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影像学题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名词解释龋病:牙齿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其硬组织出现无机物脱矿有机物破坏的一种疾病牙内吸收:是由于牙髓受到不良刺激后,牙髓组织发生肉芽性变,其内产生破骨细胞而引起髓腔内牙本质吸收。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是由放射线照射导致的、不能愈合的、细胞缺氧性损伤,而非受照射骨的真性骨髓炎含牙囊肿:又名滤泡囊肿,属于颌骨发育性牙源性囊肿,是牙胚胎期在釉上皮和牙冠之间或缩余釉上皮之间出现液体积聚所致,包围着一个未萌出的牙冠且附着于该牙颈部面裂囊肿:面裂囊肿是由胚胎期面突融合线内残余上皮发展而来,包括鼻腭管、正中囊肿、球上颌囊肿Albright综合征:多骨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合并皮肤淡咖啡样色素沉着及内分泌疾病(特别是女孩性早熟)。关节强直:指由于疾病、损伤或外科手术导致的关节固定和运动丧失椒盐症:颈动脉体瘤MRI检查,因病变内丰富的血管留空所致特征性的椒盐症二、问答题1、皮样和表皮样囊肿区别:答:皮样囊肿囊壁较厚,内含皮肤及其附件,好发于口底与颏下中线区,内容物为液态脂类,T1WI及T2WI高信号;表皮样囊肿不含皮肤附件,好发于眼脸、鼻和耳下区,内容物为胆固醇结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2、成釉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答:临床表现: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多见于20~39岁,下颌磨牙和升支区。生长缓慢,早期无症状,病变发展可使颌骨向唇颊侧膨隆,面部不对称;可致密质骨受压变薄,扪之有乒乓感;侵犯牙槽骨可致牙松动、移位和脱落。X线:①颌骨膨胀,以向唇颊侧为主;②牙根可呈锯齿状吸收;③肿瘤侵入牙槽侧可致两牙根之间牙槽骨浸润及硬骨板消失;④肿瘤边缘可有部分增生硬化;⑤肿瘤区牙可被推移位或脱落消失;⑥瘤内罕见钙化;⑦瘤内可含牙1)多房型:多见。分房大小不等成群排列相互重叠,房隔密度较高,可以是锐利光滑的高密度骨嵴,也可以是密度略淡的纤维条隔;整个病变边缘清晰,多为密度增高的白线包绕,继发感染时白线可模糊;可向唇颊侧膨胀使颌骨不对称,密质骨受压表现为薄纸样白线;瘤内可含牙,牙根可呈锯齿状或截断状吸收;肿瘤可向两牙根间的牙槽骨内生长致牙槽骨吸收,牙根推压移位。2)单房型:少见。X线示一个单房低密度影,多呈分叶状,有切迹,可含牙,牙根锯齿状吸收。3)蜂窝型:分房大小相近,房隔厚而粗糙不规则,肿瘤边缘清晰,常与单房多房型同时存在。4)局部恶性征型:颌骨无膨胀,骨小梁和密质骨溶解消失,颌骨外形轮廓也消失,以肿瘤内或边缘残留的不全房隔与恶性肿瘤鉴别。3、骨瘤、巨细胞瘤和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影像学特点答:①骨瘤松质型骨瘤的X线以圆形或半圆形骨性突起为特征,基底较宽,边缘光滑,密质型骨瘤多表现为团高密度,可突出于骨表面,边缘光滑,呈分叶状改变②巨细胞瘤颌内多呈蜂窝或皂泡状低密度骨破坏表现,瘤内骨隔粗细不一,密质骨可膨胀变薄,并可穿破密质骨突入软组织③颌骨中心性血管瘤X平片骨小梁减少或消失,表现为不规则的单房或多房低密度区。3、颌骨骨肉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多见于10~30岁成年男性,下颌多见。影像学表现:1)骨质结构改变:成骨区骨小梁增生变粗,骨髓腔变窄、阻塞,溶骨区骨小梁破坏吸收、排列紊乱,骨髓腔扩大。可有牙周膜间隙增宽,牙槽骨破坏吸收,甚至出现“牙浮立”征象。随病变发展,骨质破坏加重,颌骨内出现虫蚀状边缘的低密度区,在较大的溶骨破坏区可见部分稀疏不规则的骨小梁残留,与正常骨质分界不清;肿瘤进一步生长可沿密质骨内外面侵蚀破坏,密质骨呈凹凸不平改变,重者呈隧道样改变,直至完全中断或消失。2)瘤骨形成:是成骨骨肉瘤的重要标志之一。肿瘤中心区或颌骨周围的软组织区可见斑片状瘤骨,同时可见由肿瘤中心向外伸展,呈斑片状或日光放射状高密度影。3)骨膜反应:常为层状或袖口状,后者指增长特别迅速的骨膜反应,被肿瘤突破并遭到破坏,残端投影呈袖口状,又称Codman三角或骨膜三角。4)软组织肿块形成:X线示软组织弥漫性肿大,肿块一般占据颌面部间隙,与周围肌肉分界不清。4、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答:临床表现:多儿童期发病,男性多,表现为腮腺反复肿胀不适。影像学表现:轻度扩张不等;分支导管尚未发育成熟,显示稀少;末梢导管扩张呈点状、球状,少数甚至呈腔状。舍格伦综合征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多无幼年发病史,常有口、眼干燥或其他自身免疫病表现可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鉴别5、舍格伦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答:临床表现: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口干眼干唾液腺肿大。唾液腺造影:1)腺体形态正常,排空功能迟缓。2)唾液腺末梢导管扩张,依次为点状、球状、腔状扩张,晚期周围导管及腺泡被破坏,不能显示;主导管可呈腊肠样改变,或边缘不整齐,局部增宽呈羽毛状、花边状、葱皮状。3)向心性萎缩:仅有某些主导管或叶间导管显影,周围腺体不显示。4)肿瘤样改变:腺泡充盈缺损,周围分支导管可有移位。6、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影像学表现1)关节间隙改变2)髁突运动度的变化3)两侧关节形态发育不对称4)骨质改变:髁突硬化,可表现为髁状突前斜面骨质不规则增厚、密度增高,亦可表现为髁状突松质骨内散在的、斑点状致密、硬化;髁突前斜面模糊不清,表现为密质骨致密影像消失,边缘模糊、粗糙;髁突小凹陷缺损,多发生于前斜面,但亦可发生于髁状突横嵴处及后斜面,表现为骨质小的凹陷缺损,周围骨质密度往往减低;髁突前斜面广泛破坏,表现为前斜面密质骨边缘消失,表面不整齐,有较广泛的骨质侵蚀及破坏;髁突囊性变,多表现为髁状突密质骨板下有较大的低密度影像,周围有硬化边缘;髁突骨质增生,可表现为髁状突边缘唇样增生,多发生于前斜面,亦可形成较大的骨赘;髁突磨平、变短小,表现为髁状突横嵴及前斜面磨平、成角,有的患者髁状突明显变短小;关节结节关节窝硬化,可表现为关节结节及关节窝密质骨板增厚、松质骨密度增高。有的患者关节窝可变浅平宽大。5)关节盘及其他软组织的改变7.颞下颌关节强直的表现:1)纤维性强直:关节骨性结构有不同程度破坏,形态不规则,关节间隙模糊不清且密度增高,喙突伸长等;2)骨性强直:关节正常骨结构形态完全消失,髁突与关节窝融合成一个致密骨性团块,病变广泛者可累及乙状切迹、喙突和颧弓,而于下颌升支侧斜位片上显示为T形骨性融合。名解:1、牙颈部Buruout征:有时X片上牙颈部近中或远中因投照技术问题造成低密度影像,位于釉质和牙槽嵴顶之间,称为牙颈部Buruout征(cervicalburnout)为正常影像。2、牙浮立征:病变引起骨质结构改变,累及牙支持组织时可导致牙周膜增宽和牙槽骨吸收,出现“牙浮立”征象。3、线状骨膜反应: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时,当骨内的脓液穿破密质骨至骨膜下则将骨膜掀起,并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而出现骨膜性新生骨,故X片上可见密质骨外有密度高的线条状影像,即线状骨膜反应。4、毛玻璃样变:见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变区域密度高于正常且均匀一致,呈毛玻璃样。5、远距平行投照技术:胶片与被查牙的长轴平行放置,X线同时垂直于被查牙的长轴和胶片,并增加焦点胶片距而投照。6、根尖片分角线投照技术:垂直角度:X线中心线和被查牙的长轴与胶片间夹角的分角线垂直水平角度:X线的射入方向与被查牙的邻面平行7、点扩征: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或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晚期,涎腺造影可见末梢导管扩张呈点状、球状甚至腔状,即点扩征。8、管壁外渗征:见于舍格伦综合征,由于导管上皮完整性丧失、管周结缔组织变性断裂,造影剂注入的压力使造影剂外渗而出现主导管边缘呈羽毛状、花边状或葱皮样改变。9、线束征、抱球征ballinhandappearance涎腺良性肿瘤时,主导管受压移位、拉长或屈曲;分支导管移位包绕肿瘤可呈抱球状,或被肿瘤挤压至一侧呈密集的线束状。10、上下腔穿通:单纯将造影剂注入上腔或下腔,可见上下腔均有造影剂充盈,中间隔着低密度的关节盘影,为关节盘穿孔的表现。11、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颌骨多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分叉肋或颈肋、脑镰钙化、蝶鞍韧带钙化、脊柱弯曲或椎体与附件畸形、皮肤基底细胞痣或癌简答:1、盘前移位许勒位影像表现1)可复性盘前移位闭口:前间隙增宽,盘后带之后缘位于髁状突横嵴前方开口:盘髁关系正常,髁突横嵴正对中间带,前上隐窝几乎消失,后上隐窝充盈扩大2)不可复性盘前移位闭口:同上,但前间隙更宽,关节盘向前移位征更明显开口:髁突运动受限。盘影变形,前上隐窝造影剂潴留,后上隐窝不增大。(前移位的关节盘不能复位并受挤而变形)3、放射性骨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颌骨1、早期骨质弥漫性疏松;2、进而呈不规则斑点状或虫蚀状破坏,病变边界多不清楚;3、可见大小不一死骨形成;4、骨膜反应少见。牙及牙周放射性龋多见,好发于牙颈部鉴别诊断:1、恶性肿瘤复发:骨质破坏迅速、广泛,临床可触及肿块。2、牙源性骨髓炎:结合病史,有否放疗史。3、LeFortⅢ型骨折:骨折线横过鼻背、眶部、经颧骨上方达翼突。骨折波及上颌窦,表现为窦腔密度增高,坐位或立位投照,可见窦腔液平面;腭骨骨折在上颌咬牙合片示横或纵形骨折线。6、阴性涎石主要检查方法和影像表现阴性结石X线征(造影显示)①造影剂突然终止,断端呈弧形或分叉状,后段完全不显影。②导管区充盈缺损伴局部或远端膨大。(①、②可以确诊)③圆或卵圆形的较小充盈缺损。(需与气泡鉴别)7、牙源性腺样瘤的影像学表现。1)临床病理特点:好发于青少年女性,上颌单尖牙区多见;局部恒牙缺如,乳牙滞留;肿瘤较小,囊性或实性,包膜完整;囊壁厚,内有点状钙化;囊性病变常含单尖牙。2)X线特点:单房性X线透光影,尖牙区多见,膨胀轻;内含未萌牙,并有许多粟粒状钙化小点。9、牙源性上颌窦炎该做哪些影像检查及可能影像表现检查方法:华特氏位片、根尖片影像学表现:1)根尖片:病源牙根尖周骨质破坏,牙周膜及骨硬板影消失,窦内断根存留,牙槽窝与窦底相通;2)华特位:上颌窦密度弥漫性增高,呈均匀模糊影像,窦壁骨质无破坏,若有窦内积液,坐位投照可见液平面。鉴别诊断:1、鼻源性上颌窦炎2、上颌窦恶性肿物10、骨性纤维瘤的影像表现1)病理临床特点:中青年与女性常见,下颌好发;生长慢,常无自觉症状;后期可出现面颌膨胀畸形、牙移位、咬合紊乱;瘤内含异常骨组织或牙骨质小体;包膜完整,边界清,术后不复发。2)X线特点:病灶区边界清楚,常位于下颌前磨牙区和磨牙区;高低密度混合影像多见,即密度偏低的影像中有斑片状、颗粒状密度高的影像,或粗细不均的骨隔;低密度透射区——肿瘤内纤维成分,高密度阻射区——病变矿化成分;皮质骨膨胀变薄,一般不断裂;下颌-邻牙与下颌管移位;上颌-可占据全上颌窦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表现:1)病理临床特点:正常骨小梁被成熟的纤维组织和不成熟的编织骨所取代的一种骨病变;青少年多见,成年后大多停止发展;颜面膨胀畸形、牙齿松动移位;可多发,分单骨性和多骨性;可合并感染,且可反复发作;2)X线特点:上颌多于下颌,多为单侧受累,可累及邻近颌面骨,颧骨、蝶骨多见;边界不清,逐渐移形至周围正常骨;沿颌骨外形膨大;局限于颌骨内,病变区颌骨密质骨边缘完整;病变区牙周骨硬板模糊或消失,但牙周膜间隙一般均仍存在;下颌管向上和外侧移位。分型:1.囊样密度减低改变:圆或卵圆形的密度减低区,有或无硬化缘,可呈多房或出现骨化与钙化条索;2.密度增高性改变:均匀一致的密度增高影像,毛玻璃型、“橘皮样”型、硬化型可成颗粒样表现;3.密度增高与减低病变并存:最多见;11、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X线检查方法和影像学表现检查方法:侧位体层、许勒位、髁突经咽侧位可复性盘前移位闭口:前间隙增宽,盘后带之后缘位于髁状突横嵴前方开口:盘髁关系正常,髁突横嵴正对中间带前上隐窝几乎消失,后上隐窝充盈扩大12、在上颌窦癌的检查中CT相比X线有哪些优势1)直接显示病变的内部结构细节;2)横轴和冠状面可清晰显示上颌窦各壁破坏情况;3)直接显示病变对邻近组织的侵犯,如向内侵犯鼻腔,向外后侵犯颞下间隙、翼鄂间隙、蝶骨翼突内外板,向上侵犯眼眶和颅底,向下侵犯口腔,向前累及眶下间隙13、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14、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的鉴别诊断骨髓炎:密质骨外骨膜成骨致骨膨隆,表现为密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