在了解作品社会背景的前提下加深对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埋解从而提高欣赏能力。教学重点中国古代雕塑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特点。着重介绍秦始皇兵马桶、霍去病墓前雕塑、六朝陵墓雕塑、敦煌石窟、龙门石窟奉先寺等典型地域的代表性作品。教学难点中国古代雕塑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特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合作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一、导入新课。1、复习前课所学——展示作品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内容。2、课前思考——展示本节课所赏析的作品让学生思考分析其显示的精神生活世界以及体现的艺术审美特质。3、总结学生所答概述本节课所鉴赏的作品的特点和历史演变。1、独立思考问题。2、回答。温故知新。3二、讲授新课。畅所欲言、合作交流、全面提高。中国原始雕塑的萌芽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石器时代先民们在制作石器过程中融会进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其中“石之美者”的玉石更成为人们雕刻的主要材料。更引人注目的是陶塑艺术。陶器的使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人们在陶器制作中创造出无数精美的艺术品。夏代晚期和商周青铜成为雕刻艺术的主流中原地区的各种礼器以及四川等地的青铜立体雕塑都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秦汉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出现的第一高峰期秦始皇兵马俑、西汉的霍去病墓前石刻以及两汉的陶俑艺术并称为“秦汉雕塑之三绝”它们共同奠定了秦汉雕塑在中国和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布佛教造像渐渐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学生欣赏。学生评述。学习观察雕塑作品、石窟作品的细节,表达自己的感受。感受摄影雕塑、石窟的魅力。15主流。隋唐尤其是盛唐时期中国雕塑艺术达到了历史的颠峰。唐代佛教造像将宗教的神秘庄严与世俗的审美标准完美地统一起来菩萨像的塑造姿态优雅富有人情味。宋代的雕塑的题材更接近于民间的日常生活。元、明、清中国雕塑进一步衰落但民间的充满生活情趣的雕刻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佛教造像的传入和历史发展:1、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佛教神像的塑造大大促进了雕塑对人物的刻画为隋唐时代雕塑达到全盛奠定了基础。佛教起源于印度两汉之间传入中国。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带有明显的外来文化特征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人们将自己对佛教的理解以及传统的雕塑技艺越来越多地融入作品使佛教造像日益中国化。2、隋唐。隋代是一个过渡时期它的雕塑先继承南北朝时代北齐、北周的艺术风格。但渐渐地在石窟造像的人物造型上将南北朝时期的细腰秀颈、瘦臂纤手的文弱形象变得体魄雄健面部表情刻画细腻精致、技法圆润洗练隋代的金铜佛像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造型准确、衣饰华美空间关系的处理井然有序开创了唐代雕塑风格的先河。唐代的佛教造像数量庞大现存的遗迹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山西天龙山石窟、陕西彬县大佛寺、河北响堂山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山东云门山石窟、四川广元千佛崖、乐山摩崖石刻、云南剑川石窟等石窟和摩崖石刻都不乏杰出的作品。其中规模最大、艺术特点最明显者首推敦煌。唐代开凿的窟龛占全部敦煌石窟的半数。这些石窟中的佛教人物庄严而亲切、在焕发着理想世界圣光的同时又洋溢着现实人间的气息。唐代雕塑也是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完美结合既雄伟强壮、气魄宏大又柔丽流畅、细腻深沉佛的庄严、菩萨的妩媚、弟子的虔诚和力士金刚的勇猛均表现得淋漓尽致。雕塑技法完全成熟无论是雕还是塑均能运用自如立体造型与平面绘画的结合也天衣无缝。唐代雕塑的杰出成就还表现在唐三彩上。这种小型的、用于随葬的陶塑明器是一种低温烧制而成的陶器以黄、绿、褐、青、白等色彩为主明亮而华丽。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主要有女俑、乐舞俑、文吏俑、武士俑镇墓俑、胡人俑等动物则有骏马、骆驼以及想象中的镇墓兽等等题材十分丰富表现了唐代社会的众生像。唐三彩女俑丰腴、肥胖、脸面饱满、樱桃小口的造型以及女子骑马出行的形象反映了唐代追求健康美的艺术标准众多的胡人俑以及沙漠中行进骆驼和马则是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真实写照。3、宋元明清。宋朝以城市为中心的商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城市市民阶层日益壮大代表着这一新阶层的审美观念随之成为一种社会潮流使得艺术家的创作发生了变化民间工艺雕刻艺术如泥、面、糖等彩塑石、玉、牙、骨、竹等雕刻以及金工、陶雕和漆雕等技艺得到大力弘扬。佛教造像的神圣性和理想性减弱而世俗性、现实性则大为增强。雕塑艺术失去了汉唐以来的雄浑大气技巧上趋于程式化。宋代佛教造像更加接近生活富有人情味。如著名的太原晋祠圣母殿宫女像苏州洞庭东山紫金庵罗汉塑像等都有这种特色。元明清时期的藏传佛教成为佛教艺术的主要题材。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支系之一俗称“喇嘛教”主要在西藏地区形成和发展。藏传佛教艺术既继承了西藏本土的传统技法又受到中原地区和印度、尼泊尔等地艺术风格的影响。在佛像铸造中注重镶嵌工艺、鎏金工艺和透雕工艺的运用表现出强烈的装饰性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虽然存在着缺乏个性的程式化倾向但形体的外在表现力却十分强烈。宋元明清时期尽管雕塑艺术走下坡路但在工艺雕刻领域却取得了新的成就无论是作品的精美还是种类的繁多都超过前代。而在世俗题材的雕塑艺术方面也出现了新的气象开始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的主流。三、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上述在赏析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交流、提高。由于学生查阅过资料应该可以回答出一部分问题不完整或需要强调的部分教师应注意重点解析。在回答问题之前可以小组综合讨论拿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答案然后推荐一位同学回答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提出意见或不同看法。学生评述。20四、总评讲合总评讲解学生提出的疑难要求注意分1、倾听理解激5解。作训练。析作品中的每一细节分析作品产生的历史依据和演变过程。本节课主要赏析了我国古代雕塑、石窟的代表性作品,通过赏析的方式了解了各类作品所体现的中国古代雕塑作品的审美特质并通过自我归纳总结的方式来定义中国古代雕塑各时期的不同及特点也让同学们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程度。学习。2、交流、合作完成。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五、布置作业。(1)内容:结合具体图例概述我国古代雕塑、石窟的代表性作品。(2)要求:1、结合具体作品进行阐述。2、结合作品产生的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3、概述各个作品的产生过程和历史因素。搜集、整理能力训练。2板书设计中国美术作品概述(一)雕塑艺术石窟艺术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选择通过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例图的赏析引导调动学生的自我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在选择教学案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案例的选择要兼顾代表性和思想性。2、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案例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扩充和革新,其通过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