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基础知识点汇总21《庄子》二则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是我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易错字音北冥.(míng)鲲.(kūn)徙.(xǐ)抟.扶摇(tuán)濠.梁(háo)鲦.鱼(tiáo)汝.(rǔ)循.其本(xún)●重点词1.怒.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水运动)3.志.怪者也(记载)4.水击..三千里(击水,拍打水面)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旋风)6.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7.野马..也,尘埃也(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8.亦若是.则已矣(这样)9.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完备)10.请循.其本(追溯)●通假字北冥.有鱼(同“溟”,海)●古今异义1.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例:南冥者,天池..也。今义:高山湖泊名。)2.安(古义:怎么。例:安.知鱼之乐?今义:安全。)3.子(古义:对人的尊称。例: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今义:孩子;儿子。)●词类活用1.其视下.也(名词作状语,向下)2.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3.鲲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4.南冥者,天.池也(名词作形容词,天然的)●一词多义2/81.其其.正色邪(连词,表示选择)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2.而怒而.飞(连词,表修饰)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承接)3.以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用)4.固固.不知子矣(固然)子固.非鱼也(本来)5.之安知鱼之.乐(助词,的)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代词,代鱼的快乐)子之.不知鱼之乐(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译文:当它用力鼓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好像悬挂在天空的云。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译文: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译文: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4.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译文: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5.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译文: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22《礼记》二则《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有别于戴德的《大戴礼记》,故称《小戴礼记》。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孔子及其门人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礼记》的语言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易错字音嘉肴.(yáo)弗.食(fú)自强.(qi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xué)选贤与.能(jǔ)3/8矜.(guān)讲信修睦.(mù)幼有所长.(zhǎng)男有分.(fèn)谋闭而不兴.(xīng)货恶.其弃于地也(wù)●重点词1.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2.天下为.公(是)3.选贤.与能.(指品德高尚)(指才干出众)4.讲信修.睦(培养)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6.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7.男有分.(职分,职守)8.是故谋闭而不兴.(兴起)9.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10.故外户..而不闭(从外面把门带上)●通假字1.学.学半(同“敩”,教导)2.选贤与.能(同“举”,推举)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同“鳏”,老而无妻)●古今异义1.虽(古义:即使。例:虽.有嘉肴。今义:虽然。)2.旨(古义:味美。例:弗食,不知其旨.也。今义:主旨。)3.困(古义:困惑。例:教然后知困.。今义:穷苦,艰难。)4.强(古义:竭力,尽力。例:然后能自强.也。今义:健壮的,有力的。)5.长(古义:推动,促进。例:教学相长.也。今义:增长。)6.大道(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例:大道..之行也。今义:宽而长的路。)7.归(古义:女子出嫁。例:男有分,女有归.。今义:回来。)8.乱(古义:作乱。例:盗窃乱.贼而不作。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词类活用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意动用法,以……为亲;以……为子)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壮年人)●一词多义1.学学.学半(动词,同“敩”,教导)学学.半(动词,学习)2.其不知其.旨也(代词,它的)其.此之谓乎(语气词,表示推测)4/83.是是.故学然后知不足(与“故”连用,相当于因此、所以)是.谓大同(代词,这)4.独故人不独.亲其亲(副词,单,只)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而无子)5.乱盗窃乱.贼而不作(动词,作乱)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名词,战乱)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译文:即使有鲜美的菜肴摆在那里,如果不吃,就不能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所以深入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教育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学识上的困惑。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译文:知道自己知识不够,然后才能自我反思,努力学习;知道有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愤图强。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4.《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说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5.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译文: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6.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7.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译文:财货,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8.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译文:所以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不会兴起,所以(家家户户)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23马说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易错字音5/8祗.(zhǐ)骈.死(pián)槽枥..(cáolì)食.马者(sì)食.不饱(shí)外见.(xiàn)或尽粟.一石.(sù)(dàn)●重点词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同“祇(只)”,只、仅]2.骈.死于槽枥之间(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3.不以千里称.也(著称)4.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次)(有时)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6.策之不以其道.(正确方法)7.食之不能尽其材.(才能、才干)8.执策而临.之(面对)●通假字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2.才美不外见.(同“现”,表现)●古今异义1.或(古义:有时。例:一食或.尽粟一石。今义:或者,或许。)2.是(古义:这样。例:是.马也。今义:判断动词。)3.安(古义:怎么。例:安.求其能千里也。今义:安全,平安。)4.然后(古义:这样之后。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词类活用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受屈辱)2.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3.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用马鞭驱赶)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5.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一词多义1.食食.不饱,力不足(动词,吃)食.之不能尽其材(动词,同“饲”,喂)2.策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马鞭驱赶)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3.能安求其能.千里也(助动词,能够)虽有千里之能.(名词,能力)6/84.其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它)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词,它的)其.真无马邪(副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其.真不知马也(大概,表推测语气)1.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译文:(喂马的人)用马鞭赶它,却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24唐诗二首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诗人。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宋以后被尊为“诗圣”,对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有“诗魔”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元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杜甫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最后抵达成都。公元760年,经亲友帮助,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第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宏愿,于是写下这首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卖炭翁》:这首诗是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百姓叫屈,又为皇上担忧。“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宦官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宦官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等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此诗就是在此背景下写的。7/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名|句|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贫寒的士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诗人跳出个人圈子,表现了诗人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经典译文】深秋八月,狂风怒号,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飘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茅草飘飘洒洒沉到池塘水中。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偷窃的事。他们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到竹林中去,我喊得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的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