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书笔记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曲折的历史,鸦片战争多被近代史研究者视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上限。既是开端,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外国列强船坚炮利的打击下,清王朝的统治出现危机,打破了清王朝旧有的闭关锁国体制,冲击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那么,既是“外夷”,清王朝可否再用传统的“夷”“夏”之观对待?“外夷”入侵,清政府的“天之骄子”们又是如何应对的?面对近代工业国家的冲击,“天朝上国”是固步自封、顽固守旧还是剖析自省、自强不息?在鸦片战争一系列的研究著作中,为我们塑造了“民族英雄”林则徐、“为国捐躯”裕谦、“卖国贼”琦善等正、反面形象。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将为我们讲述一个不一样的鸦片战争。本书是茅海建先生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反复推敲之后才完成的,他对鸦片战争进行了重新研究,使用了大量的关于鸦片战争的档案史料、当事人书信、奏折、回忆录、相关研究著作、外文文献资料等,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考证。在对这些材料的分析基础上,尽力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历史学家不可能复原历史的完全面貌,但追求真实是每个历史学家的责任。读完此书,才发现之前在课本上学到的关于鸦片战争的知识是多么的肤浅,对鸦片战争的许多问题都没有深入的了解,也没有去客观评价鸦片战争中的主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更没有理解这些历史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意义,大多只是人云亦云。在书的序中,作者的好友提议两条:曰注重人物命运、曰解释历史现象。本书也确实做到了这两点。在书中,作者并没有大篇幅的下结论,而是在运用大量史料讲述历史事件过程中夹论作者的观点。由于近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我们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读历史,而不能以现代人的视角去理解当时人的行为,但历史学家在历史研究中多少都会羼入个人情感。此书的研究视角1与很多关于鸦片战争的著作不一样,因此也必然会引起争议。但正因为有争议的存在,历史研究才会更有生命力,才更趋于真实。以下几点是读完本书给我触动最大的地方,应该是颠覆了我之前所学的知识,解放了狭隘的历史观。其一,在以往的书籍中,读到琦善看到的都会是关于他“卖国贼”的定论。琦善南下广东之后,由主“剿”转向主“抚”。琦善之所以转变如此之大,在于琦善在天津见识了英舰的威力,于是“剿”“抚”天平渐渐失衡,主张许以英国1之前的研究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往往都是在研究者心中对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已有了自己的定论,之后所有的研究都围绕着自己的定论去展开,故在史料整理、分析中也会用那些能支持自己论点的史料。因而,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免有失偏颇。茅海建先生是先讲述历史事件,力求做到每一句话都会有史料支撑,尽可能有不同的史料来源来支撑这一句话,更接近真实。些许利益来遏制军事上的冲突。要说“卖国”,比之琦善的后继者,琦善始终没有在与义律的草约上签字。中国史学向来注重对人物的评价,尤其传统史学对精英的评价,好人坏人一目了然。茅海建先生在本书绪论中对指控琦善的四项“卖国”论进行了一一考证,足可见一个真实的琦善形象。再说林则徐,林则徐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使他成了名扬后世的“民族英雄”,邀请魏源撰写《海国图志》和命人翻译外文书籍被人塑造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当然,不能否定林则徐作为一个与同时代其他官员相比所具有的难能可贵的远见和胆识,以及主动学习西方的积极性。但是,林则徐翻译洋书洋报,了解西方情况,只得到了关于西方的“皮毛”信息。可是,船坚炮利的背后是什么,林则徐是不了解的。故茅海建先生认为“林则徐的思想被今人夸张了”。我们来看看道光皇帝选用林则徐的标准2便可知道这一点。一个人是无法背离他所处的环境,时代的背景限制了个人的思想。在当时中国传统的纲纪伦常下,摒奸而用忠,故认为琦善的妥协就是投降,投降就是卖国。试想一下,在君主专制的帝制时代,如果没有道光帝的指示或者说道光帝透露的清政府的底线,琦善又怎敢肆意妄为。所以书中认为“琦善不仅作了道光帝的替罪羊而且还做了中国旧有道统的替罪羊”。再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成功,造成了一种假象,当时及此后的研究者们认为,只有林则徐可以打败英国。茅海建先生在书中提出了一个设想——假如林则徐没有被贬职,继续留在广东与英军作战,继续使用林则徐的战略战术,结果会是怎样?林则徐的下场是否也如琦善?在书中通过茅海建先生对林则徐海防建设的分析也可看出,林的海防建设未能跳出传统军事的桎梏。虎门销烟,英国的暂时妥协让清政府放松了警惕,大量鸦片的销毁3也为英国日后勒索中国提供了口实,也成为英国要求清政府惩罚他的理由。暂时的妥协被认为是巨大的成功,错误的形势估计使其将一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判断为一次大规模的鸦片走私。故林则徐是一名“天朝大员”,尽管他有“向西方学习”的先知,但却始终跳不出“体制”的束缚。其二,关于三元里抗英的认识。之前在教科书上只知道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抗英斗争,具有爱国主义的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茅海建先生以“三元里抗英的史实和传说”一节叙述,认为作为历史研究者应该区分史实与传说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三元里抗英战斗的成果具有争议,为什么会出现争议?为什么作用、成果有限的三元里抗英事件被当时人如此看重?在当时被道光帝寄予厚望的2这个人必须是公正清廉、办事认真、有一定地位、能破除官场旧习而起衰振弊的民事长官,而不是一个统帅三军与“外夷”(当时也不知道何“夷”)开战的军事统帅,更不是一个与“外夷”折冲交涉谈判的外交家(因为当时根本不存在近代模式的外交)。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林则徐无疑是合适不过的人选。而且对于禁烟的决心,林则徐也是首行者。3林则徐在收缴鸦片中,义律被关禁闭三天之后,表示屈服。他以英国政府的名义,劝告英商将鸦片由他(义律)交给中国政府。义律的这一举动不可谓不精明,既然林则徐禁烟决心不动摇,英商的鸦片也必须交出。那么义律以政府的名义上缴英商的鸦片,就可以为日后勒索中国赔偿提供口实,既能保护英商的利益,也能借此从中国攫取更多的利益。“钦差大臣”、“靖逆将军”、“扬威将军”等南下之后纷纷改变了当时的主“剿”姿态,转向了欺骗皇帝和主“抚”。英军的节节胜利、清军的节节失败使得当时整个东南沿海死气沉沉,既无良方退敌,也无良策重振信心。此时的三元里抗英斗争犹如海上航行船只的指明灯,许多人将希望转系到民众身上,认为民众的力量可以代替清军与英军抗衡,这与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林则徐身上大同小异。故在当时和后来的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不是战斗的结果,而是战斗的可能发展趋势。这些论者们宣称,若不是余保纯的劝解,拥有获胜能力的民众就有可能消灭广州城的英军。“由于情报的不准确不真实而误导出来的种种传说,自然有其产生的土壤和滋长的营养。若非如此,人们就得回到承认失败的绝望境地”,这是当时人们别无选择的。三元里抗英斗争就到此截止了,并没有产生连锁反应。所以它只是一场保卫家园的斗争,并不是一场保卫国家的战争。当时之人还没有民族意识,国家和民族的观念并没有成为民众奋起的旗帜。所以不会产生千万个三元里抗英斗争来呼应。但是,三元里抗英斗争是值得称颂的事件,只不过没有上升到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高度。通过此,我们看一个历史事件不要孤立的看表层的影响是什么,而要将其放在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中去研究。其三,茅海建先生开篇提到“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沉迷于“天朝上国”美梦,军队由于长期的国内和平已出现军纪废弛、操练不勤4等一系列问题。用茅海建先生话来讲,就是“英军已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今天史学界讨论鸦片战争的真正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清政府从皇帝、大臣、民众都不了解英国,甚至不知道英国地处何方,更不用说英国先进的武器装备。这就印证了茅海建先生在书中提到的“知识给人以力量,愚昧也给人以力量,有时甚至是更大的力量,然而愚昧力量再强大,仍只是妄动,妄动能产生一种强有力的破坏力,使国家和民族蒙难,但却不能战胜近代化的敌人”。清朝的愚昧在于没有认清当时的形势,眼界的狭隘造成了思想的狭隘,真正的强者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在“天朝上国”思想支配下,举国上下认为中国“无所不能”、“无奇不有”。甚至在战败之后还不愿意去主动了解外面世界,不去了解对手,以致在签订条约时,因清朝官员不懂国际惯例,致使跳入英方的“条约陷阱”,为此丧失了更多的权利。有的认为战争取胜的原因不在于“器物”而在于人心,心诚则灵。从书中几位官员的行动中也可以看出,裕谦认为战争获胜的首要因素是民心团结,将士拼命。“果勇侯”杨芳甚至笃信迷信,认为英军取胜,“必有邪教善术者伏其内”。再来谈谈道光帝——最高权力拥有者。在战争中,只一味地下命令、换钦差、要结果。而殊不知,4关于清政府当时军队情况,涉及军制、军备、军人来源、操练等等在本书均由详细介绍。官员们此时担心的是怎样编织谎言才可以保住自己的官职和地位。于是有了伊里布、杨芳、裕谦等人的谎言。所以实际问题的症结在于封建思想的束缚,我们需要近代化,体制近代化、思想近代化、军事近代化、文化近代化以及外交近代化……但却是鸦片战争的炮声并没有“惊醒”梦中人。其四,本书最后一章“历史的诉说”分别讲述了参与鸦片战争精英们的命运。无论是被后人诟病的琦善还是被人称颂的林则徐以及诸如伊里布、杨芳、奕山等。茅海建先生在叙述鸦片战争直至他们去世这一时期的活动时,最后的结论多以“未留下对未来中国有益的建议”或“找不到任何有益于中国社会进步的思想资料”。我认为,之所以强调这些,主要说明在看待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时,不能以个人的成败决定重大历史事件的走向,应该回归到社会背景和国家体制。鸦片战争的失败,道光帝有责任、精英们有责任、民众亦有责任。最后,我想谈谈关于本书给我论文写作的启发。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史料的整理和分析,即怎样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抽丝剥茧找到有用的东西。再者,论文写作的每句话都要有理有据。茅海建先生在本书中,不仅做到了这一点5,而且还做到了尽量每句话用不同来源的史料来证明,这就尽可能的保证了史料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最后,历史不是孤立的存在。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运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本书中大量篇幅的军事战术、防御工程建造的分析等。所以,于我而言,不仅要提高写作能力,对史料的整理和分析能力还要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5注释里有很多这种情况。一句话可以有很多条史料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