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面具设计制作一、教材分析1、编辑指导思想:(1)本课的设置,改变以往课程中只侧重于面具的制作技术,而忽视对美术文化的学习的做法,引导学生关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面具的由来、演变和不断变化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理解,以及出于这种理解对面具产生的不同情感、态度和审美习惯。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材料特点,面具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的常用于法。了解画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面具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广泛的文化情境小认识美术”。面具作为一种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最初对妖魔鬼怪的驱赶、对图腾的崇拜。到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对美如:牛活的向往,面具寄托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并以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流传于民间。现在面具已不仅仅用于祭祀,而是成为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人们除山迎新、欢歌劲舞、交流情感时不可缺少的装饰。利用当地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将造型技法。如纸浮雕等技法等,运用到面具的制作巾。面具主要分为平面和立体两大类:平面面具泛指采用平面材料。经过剪、贴、画等技法制作完成的面具。立体面只是指采刚各种适合制作的材料、经过剪、折、贴、逢、穿编、彩绘或雕刻等于法制作而成的面具。(2)学生可结合校园活动的不同主题没汁面具。头戴面具进行表演、联欢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创作带来的快乐,通过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3)版面介绍,版面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面具知识介绍、面具欣赏、学生作业选登、学生头戴面具的效果和面具的制作过程等。在面具欣赏部分,展示了来自不同地区的、代表不同艺术风格的面具作品。这些面具采用不同的材质,表现出当地的风俗与审美取向。其中,“科特迪瓦面具”的材料为木头,雕刻后保留了木头的本色,长圆形与周围的几何形组成简洁的造型,几何形中的螺旋状线与横线增强了疏密节奏。面具的造型突出外形的起伏,强调整体的力度。而“瓦努阿图面具”用麻制成。粗糙的麻自然悬垂、拧卷、缠绕,产生出独特的肌理效果。在两件藏戏面具中,“藏戏中蓝面具”是其中的一件。蓝面具藏戏是藏戏八个剧种之一。这件画具在藏语中叫“温巴”(即猎人),面具的材质是在皮革上裱深蓝底花缎。轮廓造型及眼、眉、鼻、嘴等均由吉祥图案构成,脸上还装饰着贝壳、玛瑙和绿松石,下巴和两腮装饰有猝子毛或山羊毛做成的白胡子,额头正中饰有金色的太阳和月牙,两耳垂有流苏,象征吉祥之意。整个面具制作精美,光彩夺日。另一件“藏戏面具大赤嘎”为木雕彩绘制成。造型方正,怒日圆睁。龇牙咧嘴,一副气势汹汹的架式;红、黄、蓝、绿等高纯度颜色平涂的面颊、额头与黑色勾画的眉、眼、鼻,形成色彩强烈,形象鲜明的效果、在“威尼斯狂欢节面具”的图中可以看到,人们头带面具参加狂欢节变成厂另外一种形象,说明面具作为道具在节日、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在学牛作业部分选取了几件不同的面具造型。有的采用拟人化手法。将面具没计·成萝卜造型,眼镜和围巾的设计尤其巧妙地突出厂构思,显得情趣盎然。有的与民间戏曲的脸谱勾画相结合、使面具的外形变化更加丰富。无论采用哪些手法,其共同点都是活泼、风趣,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这些面具利用材料在色彩、肌理等方面的特点,如硬纸做主要部分,软纸(皱纹纸等)做装饰,麻绳做头发,金银纸做点缀等。还注意了材料之间的相互补充,形成色彩鲜明、形象夸张的面具造型。教材分步骤介绍了面具的制作过程:一张平面的纸,在头顶、下巴等部分刻开,再挤压、粘贴后,使面具成为有凹凸变化的立体面具,在此基础上再添加装饰,彩绘纹样,制作完成。2、教学内容与目标:(1)教学目标:·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通过对面具文化的学习,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了解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文化、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了解面具在表现人物外形特征和性格特征上常用的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技法,设计制作出乎面或立体的面具。在与学生合作完成作业时,锻炼协作能力,培养互助精神。·通过为艺术节举办面具表演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学生亲身体验面具带给自己的乐趣,感受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认识面具艺术对环境、对气氛所起到的烘托作用。教学内容:教师引导:a、介绍面具知识、面具的历史、面具的种类、面具的材料。重点介绍面具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引导学生查找面具资料。b、指导学生巧妙利用当地的可制作面具的材料,根据材料的特性,设计制作出有个性、有新意的面具。c、组织面具表演。学生活动:a、搜集面具的资料(图片、实物、文字介绍等)。与同学交流自己对面具文化的了解。b、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学习面具的设计方法。c、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为艺术节(其他学科课本、文学作品、影视剧)设计制作有创意的面具。在设计制作面具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d、进行面具表演,评选有创意的面具。(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对材料的理解(材料的色彩、肌理、材质特点)和对材料的综合利用。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3)学习材料:面具作业的呈现效果包括平面的和立体的两大类。平面效果的面具即在较硬的材料上着色、粘贴装饰图案完成。学习材料包括:硬纸板、泡沫板、吹塑板、及时贴、水粉色、刻刀等。立体效果的面具一种是用纸等材料经过剪、刻、卷等方法,制作成有凹凸起伏的面具;另一种是在立体的材料上进行再加工,如在木瓜瓢,(葫芦瓢)上彩绘等。立体面具的学习材料包括:纸(板纸,皱纹纸,彩色纸)、葫芦瓢、(木瓜瓢)及时贴、麻绳、毛线、羽毛等。提倡充分利用本地易找的、有特色的材料进行制作。二、教学设计参考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课例一:(探究式学习)课前教师布置:要求同学查找有关面具的信息。A、找一副面具的照片或面具的实物。B、有关面具的文字介绍。(可通过网上查询,图书资料查找,询问家人等方式)主要教学活动:1、学生谈自己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渠道。让学生将面具按年代的远近、面具的产地等,分别展示自己带来的面具。这样就将面具分为了几大类。2、根据学生准备的情况,请学生在班上介绍自己收集的面具及相关知识(年代、材料、造型特点等),并向其他同学提出问题,由同学回答。3、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古今面具的功能一样吗?为什么说面具是一种文化?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面具?设计艺术节戴的面具应有什么要求?经过讨论,大家对面具的功能、制作要求都有了基本了解和认识,为设计与制作打下了基础。(学生制作略)本课例强调:学生探究式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提问、启发,使学生学会主动地学习知识。教师的作用是让学生学会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和将本课的知识引向更深的文化层次。这样,学生会对学习的内容记忆深刻。课例二:(合作式学习)(欣赏面具作品,了解面具知识略)教师布置:以小组的形式A、选择一部影视片或语文、英语课文(如哈里波特、西游记等)设计一组面具,头戴面具表演一段影片的对白。强调分工协作(收集形象资料、画草图、准备材料、制作、排练)。B、讨论并写出面具设计的评价标准,全班在综合各个小组写的评价标准以后,制定出面具表演的评价标准。演出时,有学生组成评价组对每个组的表演进行评判。本课强调:1、设计与应用结合,美术与其他学科结合。学生讨论确定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根据对人物的理解,设计出能够表现和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夸张的面具造型。2、以小组的形式学习。学生要为寻找形象去上网、找图片等分工协作,调动每个人积极性的同时,锻炼协作能力,培养互助精神。3、学生讨论制定评价标准,而不是由教师规定要求,学生会对面具的设计制作的要求理解得更好,做起来更加精心。三、教学评价评价点评价方式l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对面具文化的学习、对作品的欣赏?如认识面具的由来,认识我国面具的主要种类,分辩出我国面具与非洲面具在造型等方面的区别。通过参加讨论、查找资料,学会从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形式的设置,选择评价方式:A、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后选一个代表回答教师布置的有关面具方面的问题。B、在观看面具作品后,学生谈自己对面具的认识和感受。C、课前教师布置查找面具方面的资料,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面具知识。2学生是否能初步了解面具在材质、色彩、肌理等方面的特点?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设计风格?用语言表达出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面具的设计特点和设计风格。能够认识材料、色彩在面具设计中起到的重要作用。3学生能否认识到面具艺术对环境、对气氛所起的烘托作用?观看在节日等活动中人们头戴民间面具的场面的图片或录像,使学生了解现代面具在社会、生活和一些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对于完成为艺术节设计面具的作业,起到开阔眼界、明确设计要求的目的。4学生是否能设计出有个性、有创意的面具?大胆创新,造型独特。A是否能运用剪、刻、学生画出设计稿,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为艺术节(可选择其它学科课本、粘贴、彩绘等方法,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作业完整,粘贴结实,易于配带。B是否能选择当地易找的材料,对材料的加工方法得当,并能对各种材料进行综合利用?C能否在面具创作中,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并注意效果强烈,色彩搭配合理?D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文学作品、影视剧的人物形象、卡通形象、动植物形象、抽象形象等)设计、制作面具。5学生能否以口头和文字的方式描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说明选用工具、材料的理由?是否能投入对作品的评价,并对自己和同学的作业进行评价?通过全班展示面具,进行面具表演等形式,对学生设计制作的面具进行评价。学生自己谈面具的创意,尤其是在对材料的综合利用方面的做法,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同学之间的评价。四、相关资料面具知识: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晶,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亚洲、非洲、美洲等几乎所有地区的原始艺术中,都可以找到面具。这些面具展示出原始艺术的想像力和精湛的技艺。(一)我国的面具艺术1、面具的由来与演变在远古时代,人们认为疾病、瘟疫和死亡是厉鬼在人体内兴妖作怪,于是就戴上可怖的面具,跳着激烈的舞蹈,向妖魔鬼怪发起反击,以达到驱鬼逐疫的目的。他们认为鬼怪的样子是丑陋的,可怖、凶狠的,于是就将面具制作得比鬼怪更凶残、更狰狞,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威吓阻退鬼怪的作用。戴着面具的驱鬼逐疫的神被称为方相氏。方相氏驱鬼时,往往嘴里发出“傩”(nu6)、“傩”的声音,因此,这种仪式被称为“傩”。而且,至今在一些偏远地区的送葬队伍中还能看到。从《续汉书·礼仪制》中可以了解到,西汉时傩仪开始从祭祀向娱乐转化。除夕夜,大内禁中,一百多个贵族子弟人人头戴黄金四目的面具,身蒙熊皮,赤裙黑衣,右手持戈,左手扬盾,个个威风凛凛。这时皇帝来到前殿,只听得“童子们等候在此,请开始逐疫”一声令下,中黄门(宦官)开始领唱,大家齐声应和。在一片“傩”、“傩”声中,方相氏率领这一百多人的驱鬼队伍,向厉鬼发动猛烈的攻击,最后手持火炬把疫鬼赶出端门,宫外的骑兵高举火把充作接应,在极其热烈、沸腾而神秘的气氛中一直到把火炬投入洛水中,证明已把疫鬼葬于九泉之下。这当中既有中黄门和童子的唱和,也有一百多人随方相氏的群舞,驱鬼逐疫的人们装扮绚丽,阵势十分壮观。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在很早以前,面具、“傩”与歌舞就已经结合在一起了。根据《北齐书》对兰陵王故事的记载,以及唐《乐府杂录》对这个故事成戏的记载,兰陵王因貌美需要借助于面具遮挡自己的面孔,恐吓敌人,百战百胜。军队为之歌唱欢呼。公元?00年,武则天在宫中大摆宴席,唐明皇的弟弟五岁的歧王,客串了《兰陵王》这一出大戏。歌颂这位带着面具打仗的英雄,说明面具与戏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们用美好的语言、歌词和戏曲来歌颂英雄和他们的所作所为。这样,面具已不光是一种信仰,同时也是力量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兰陵王》故事的流传,至今很多地区的人们仍在重大节日或劳动之余头戴面具驱邪逐鬼,欢庆胜利。从宋代起,面具向着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