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清朝(公元前221年——1912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第2课秦王扫六合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雄图发英断,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六王毕,四海一”秦王消灭六国,结束割据,那么,他是否就一劳永逸安于现状呢?1、秦灭六国(前230年——公元前221年)问题:(1)、灭六国,结束分裂;(前230年——前221年)(2)、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3)、南征百越,修灵渠,统一岭南地区。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2、秦统一的意义:1、秦的统一过程(4)、修“五尺道”收复西南夷地。北抵长城一带西到陇西东到东海南到南海人口达2000万想一想:面对如此广阔的疆域,秦始皇该如何来统治他强大的帝国呢?中央集权制想一想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皇帝制度的建立2.中央官制的建立3.地方官制的建立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反映了秦朝时期皇帝制度有何特点?材料分析:1、皇帝制度的确立:皇权至高无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核心特征“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帝独尊: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皇帝三公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九卿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⑴三公的职责是什么?⑵秦朝中央的三公九卿制有何特点?秦朝中央的三公九卿制有何特点?认识:三公九卿制是对世卿世禄制度的否定。①皇帝任命、不得世袭,皇权至高无上;②分权而设、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效率较高;③丞相位高权重;④是一种新的官僚体制。3、推行朝议制度内容: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是皇帝裁决的依据。评价:①君主专制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②秦始皇晚年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朝议遭到破坏。阅读《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录秦统一六国后群臣进行的一场宫廷辩论: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①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在秦朝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他采取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影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为后世行政区划奠定基础。②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他采取“求其宁息”的措施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地方官制度:郡县制郡县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为郡守。负责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其长官为县令。负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秦朝政府组织系统简表中央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列卿)郡尉郡守监御史县尉县令县丞郡县乡此外:还有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道”和负责地方治安的“亭”里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①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评价:②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为后世行政区划奠定基础。5、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相同: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同点:分封制郡县制时代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影响划分标准传承方式嫡长子继承(世袭)皇帝任免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诸侯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中央政府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注意:汉承秦制!汉承秦制!但又略有损益!⑴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⑵汉武帝时,设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讨论: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律”?专制统治与思想自由是不可克服的矛盾。专制统治不仅要把体制、规范、设施等“硬件”纳入整齐划一的轨道,而且要禁锢人们的思想自由,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挟书律”虽有利于从思想上巩固秦朝的统一,但这对古代文化的延续和保存是一种劫难,同时开了思想专制之先例。秦朝也终因文化专制等原因,激化了社会矛盾,短命而亡。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小结:细密严苛的法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含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1、“君主专制”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1、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2、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皇位世代相传,以稳固“家天下”的基础B.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皇帝掌握从中央到地方的人事大权D.为提高权威而神化皇权AB4、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5、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C.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D.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BAA6、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A.反对郡县制B.主张郡县制C.皇帝中央集权D.主张中央集权A7、据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秦亡后,县令、长在汉初继续留任B.秦朝每县掌治100个亭C.汉朝县扩大辖区,掌治100个乡D.汉代县制大体沿用秦朝制度D8、《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据此,秦汉实行了: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郡县制C.察举制D.监察制度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说明建立监察制度的重要性。君主要做到对“天下”、“境内”的官吏的“略知”,只能说明监察制度设置的理由。1)汉武帝如何削弱相权?2)唐朝沿用了什么制度加强中央集权?3)宋朝采用了什么制度加强中央集权?4)权力中枢机构的设置是皇帝加强皇权的措施,汉、唐、宋、元的权力中枢机构分别是哪些?5)各朝对待丞相的态度有何变化?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