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相和》课例研究报告作者姓名:宗志君张杰作者单位:马桥镇实验小学联系电话:8535132参评学科:小学语文一、研究主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二、研究背景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故事重点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如何让学生感受这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文中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把课文讲通、讲精,我着实思索了好久。为此,我还上网寻找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案例,心想:网上的案例都是其它教师经过认真斟酌的,我只把别人案例中的精华部分利用起来,那不就是一堂好课了?可是事与愿违,当我把别人的案例中经典部分搬到自己的课堂时,才发现我根本引领不了我的学生进入那样的境界。学生们似乎成为了一个个木偶,被我一会儿指到这里,一会儿又指到那里,到头来却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为此我才认识到: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如何才能在小学五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让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便是接下来我要研究的问题。三、教学设计(一)古典名著导入同学们,你一定听过或者读过孙悟空的故事、哪吒的故事、武松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名著中,还有许多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正等着我们去亲近、去感受、去细细品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小故事。(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根据自主学习卡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2、指导书写。指导“璧”字书写(三)总体感知,简介背景1、简介背景2、分析题目“将”指的是:“相”指的是:“和”的意思是:那从“和”字你可以推想出什么?(不和)(四)深入研读,学习课文1、将相不和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学生自己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廉颇资料(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再读,读出廉颇的不服气2、学习蔺相如的优秀品质。找出文中体现蔺相如有能耐的句子,划一划,并且在旁边写上你自己的感受。(生读,写批注)(1)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体现了蔺相如的机智)(2)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体现蔺相如的勇敢。)(3)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从一个“拼”字,让学生体会蔺相如的不畏强暴,临危不惧。)(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体会蔺相如的顾全大局。)3、体会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4、拓展练习《将相和》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讲的三个小故事,并弄清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学生分析联系。)(五)总结全文(六)推荐作业三、课堂实录与反思课堂教学片段一师:课文介绍了三个故事,刚才有同学提出,将相为什么不和,你们有没有从课文当中找出原因来?将相为什么不和?选取自己喜欢的故事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看到了蔺相如、廉颇有怎样的品质?并找出相应的句子。(学生讨论)1、完璧归赵生: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体现了蔺相如的机智。生: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体现蔺相如的勇敢。(学生反复读,读出蔺相如的理直气壮)2、渑池之会生: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从一个“拼”字,让学生体会蔺相如的不畏强暴,临危不惧。3、负荆请罪生: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师:蔺相如真的怕廉将军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体会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师:蔺相如的这些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他又是怎样做的呢?生:负荆请罪。师:从廉颇的这一举止,我们可以看出廉颇是个怎样的人呢?生:廉颇是个知错就改的人。师:就这样将相和好了,但他们和好的关键是什么呢?爱国。这就是《将相和》的故事,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又有怎样的联系呢?学生分析联系教学反思一上课之前自认为这份教案设计的滴水不漏,可是让人失望的是:在我的课堂上学生非常被动,整个课堂如一潭死水,学生悄然无声,显得兴趣索然,让我束手无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我的学生不够聪明?还是我的设计有问题?我带着这些疑问去和备课组的老师们一起探讨,找到了问题之所在。整堂课都是我自己在表演,学生完全是在我的牵引下被动的学习!课堂上我一味的按照自己预设好的问题问学生,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也没有走进文本,自然学起来没有兴趣,缺乏主动性。到底怎样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主动学习,真切感受蔺相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思前想后,决心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到首位,把原先的教案彻底推翻,重新再进行了设计。课堂教学片段二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将相不和?生: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师:廉颇说蔺相如没有能耐,你们同意吗?如果不同意那找一找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蔺相如是有能耐的?生: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从这里我可以看出蔺相如的机智生: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从这里我可以看出蔺相如的勇敢。生: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从这里我知道了蔺相如的不畏强暴,临危不惧。生: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我知道了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师:蔺相如的这些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他会怎样想呢?(生自由说想法)对呀,我们的廉将军不仅这样想了,而且这样做了,他脱下战袍,背负荆棘,到蔺相如门前去负荆请罪。(引导学生说)从他的这一举动,可以看出廉颇是个怎样的人?生:知错就改教学反思二在这次教学中,我打乱了三个故事的顺序,以感受人物性格特点为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以将相由“和”到“不和”为主线,以“文中哪些句子反映了蔺相如是有能耐的?”贯穿全文,让学生读中感悟,自己去体会明白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同时体会廉颇;知错就改的高尚品质。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明白将相和好的关键是因为将相都“爱国”。最后我让学生概括全文,给三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让学生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只要他们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没有过高的要求,目的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我都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悟,自己感知,自己总结。与第一次授课相比,这次的课堂活跃了许多,对课文内容及人物形象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孩子们兴致勃勃的自己去探讨自己眼中的廉颇、蔺相如,积极性非常高。在集体交流的时候,我意外的发现就连文中以前我没注意到的东西学生都关注到了,看来修改以后的课堂把学习的权力交给了学生,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想、充分地说。这样一来,学生就由原来的无话可话,逐步过渡到有话要说,而且急于表达,不吐不快的地步。当然我们在放手的同时要适时的引导和点拨,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有效的指导与调控。这样,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就在这种自主学习的氛围中迎刃而解了。四、研究结论反思这两次的教学经历,我觉得第二次可以说是把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样大胆放手的课堂上,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海洋里畅游探索。值此我才恍然大悟,不是学生不会,而是我们没有真正的放手,如果我们敢于放手学生总是会创造一些奇迹,总能给我们一个惊喜。我们经常埋怨学生不动脑,上课总是坐着既不思考也不回答问题,就像机器一样听老师和同学说完了就往书上记,难道学生真的不会思考吗?非也,是我们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没有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没有给学生创造的机会,学生思维的灵性就在我们一味的讲解中给抹杀了。我们一贯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不应该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应是学生学习的平台,是学生俘取、储备知识的重要阵地;教学不是为了控制学生,而是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我们不能再做扼杀学生创造性的“郐子手”,要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要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成长,逐渐发展,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学生在一次次地学习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创新,他的收获绝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东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更有效率的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就从这节课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