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泰《沙枣》读后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沙枣》读后:关于自由与追赶高尔泰的《沙枣》,平平淡淡地叙述,令人悱恻,阅读过程中,读者更容易被他笔下的事所吸引,但读完之后,我们不禁要想它到底写了什么呢?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很重要:月冷笼沙,星垂大荒。一个自由的人,在追赶监狱。它给读者很多思考。疑问一:为什么说农场是监狱?这个很容易想明白。劳教农场就是一座监狱。知识分子在其中劳作,甚至受迫害。农场在“沙漠和大戈壁之间辽阔的荒原上”,“荒原里除了小块的沙漠和戈壁,大部分是盐碱地,望出去白茫茫一片”,这种白,“不是雪原的明净洁白,是永恒地积淀着大漠风尘的惨白”。看看这些句子的表述就能知道,农场是处在一种何其恶劣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里,人要生存,可又吃不饱饭。他们吃的是什么呢?“早饭和晚饭一样,都是白菜萝卜之类煮熟了,搀和进包谷面或其他杂粮面搅拌而成,我们叫它糊糊,很稀。要是稠些,就成了猪饲料了。”就算是这样的吃食,还是不能吃饱,每顿一勺,喝完后,还要舔碗,刮桶,而且“刮下的汤汁里带着木纤维、木腥气和铝腥气,到底上还有砂土煤屑”,他们一并吃下。就是这样,他们仍然很饿,就像没吃一样。最后部分说一起劳改的人们趴在他的铺位上乱拨拉,动作剧烈。那是在争抢沙枣啊,饿疯了人那里还顾得上斯文呢?有个细节写的震撼,一次高尔泰下决心,将中午的干粮留到了下午,在工地上,他刚拿出来,周围人的反应让他悚然。他这样写道:“我刚一拿出来,就听到了远远近近尖利如锥子,烧灼如炭火,固执如钉的目光齐刷刷扫了过来的声音。”可想而知,当时人们对食物的渴望,应该说是欲望,一种可以不择手段都想得到的欲望。但,他们还得挖沟,无休止地挖,漫无目的地挖,耗尽体力地挖。我以为让知识分子干体力活,绝对是残忍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干,不过我觉得他们是可以忍受肢体上的辛苦,但晚上的“政治学习”,绝对是让他们难以接受的,试想,他们如果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察言观色,磕头讨好,他们还会来这里改造思想吗?来的都是些耿直德高,坚持真理,坚持自我的人,他们怎么会屈服那种毫无意义的“学习”呢?于是,他们就遵守要求,反省自己,检举别人,说些磨洋工,假装大便到工地外蹲着,诸如此类。其实都在等待着哨子响,响声一起,完事,熄灯睡觉。这里没有自由,没有权利,没有尊严,只有服从,只有饥饿,只有荒唐。为什么要挖沟?“据说让碱水从底下流走,不往上冒,地面上就可以耕种。”当有人说出这是无效劳动的大实话时,却有人说“谁要是干了一天思想没得到改造,那才是无效劳动”,有人还说“这不是无效劳动,那是抗拒改造。”他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这个世界的门上写着但丁写在地狱之门上的诗句:“进来的人们,放弃一切希望吧。”说它是监狱都算轻的,这里简直就是地狱。而夹皮沟也的确是地狱,是死亡集中营,后来因死人太严重,被迫关停。疑问二: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为什么说自己是一个自由的人?不能忘了高尔泰是个画家。1955年,他19岁,艺专毕业后,在兰州郊区一所中学教书。此地偏僻荒凉,他曾写过:“山后面还是山……从最高峰望出去,千山万山一派苍黄,单调丑陋之中,有一种雄奇犷顽”在那里,“生活单调,不快乐,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命运,要由一些既不爱我,也不比我聪明或者善良的人们来摆布。”因为与周围人的认识不同,他感到孤独,于是为了坚守自己的内心,寻求存在的价值和生活意义,他写出了那篇著名的《论美》,而这本书也成了二十年劳教之灾的祸根。他是一个怎样的青年啊!那年他21岁,用史铁生的话说是最狂妄的年龄,他也的确是这样的人,在去劳改农场路上,他居然诗意地想象自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去西伯利亚,去为真理受苦受难。太天真了。这样的一个人,在农场每天劳作,挨饿,每天只是活着,无关生活、尊严、审美等。这就是他的状态,完全丧失了人的尊严的状态。当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最低的生理需求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沙枣树出现了。那天午休,一颗孤树,让他眼睛一亮,虽然离得远,看不清,但他相信那是沙枣,我想他完全是意念层面的肯定,就算那棵树不是沙枣,当时的他也这样去想。于是,他冒着逃跑的危险,一心想着怎么得到它。他是幸运的,一是没人发现他脱离了人群,二是那棵树的确是沙枣。那时的他是紧张的、兴奋的、满足的。他又是不幸的,在回来的路上迷路了,那可是广袤无垠的沙漠戈壁滩啊,那时的晚霞在消失,愈跑愈黑暗,时不时还有干枯翻转的泥皮发出碎裂的声响。一个人穿着破落的棉衣,在困惑中失魂落魄地寻找来时的路。走着走着,“除了天上的星星,没有一丝微光。除了自己的呼吸,没有一点声响”,看着“荒原愈见其黑,景色凄厉犷悍”,于是他想到了迷路者死在戈壁荒漠的故事。这一切给了他无比的恐惧。他说“只有我一个生物,面对这宇宙洪荒”,他都不称自己是人,可想而知,在那种情形下,人是多么的渺小无助,生命是多么脆弱,他只是念想着活着,不能死。一个坚持“美是自由的象征”的美学家,在那一刻跟美彻底决裂了,他得活着,不能就这样悲凉地死去,他想到了故乡和亲人。突然间,他这个“在集体中听任摆布”“早已没有自我”的个体意识爆发了,他冷静下来,重新确定方位,终于欣喜地看到了他们挖沟时从排碱沟里起出来的土,一路堆了过来,引领着他追赶人群。人求生的欲望迸发出的能量是无穷的,远离死亡的快感让人忘乎所以。他先是边走边吃,接着怕赶不上,“急起来,又跑了一阵子”,再走走又跑跑。去摘枣的时候,他说:“我虽来了精神,也还是无力跑快。”而现在“居然还能跑”,他自己都觉得奇了怪了,跑了那么多。为什么又这样的反差?他在书中说:“而此刻,居然能自己掌握自己,突然有一份感动、一种惊奇、一丝幸福的感觉掠过心头。”虽然这种感觉是刹那间的,就像琴弦上跳出几个音符,一阵叮叮咚咚,复又无迹可求,但它真实存在过,并且激发了高尔泰。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当个体意识遭受打击的时候,你会发现周围的人都一样,不管是管教人的还是被管教的,都忽略了自我,丧失了自我,一切都是被动的。高尔泰自己说过:“我们仍然只有,确立真正的个体意识,才有可能在今天的眼花缭乱之中,找回失落的自我。”他在那一刻的绝境中,自我意识复活了,也挽救了他自己,他发现自己这么多年第一次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让自己从濒临死亡走向了重生。用书中的话说就是:“拥有了自我,也就拥有了世界。”在这个层面上讲,拥有自我就是获得了自由,主宰自我生命的自由。要知道在强势集体运动的大环境里,或许没有任何事,比一个人要保持自我更难。在农场里,他们睡的是大通铺,白天集体劳动,晚上要开会,反省自己,检举别人。每个人都活在自我监督,与彼此监督之中,随时都有眼睛和耳朵监视着。监视的人不仅是管教,还有一起的犯人。因此,他们都不敢交流,不敢讲话,生怕被人揭发,只能刻意沉默。在这样乱糟的世道里,个体怎么保持自我?他的一篇文章叫《军人之死》,写了三个被劳教的军人。其中一个,干活厉害,表现积极,从无怨言。而这却引起所有人不满。他的错,就在于过于积极,使别人感到压力。于是,其他人达成默契,联合起来整他。上筐时,给他上得特别满;抬重物时,让重量都压着他;晚上开会时,一致检举他假积极,磨洋工。最终,此人累得扑地而死。在集体中,一个突出的个体,会成为一致的敌人。那个军人曾告诉作者,谁不积极,谁就改造不好,谁怕死,谁就死得更快。他的头脑里,依然是被强加的集体意识。而他,却被集体整死了。这种想法是荒谬的,是悲哀的,是完全失去自我的。这些应该都给了高尔泰很多感触,自我的种子一直都在他的心中藏着,只是那次单独行动给他提供条件而已。所以,把整篇文章连起来看,我想它想表达的正是一个人在强势集体运动的大环境里,如何丧失自我,挽救自我,最终保持自我的过程。疑问三:环境如此恶劣,既然离队感受到了自由,为什么还要追赶监狱呢?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想法,我觉得是在偌大的荒野里,脱离了群体,人是无法独自生存下去的,要知道,当人面对死亡的时候,是极其恐怖的。本能会驱使他去追赶。还有,他并不是逃跑,只是为了去摘沙枣充饥,要知道食物在那时多么重要,他昏倒的后,一些遥远的和久已消失的记忆都萦绕在脑海中,那明明是人之将死的回光返照啊,但听到开饭的哨音,闻到糊糊的香味,他条件反射地激活了生命的潜能。他的追赶是不想背上逃跑的罪名。这也是坚持自我的一种表现,是他倔强性格的表现。那么除了这个还有没有其他的呢?因为《沙枣》只是《寻找家园》中的一篇,《寻找家园》还有一篇叫《安兆俊》。所写的是历史学家安兆俊。在斯文扫地,尊严被踏在污泥的年月,安兆俊最大限度地保持站立的姿态,高尔泰描述他在一个大会场初识安兆俊:“衣服上满是补丁,显然也是犯人。但清洁整齐,颇精神。约莫四十来岁,高个子,苍白瘦削,脖子细长,喉结突出,额头宽阔,下巴结实……他面对全场,神色冷峻,一动不动地站了一会儿,才张开两臂开唱。略带嘶哑的男低音,意想不到的深沉浑厚——“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内心的悲怆犹如大山压在心头,绝望中只剩下内心的呐喊,安兆俊在荒漠上高唱国际歌,高尔泰却看到他眼里汪着泪水,天地间,孤独的灵魂在寻求自解,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试图给年轻孤苦的高尔泰温暖和推力,他指引年轻的高尔泰在昏暗的凶险的谷底眺望前途,帮扶他摆脱绝望,激励他爬过苦难隧道,精神顽强如沙棘的安兆俊,最后也难脱饿殍的厄运,只是死也保持着有尊严的姿势。在周围人不断饿毙的劳改农场,安兆俊用最后一丝力维护着一个人的尊严:“已经不行了,还要天天擦脸梳头。沾一点儿杯子里喝的开水,就这么擦。分饭的时候别人都到手就下了肚子,他还要找个地方坐下来吃。不管是什么汤汤水水,都一勺一勺吃得人模人样。别人都躺在炕上,他不到天黑不上炕,在门外边地上铺一块东西,背靠墙坐着看天。有时候还要唱点儿歌。咿咿唔唔的,不知道唱的什么。他就是这么坐着死的。”在那个缺少信任的环境里,高尔泰跟他建立了秘密友谊,取得了相互信任。最后一次见到安兆俊,正好开工的哨子响了。安兆俊一如既往,握住他的手,很紧,很有力,微微颤抖。“我再次感觉,一股子热流,从那手上,传遍全身。”在残酷冰冷的岁月,安兆俊对高尔泰的温暖像沙漠中的绿树,暗夜里的灯火,在高尔泰最孤独困苦恐惧的时刻,给了他最珍稀的精神支持。所以,我有理由相信,那晚高尔泰追赶监狱的目的不仅仅是前面两个原因,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场里有他的精神寄托,当他意外获得沙枣时,他希望与安兆俊一起分享这份喜悦与快乐;当他处在极度恐惧中时,他对安兆俊的这份精神慰藉的需求就尤为急切。至此,我觉得从精神寄托的层面上看,他的追赶,是一个自由的人追逐另一个自由的人。同时,我们不要忘了,这篇文章时高尔泰的回忆性散文,是经过很多年之后,他从容淡定地坐下来,边回忆边写作的,这里面并没有太多的激烈的控诉,也没有太多的诉苦,完全是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去回忆那段往事。从他的语言就能知道,质朴又古朴,基本没有抒情句子,多用短句,像流水一样叮当作响,如果隔行来呈现,就如一首优美的诗,他用透露着美感的笔法写出了经历的苦难,可见,他一生都没有放弃对“美是自由的象征”的追求。读着读着,我眼前出现的是一颗孤独又朦胧的沙枣,就像文末那个空了的帽子一样,似乎明白,却又不太明白。还要继续读,《寻找家园》这本书正在路上,后天应该能到了,我得好好读读他。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