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描述新中国成立至今,历次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主要经历了三次变化,分别从注重知识的“双基”目标,再到注重能力的“三维目标”,再到提出关注学生成长的“核心素养”。三维目标是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纲要》要求执教者在教学前设计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其实这是对一堂课或一个教学单元的顶层设计。一、何为三维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是基础学力的一种具体表述。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意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的“过程”意指应答性学习环境与交往体验,“方法”指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三个维度表达的内容是一种递进、增项的关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具体实现也存在一定的先后关系,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似乎不能避免三个维度具体表达上的重复与重合。二、如何制定三维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具体制定便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跨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具体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厚铺垫,更离不开具体学科课堂的教学设计与综合实践。三维目标的制定要完全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更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化、实践化、操作化、细节化、生本化。三维目标制定的内容应该要能促进学生更有价值的学习。在深入了解学生学情(如学生的现有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认知规律等)的基础上,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制定更适合学情的内容和目标,可能会让课堂更具有活力。三、如何精准描述三位目标?三维目标的精准表述要基于教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整体知识框架的精到把握。“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与“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要有机统一起来,三维目标的表达就是上述两层关系的全面体现。从具体操作上看,三维教学目标的研制大致要遵循如下程序:(1)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2)分析学生发展的现状;(3)明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要求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差距;(4)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要求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差距,确立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的教学目标。根据对三维目标具体行为动词表述的不完全统计,各个三维目标的表达大致有如下内容,具体如表所示。参考文献:1.慕然,何英姿.生物学教学中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目标的转换[J].中学生物学,2019,35(10):4-6.2.廖晓凤.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