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二)-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题学前儿童社会性烦人发展(一)教学目标素质目标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知识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性、儿童社会性的概念及意义。技能目标能够掌握儿童社会性研究的方法并灵活运用。教学重点社会性的定义教学难点社会性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课型新授课教学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适用班级14级学前教育大专1、2、3、4班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的教材及文具的携带情况2、课前点名二、学习手指游戏:《小青蛙》三、导入:复习,以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授新课一、概念的界定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就已经开始,而我国则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一)社会性概念东西方学者对社会性概念界定的差异:西方:伯根(1976)认为儿童的社会性是由其稳定的内部结构和通过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那些特性。——不注重下准确的定义,而侧重研究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幼儿社会性发展心理结构包括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社会认知、自我意识、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六大系统。我国:1.广义与狭义说(陈会昌)2.先天与后天合成说(傅安球,1953)3.杨丽珠、吴文菊从发展心理学和幼儿教育角度看,认为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社会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性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幼儿心理特性。定义:社会性是指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认识,如果通俗的理解就是如何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行为总和。(教材)(二)社会性与社会化二者的关系谈到社会性必然涉及到社会化的问题。社会化是指人的社会行为模塑过程,是从生物实体成长为社会实体的过程,儿童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认识。可见社会化是社会性形成的过程,而社会性是指社会化这一过程的内容与结果。所以,社会性与社会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的。(三)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始于20世纪初,起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因为人们对儿童本身的兴趣使然;一个是对发展的关注,对发展的性质、过程及结果感兴趣。二、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首先,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开展充实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对儿童的认识更为全面。其次,从人文视角来看,研究儿童的社会性使我们承认对儿童的认识更为人性化,将儿童视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个体,而不仅仅是智慧发展和知识的容纳器。第三,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童年期的经验可能对人的一生都存在影响,是成年期某些心理疾病和障碍的“始作俑者”。最后,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为深入认识儿童心理学理论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论据。总结:(自结,学生口头总结本节课的过程和学习收获)1、先找位同学起立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哪些;2、师生共同总结。3、板书设计一、导入:旧知引新知二、社会性的定义三、社会性与社会化的关系四、社会性对学前儿童的意义三、小结(学生自结)作业布置课后题辅导计划建议有问题的学生课间来找老师答疑,或者课下整理好自己的问题,我会在晚自习时去教室答疑。大多数学生存在疑问读音部分,留到下节课大家一起讨论。教学后记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