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县云雾山矿区1:2000比例尺地形测绘技术总结2011年9月.成都旺苍县云雾山矿区1:2000比例尺地形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者:李茂生审核者:李明2011年9月.成都目录1、概述.............................................................11.1、目的和任务.................................................11.2、测区概况...................................................11.3、已有资料及利用情况.........................................11.4、项目实施概况...............................................22、作业技术依据.....................................................33、坐标和高程系统...................................................34、控制测量.........................................................34.1、起算数据...................................................44.2、首级控制...................................................44.3、图根控制测量...............................................44.4、高程控制测量...............................................55、地形测量.........................................................56、质量评述.........................................................71、内业检查情况.................................................72、外业检查情况.................................................83、结论.........................................................87、资料成果.........................................................8旺苍县云雾山矿区1:2000比例尺地形测绘技术总结1、概述1.1、目的和任务采用数字测图的方式,开展云雾山矿区采矿权区域内约4平方公里范围的1:2000比例尺地形测绘工作。为进一步探明矿区远景储量,地质矿产勘查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现势的基础测绘数据、资料。1.2、测区概况测区位于广元市旺苍县大河乡的云雾山地区,地处川北山区,平均海拔高程1600m左右;测区以合儿山为中心,向四周延伸,面积约4平方公里。测区交通不便,距旺苍县城约45km,距旺苍县大河乡政府约10km,有碎石公路与县道相通。测区内植被茂密,人烟稀少,只在测区东部有3-4户人家及少量耕地。大部分地方为灌木丛、小竹林杂生的灌木林地,局部有小面积松树林,通行和通视困难,给野外测量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1.3、已有资料及利用情况1、收集的本区1:2000地质地形图,作为本区控制选点及工作线路图使用。2、由业主方收集的本区域旺苍云雾山林区的控制点2个,位于云雾山山顶和老君山山顶。经了解得知,该成果属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1956年黄海高程系。检核后较差符合要求。点名X(m)Y(m)H(m)GJ-13597898.66936371764.7122224.027GJ-23596319.732036368481.1922188.05001.4、项目实施概况1.4.1、项目主要技术人员序号姓名姓别技术职称工作年限本项目任职1李明男工程师15技术负责2李茂生男助理工程师3作业组长3杨志军男助理工程师3作业组长4龚勇男技术员3作业组长1.4.2、主要仪器设备1、华星双频GPS接收机4台,标称平面测量精度:(±2.5mm+1×10-6D),高程测量精度:(5mm+1×10-6D)2、华星动态GPS接收机1套RTK(1+1);3、TopconGTS-331全站仪2台(2″级);3、华硕笔记本电脑3台,微机2台;4、HDS2003(GPS)数据处理软件1套;5、南方CASS7.1地形地籍成图软件3套;6、Canonix4000打印机1台,HP800绘图仪1台。1.4.3、完成工作时间及完成的工作量从2010年4月13日开始进场作业,外业共投入控制组1个,测图组2个,于2010年5月17日结束外业。共布设GPS(E)控制点8个,图根控制点21个,测绘1:2000比例尺地形图2平方公里。于2010年6月17日结束图件绘制、资料整理、检查、报告编制等内业工作。1.4.4、安全生产项目区位于川北山区,气候变化无常,有效工作日较少。部分地方山势陡峻,岩层松散,人烟稀少,开展工作的安全风险系数比较高。尽管如此,项目作业过程中,作业组长、作业员遵守《测绘生产安全操作手册》,克服了困难,安全完成了任务。2、作业技术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以下简称“GPS规范”;2、《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14-2001),以下简称“勘测规范”;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4、《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以下简称“数字测图规程”;5、本区《技术设计》,以下简称“设计”。3、坐标和高程系统1、地图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中央子午线108°00′00″。2、平面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3、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4、控制测量本区以GPS(二级)级网作为首级平面控制,在首级控制基础上加密图根点,覆盖了全测区。4.1、起算数据点名X(m)Y(m)H(m)GJ-13597898.66936371764.7122224.027GJ-23596319.732036368481.1922188.05004.2、首级控制1、选点、埋石根据测区现状,本区首级点沿测区内视野开阔、便于安装操作、附近无障碍物的地方布设,兼顾已有的主要地质勘探工程位置。控制点位位于基岩上,采取钻孔打入钢筋作为固定标志,并在旁边醒目显眼处用油漆喷涂点号。其中相互通视的点位为:GPS1和GPS2通视;GPS4和GPS7和G-01通视;A-01和A-02通视,D6和D6-1同事通视;D9和D9-1通视。控制点GPS1,GPS8位于测区外。2、观测与计算本区GPS控制点平面和高程数据采用华星双频GPS接收机以E级精度观测,采用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平差计算。GPS控制点的高程采用GPS拟合高程。平面坐标和高程结果均取位到0.001m。4.3、图根控制测量图根点在首级控制的基础上采取全站仪极坐标法布测和RTK测定,数量和点位以满足碎部测量的需要为原则。测图区域内有GPS控制点11个,图根点31个。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10个控制点,充分满足了碎部测量的需要。本区图根点编号前冠A,后面以三位或四位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T001、T002、……图根点全部采用临时标志,在泥土地段打入木桩,在基岩地段钉水泥钉或以红油漆喷涂表示。以RTK观测的图根点,其高程与坐标直接采用观测成果;以极坐标法观测的图根点,其垂直角观测一个测回,视距控制在300m以内,采用三角测量高程。图根点坐标取位到0.001m,高程取位到0.01m。4.4、高程控制测量1、本区以GPS(E)级网中GJ-2点的高程值(2188.050)作为高程控制网的起算数据。2、首级控制点的高程采用GPS拟合高程。3、RTK图根点直接解算测定高程,计算精确到0.01m。4、图根点的高程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定,其垂直角以5〞级以上全站仪中丝法对向观测一测回,指标差较差与垂直角较差不大于15〞,仪高、觇高精确量至毫米。图根点采用近似平差法计算,高程计算精确到0.01m。5、地形测量本区采用野外GPS、全站仪采集数据,导入计算机解算、转换、成图的数字测图方式,内外一体化作业。成图软件采用南方CASS7.1地形地籍成图软件。5.1测绘方法与技术要求使用全站仪尽量采用极坐标法测量,部分开阔地区采用RTK直接测出坐标和高程。对于隐蔽或不易到达的地方使用距离交会法、方向交会法,特别困难的地方使用部分解析法。测图比例尺为1:2000,基本等高距为2.0m,高程点注记到0.01m。1、在碎部测量设站时,增加了对RTK图根点数据的校验。2、地貌部分加大了数据采集密度,辅以草图,当天施测完后及时绘图,发现无法有疑问的地方,次日到现场仔细核对。3、碎部点坐标以经平差后的控制点坐标计算得到。4、全站仪测量地形、地物的最大视距为300m。边长观测时将气象因子置入仪器自行改正,同时也考虑了仪器加常数、乘常数的影响。5.2测绘内容及取舍本区地形图测绘内容主要包含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及各类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交通、管线、水系及附属设施,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1、本区图上反映的测量控制点主要包括GPS(E)级控制点及图根控制点。2、房屋轮廓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与性质分类,注记楼房层数(平房不注记层数)。本区房屋性质按“砼”、“砖”、“木”、“简单房屋”等区分表示,分类原则遵照“图式”相规定执行。3、集中的居民地调查注记了院落名称和地理名称。4、一般房屋和围墙轮廓凸凹实地小于1m,简单房屋小于0.3m时,采用直线连接。房屋相邻间距大于1.5m时,均分开表示。5、由于本测区地物稀少,故具有方位意义的临时性房屋、简易棚房和破坏房屋也进行了测绘。6、能够确认的主要地质工程(坑口等)、独立地物能按比例尺表示范围的,实测外廓,中间填绘符号;不能依比例尺的,准确表示点位或定位线,绘上相应符号。不足以清楚表明的,还特别加有文字注记。7、8、2米以上的大车路、乡村路、小路等按实际宽度测绘,并注记了路面材料,不足2米的以单线表示。9、宽度2米以下的冲沟以单线表示,冲沟标绘有水流方向。10、自然形态的地貌以等高线表示,建筑物内部不绘等高线。11、各种天然形成的斜面坡、陡坎,其比高小于等高距的1/2时未予表示;人工修筑的陡坎未到1/2等高距时则根据周围地形地物选择表示。相邻地块高差在2m以上时,一般加绘有坎子符号。12、耕地、林地及其它地类实测范围,配有相应的表示符号,地坎适当取舍,以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能够反映旱地的地貌形态。对具有方位意义的小面积植被加以了测绘表示。13、高程注记平均密度为图上每平方分米5-15个,注记点选注于明显地物、地貌特征点的位置,注记至0.01米。5.3、地形图的绘制和要素分层地形图采用南方CASS地形地籍成图软件7.1绘制,作业方法按南方CASS软件的要求进行。地形图数据(.dwg文件)分层如下:序号要素层名含义颜色编码1KZD各级控制点BYLAYER均采用南方CASS软件默认的代码2ZDH测点点位及注记BYLAYER3ASSIST骨架线BYLAYER4JMD居民地、工矿及其材质注记BYLAYER5DLDW独立地物BYLAYER6ZBTZ植被土质BYLAYER7DMTZ地貌和土质BYLAYER8SXSS水系及其附属设施BYLAYER9DLSS道路及其附属设施BYLAYER10GXYZ管线及其附属设施BYLAYER11GCD高程点及注记BYLAYER12JJ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