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物质运动的一般规律,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中等职业教育物理课程是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使学生将物理知识和相关专业有机结合,为其学习专业知识和后续发展做好必要的铺垫;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2.认识物理学在所学专业领域里的作用,能将相关的物理知识运用到所学专业,解释本专业学习与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现象;理解并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本规律,为学习专业理论奠定必要的基础。3.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了解物理对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二)能力目标1.认识物理学中实验的重要性,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科学探究对认识自然界的意义,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3.通过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猜想假设、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4.能有意识地将物理知识与所学专业结合,注意观察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尝试用物理原理加以解释,专业学习生产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尝试运用物理角度提出改进方法和措施。5.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科学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沟通协调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认识自然规律的过程,能领略自然界的神奇与美妙,发展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体验探索自然的艰辛与快乐。2.通过了解科学发展的曲折,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3.通过科学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具有主动合作的精神,认识团队精神在学习生产中的重要作用。4.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外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尤其是本专业领域内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使学生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构成。1.基础模块是本课程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主要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角度选择相关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教学课时数为48学时。2.职业模块是从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角度限定相关专业选修的内容,主要涉及对物理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分为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三大类,教学课时数为16~26学时。该模块是使学生在学习基础模块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和行业的需求,有重点、有选择地进一步学习相关物理知识,培养相关技能。比如机械建筑类专业对力学知识有较高要求,而电工电子类专业需要必要的电磁学知识,化工农医类专业需要掌握液体和气体的相关知识等,这些和不同专业有关的物理知识,我们都将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关专业课的需求层次,编写在职业模块中。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或相近类别模块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安排教学。在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中,均设置了一些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体现物理课程贴近生活、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的理念。四、参考学时基础模块必修48学时,选修4学时;职业模块16—26学时。五、课程学分基础模块3学分,职业模块1—2学分。六、课程内容和要求1.基础模块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序号单元内容教学内容与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运动的描述1.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2.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3.理解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速率和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标量和矢量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1.多媒体学习质点概念模型;2.利用脉搏和步长,估测走路的平均速度;3.学读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4.会看《旅客列车时刻表》。12匀变速直线运动1.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计算;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能进行简单计算,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3.能用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图像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选学);4.了解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寻找生活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2.观察生活中的自由落体运动;3.测测自己的反应时间;4.调查高空坠物的事例和所致严重伤害的原因。2(1)3学生实验一:长度的测量1.学习使用游标卡尺进行长度的测量;2.学习处理数据的方法,能用有效数字表示测量结果;3.演示实验:简单介绍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功能,学习使用螺旋测微器(选做)。1.分组、个人用游标卡尺进行长度的测量;2.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1(1)4学生实验二:测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1.学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2.学习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选做)。1.分组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2.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1第二单元运动和力序号单元内容教学内容与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重力弹力摩擦力1.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方向;2.了解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了解胡克定律;3.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会判断简单情况下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并能用公式简单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1.互联网搜集牛顿“苹果落地”的传说;2.调查生产、生活中所用弹簧的形状及使用目的(如获得弹力或减缓振动等);3.调查生产、生活中利用静摩擦力的事例和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4.探究弹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22物体受力分析了解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能结合物体运动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情况。1.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出受力分析并画出示意图;2.熟悉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13力的合成与分解1.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2.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能进行简单计算;3.演示实验:合力和分力;两个共点力的合成。1.能找出生产、生活中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例;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24牛顿运动定律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质量是物体的惯性大小的量度,并能解释一些惯性现象;2.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理解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量和基本单位,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简单计算;3.理解牛顿第三定律;4.演示实验: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5.学习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物理规律。1.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动手制作惯性小模型;2.说出牛顿运动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3.用弹簧测力计自己实验得出牛顿第三定律;4.认真观察在体重计上下蹲、起立、静止时体重计示数的变化,并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原因。3第三单元机械能序号单元内容教学内容与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功功率1.理解功,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1.调查生活中的省力机械,探究机械是否省功;2.观察车辆行驶时加速行驶、减速上坡等情况功率速度及受力的关系。22动能动能定理1.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2.演示实验:动能与物体质量、速度的关系。通过查找资料,收集汽车刹车距离与车速关系的数据,尝试用动能定理进行解释。23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1.了解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知道机械能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能进行简单计算,并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3.演示实验: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高度的关系;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1.观察生活中的翻滚过山车以及荡秋千等实例;。2.自己动手制作机械能守恒小玩具,比比谁做得好。2第四单元热现象及应用序号单元内容教学内容与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分子动理论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2.了解温度、气体的压强、热力学能等概念;3.知道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温度、气体的压强的测量方法;4.了解改变热力学能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1.同时把墨水滴到热水和冷水中,观察扩散的快慢;2.解释“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酒香不怕巷子深”等生活问题;3.反复弯折一根细金属条,感受弯折处的温度变化。22能量守恒定律1.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2.了解自然界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知道能量守恒是自然界中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并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问题;3.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1.利用网络收集资料,讨论能源的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酸雨”、“雾霾”等,探讨应采取的对策;2.收集资料,讨论永动机为什么不能实现;3.调查当地主要能源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查阅新能源的开发。2序号单元内容教学内容与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3学生实验三:气体的压强1.学习气体压强的测量方法;2.用U形管和大气压强计测量容器中气体的压强(选做)。1.查阅汽车轮胎的合适气压范围;2.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1)第五单元直流电路序号单元内容教学内容与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学生实验四: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知道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2.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会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电路中的电流、电压;4.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1.根据初中知识设计并绘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图;2.设计实验,验证欧姆定律;3.用电压表测手机电池的电压;4.设计合理的表格,记录实验数据,并用数学知识加以分析;5.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12电阻定律1.理解电阻定律,知道金属导线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2.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了解超导现象。1.收集有关半导体、超导体的资料并交流;2.收集电磁炉、电水壶、草坪灯、验钞机等资料,了解热电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原理。13电功电功率1.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会估算常用电器的电功率;2.理解焦耳定律,能运用电功、电功率的公式和焦耳定律进行简单计算。1.根据常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估算其耗电量;2.用家用电能表查看家用电器的耗能情况;3.收集新型电热器的资料,了解其发热原理。24全电路欧姆定律1.了解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概念,掌握全电路欧姆定律,并能进行计算;2.知道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3.演示实验:全电路欧姆定律。1.观察汽车发动机启动时,车灯亮度的变化情况;2.解释用电负荷增加时,电灯变暗的原因;3.比较市售各种电池充电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和适用范围;4.了解学生的废电池的处理方法,与学生会联系,建立废电池回收站。2序号单元内容教学内容与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5安全用电1.了解人体触电的类型,知道触电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2.了解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能正确选择防范和扑救措施;3.了解用电安全的基本常识,知道电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学会保护人身与设备安全,防止发生事故的基本方法,了解触电急救方法。1.通过多媒体学习安全用电常识;2.调查宿舍、教室和家中有哪些安全用电隐患;3.以小组为单位模拟触电急救演练;4.讨论如何正确使用试电笔。16学生实验五:多用电表的使用1.学习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能独立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直流电流、直流电压,在教师指导下测量交流电压。1.分组、个人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电压和电流;2.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17学生实验六: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设计性实验)1.利用所学知识和现有实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