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目录一、概述(一)病原学(二)临床表现(三)流行病学(四)诊断标准(五)治疗原则二、发现与报告(一)发现(二)报告三、流行病学调查(一)个案调查(二)暴发疫情调查四、标本采集和实验室监测(一)标本采集(二)标本储存及运送(三)标本检测五、预防控制措施(一)积极救治病人(二)开展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三)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四)加强媒介控制,切断传播途径(五)开展疫情监测六、调查报告撰写七、保障措施八、附件技术要点思考题培训目的了解乙脑基本知识、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掌握乙脑疫苗接种、流脑疫情控制等知识。培训方式□授课□讨论√授课+讨论□其他(请注明)培训课时2学时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媒介蚊虫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急性传染病,夏秋季为发病高峰。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作为一种以儿童为高发人群的传染病,乙脑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一、概述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除西藏、新疆、青海3个省、自治区外,其余省份均有流行。20世纪50~70年代曾发生3次乙脑流行。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乙脑疫苗(JEV)在我国的大规模使用后,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基本控制了全国范围的流行。(一)病原学乙脑病毒属黄病毒科,是一种球形的单链RNA病毒。乙脑病毒抗原比较稳定,虽然有3个血清型:JaGAr、Nakayama和Mie,但3个血清型之间广泛交叉,因此也可认为乙脑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抗原性比较稳定。乙脑病毒不耐热、也不耐酸,对低温及干燥抵抗力较强,对常用消毒剂碘酊、乙醇、酚类和有机溶剂敏感。(二)临床表现人感染乙脑病毒后潜伏期为4~21天,一般为10~14天,感染后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出现一般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或呈一过性发热,极少数发生脑炎。临床以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发热2~3d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瘫痪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致死,个别重症患者残留后遗症。典型病例可经过初热期、极期、恢复期后恢复。临床一般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极重型。(三)流行病学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属于蚊类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感染后绝大部分呈隐性感染,仅少数人发病。1、传染源人血中病毒数量较少,病毒血症很快消失,不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自然界中有60多种动物可感染乙脑病毒,尤其是猪感染数量多,感染率高,病毒血症期长,又属单年生长动物,更新率快,感染高峰期比人类流行高峰期早1~2个月,为主要传染源。2、传播途径乙脑主要经蚊虫叮咬及吸血传播。其传播媒介是生活在水稻田、沼泽地、水库、水沟里的雌性蚊虫。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现已证实蚊虫可携带乙脑病毒越冬而成为长期宿主。另外,蠓和螨也可能是乙脑的传播媒介。3、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但10岁儿童最易感。感染后绝大多数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有极少数发病。其显性与隐性感染的比例为1∶25~1∶1000。乙脑无论是隐性或显性感染,均能获得较强的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为罕见。4、流行现状和特征(1)地区性:乙脑主要在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分布在北纬8°~50°、东经65°~135°地域。国际上曾认为华莱士线是乙脑流行的区域分界线,乙脑主要在该线以西和以北流行。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原来为非乙脑流行区的国家或地区也发现乙脑流行,显示乙脑流行区域已突破华莱士线向南扩散,该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除新疆、青海、西藏无病例报告外,其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发病。(2)季节性:发病的高峰季节为夏秋季,南方较早,纬度越高,流行越迟。乙脑流行的周期性主要受自然因素对媒介昆虫孳生条件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影响。(3)人群分布: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高,病死率约3.9%~6.9%。在流行区,成人被带毒蚊子多次叮咬后隐性感染而普遍获得免疫力;儿童带有乙脑抗体的比例较少,所以最为易感。但随着对儿童接种JEV的普遍开展,乙脑病人发病年龄构成也发生变化,并开始向大年龄推移。在非流行区或有较高接种率的流行区,成人发病所占比重正在上升。(四)诊断标准居住或去过乙脑流行地区、且在蚊虫滋生季节发病,起病急、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实验室:WBC10-20,中性粒细胞达80%以上,1个月内没有接种乙脑疫苗者,血液和脑脊液乙脑IgM抗体阳性,急性期血清IgG抗体4倍及以上升高,血液和脑脊液病毒培养阳性,或PCR检出特异性核酸均可作出明确诊断。(详见WS214-2008)(五)治疗原则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早期可试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应采取积极的对症和支持治疗,维持体内电解质和水的平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控制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是抢救乙脑患者的关键,要加强护理,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二、发现与报告(一)发现通过常规疫情(网络直报)监测、乙脑监测系统、主动监测等渠道发现病例和疫情。(二)报告1、个案报告及要求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乙脑病例和乙脑疑似病例,应遵循疫情属地化管理原则,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2、暴发疫情的报告及流程(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标准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规定,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的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网络直报。(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标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乙脑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市),且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一周内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乙脑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3)报告时限和程序获得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信息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疾控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如确认为实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根据不同的级别,及时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如尚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由专业防治机构密切跟踪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4)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整个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中信息还应形成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三、流行病学调查(一)个案调查应调查了解病人、疑似病人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病前25天内是否到过乙脑流行地区、蚊虫叮咬史、乙脑疫苗接种史等,认真填写“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个案调查表”(详见附表1)。乙脑病例个案调查表于调查后及时录入数据库,并通过网络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对传染病报告卡内容进行核实与订正,使乙脑个案调查与传染病报告卡内容基本信息一致。6个月后进行病例随访调查,填写并录入原个案调查表,原始个案调查表由开展调查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保存备查。(二)暴发疫情调查1、组织与准备出现乙脑暴发疫情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及时(12小时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疫情进行核实、确定疫情波及范围,及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实施相关控制措施。根据需要,可请求上级部门给予技术支持和指导。按照预定相关应急调查计划、预案,调查单位应迅速成立现场调查组,调查组成员一般包括有关领导、流行病学工作者、临床医生、实验室工作人员消杀灭及其它相关人员。根据疫情的实际需要,携带必要的调查、取证、采样设备、防护用品、杀虫灭蚊药械和相关书籍、调查表格等。2、调查内容与方法(1)收集背景资料通过查阅资料、咨询当地相关部门等方法了解当地的人口资料(如最新的人口总数、年龄别构成、流动人口数),生猪饲养情况、村(居)民居住及环境状况、居室防蚊条件、医疗机构及预防接种门诊分布情况等。查阅既往5年乙脑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资料以及免疫预防相关资料,包括:预防接种卡证建立情况、常规接种率报告、既往接种率调查结果、乙脑抗体水平监测资料、冷链系统监测资料、新生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漏种补种情况、流动人口儿童预防接种相关资料等。(2)建立病例定义根据疫情概况,结合诊断标准,限定发病时段、地点和人群,建立病例定义。一般来说,定义病例最好运用简单、容易应用和客观地方法。在病例定义时,有或没有实验室数据的均可接受。现场调查早期建议使用“较为宽松”的病例定义,以便发现更多可能的病例。(3)主动搜索病例在当地主要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采用查看门诊日志、住院病历等临床资料,入村入户调查等方式主动搜索高热、惊厥病人。对于搜索和报告的病例(包括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应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的采集。调查内容包括:病例基本情况、发病经过和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居住环境、人口流动、个人暴露史、密切接触者情况等。(4)资料收集及三间分布收集本次疫情中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资料;查明本次疫情的分布情况,如年龄、性别、地址、职业、发病率、病死率、死亡率等,确定疫情发生的范围和流行特点;调查疫区人口资料、患者及居民居住环境、自然环境等流行因素;了解疫区猪及蚊虫等动物的种类、分布、密度及感染情况;调查人群免疫水平和感染状况等。(5)流行因素调查①三间分布A、时间分布通过对发病时间的统计学描述,根据首发病例时间和潜伏期推算暴露时间,确定疫情的类型。B、地区分布通过描述发病的地区分布,看其是否有地区聚集性或波及多个地区,从而对疫点(疫区)的划分提供依据。C、人群分布分析不同特征人群中该病的分布,寻找病例与健康者的差异,提出病因假设及其他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病例的特征,如年龄、性别、疫苗接种史、种族或其他相关信息。②建立假设并验证根据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病例“三间分布”的特征,形成暴发疫情原因的初步假设,并通过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加以验证。四、标本采集和实验室监测(一)标本采集血清学检验所需标本主要为病人的血液和脑脊液以及动物宿主血液。而病毒分离所需标本主要有病人的血液、脑脊液及尸检标本。1、脑脊液:发病1周内采集1~2ml脑脊液,进行病毒培养分离、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按医疗操作规程由医护人员采集。2、血液:抽取病人全血2~4ml,进行抗体测定、病原培养分离、核酸检测。要求在发病1周内采集第1份血液标本,发病3~4周后采集第2份血液标本2ml;若第1份血液标本/脑脊液标本实验室病原学检测阳性或乙脑特异性抗体IgM为阳性,可不采集第2份血液标本。医疗机构要采集双份脑脊液和血液标本,其中1份供自行检测用,另1份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不能进行上述检测的医疗机构只需采集1份标本。(二)标本储存及运送:标本采集运输和检测工作要严格遵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的规定。1、专人负责保存及运送标本。2、详细填写标本送检表,同时将标本分装,0.5毫升/管。3、需尽快运送至上级单位,应采用冷藏装置(建议使用液氮运送)并在24小时内运达。若短期保存(3天以内),则需冷冻(-20℃)保存。4、标本至实验室后,应尽快接种细胞进行病毒分离,若未能接种则标本需冷冻(≤-70℃和/或液氮)保存。(三)标本检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出血热特异性IgM、IgG,进行血清学检测。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新生乳鼠接种法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