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整形美容外科的历史和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國整形美容外科的歷史和發展中國整形美容外科近20多年來,得到空前未有的迅速發展,以十倍或數十倍的增長。容易被人誤認為中國整形美容外科只有20多年的歷史。中國整形美容外科近年來的大發展,是由于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整形美容外科醫務工作者的歷史貢獻。中國整形美容外科的產生和發展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現代中國整形外科的起源,是和世界整形外科的產生在同一歷史時期,起源于上世紀初。一.關于整形和美容術語的涵義1.美容(cosmetic):修飾和改善人的外貌,使其美麗或具有人們所需求的形態。2.美容術(cosmetology):使容貌和形體美麗的治療方法。3.整形外科藝術(Theartofplasticsurgery):相關內容,在中國歷史上可追述到公元前。而Theartofplasticsurgery的命名,是來自西方,和古代人們減輕面部畸形有關。4.整形外科(PlasticandReconstructiveSurgery):是用外科方法,對人體組織、器官的殘缺、畸形,進行修復和重建,以及對正常人形體的美化和再塑造,達到功能的恢復和重建,形態的改善和美化。簡言之:整形外科是“使傷者不殘、殘者不廢,健康人更英俊,美麗。”整形外科是外科學專科之一,是採用醫學和藝術的手段,改善和提高人體的功能和形態,雕塑人們所企盼的形體,是“美學外科學”,“藝術外科學”。因此,在世界著名的美國“整形外科雜志”,從上世紀創刊開始,在封面上印有美麗女神維勒斯的水印圖,以標識雜志的藝術追求。整形外科涵蓋整形再造外科,或稱修復重建外科,和整形美容外科兩部分,在北京整形外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第九人民醫院(上海整形外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西安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以及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長徵,長海醫院等,半個多世紀來,所進行的醫療,教學和科研的實踐中,都涵蓋了整形再造外科和整形美容外科兩方面。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同行將這兩部分統稱為“整形外科”。5.醫學美容(Aestheticmedicine):是應用醫學及其相關的手段達到美容的目的,是醫學多學科內發展相關美容成分的一種結合,是隸屬于學科社會應用體係。它的誕生應該是在人類有醫學出現之初,就可能有應用醫學手段達到美容的目的,廣義而言,不僅僅是包涵醫學,還包括了應用生物學,物理學,化學,醫學倫理學,和社會學等手段,使人的容貌,結構,形姿,和心理達到人們所企盼的結果。二.中國整形美容外科已有幾千年的歷史1.求美是人的本能屬性求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從有人類出現,即有美的追求,在鄭州河南省博物院展覽的6000~8000多年之前我國中原出土文物中,有婦女用的精致骨制發簪。2.中國古代整形美容外科文獻記載在中國古代文獻中,秦漢時代,(公元前248~206)的“山海經”記載“天嬰..可以已痤”(痤-痤瘡),“滑魚...食之已疣”,“鮆魚...食之不驕”(驕。騷也,即狐臭)“荀草,服之美人色,”。《淮南子》記錄:“孕見兔而子缺唇”(漢,劉安撰寫,公元前179~前122)。公元3~4世紀,有了手術醫治唇裂記載:西晉(265~316)《晉書》中魏泳之傳,介紹魏泳之是一才子,但“生而兔缺”,尋找到荊州刺史殷仲堪帳下的名醫給予割而補之二三。邱武才考證,魏泳之唇裂手術應在公元四世紀末年,應在東晉時期(317~419)到了唐朝(公元618-907)和宋朝(公元960-1279)有制造義眼和酒窩的記載。在國外文獻中,古代整形外科起源的記載是以印度,和我國西藏的切除犯人的鼻子後進行的鼻再造為典型.三.關于中國現代整形美容外科的誕生和發展現代整形外科成為一獨立的專業,始于19世紀初的歐洲。到20世紀初,整形外科已在多國成為獨立的學科,我國現代整形外科源自西方,起源于19世紀末。1.初期實踐階段:(19世紀末~1949年)從中國有現代整形外科實踐的記錄,到新中國誕生。1938年2月2日,美國第一屆整形外科醫師年會在德克薩州斯舉行。在這時期,中國學者和西方學者在我國也開展現代整形外科醫療實踐。1896年,在《中國醫學傳教士雜志》上,J.D.Thomson報道的陰囊象皮腫文章。倪葆春在1934年報告了“唇裂手術的眶下孔麻醉”論文,1949年又發表了鞍鼻整形的論文。倪葆春(1899~1997)1925年獲約翰霍布金斯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26年師從著名的整形外科專家約翰.大衛斯,1927年回國,先後任聖約翰大學代理校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院長(1952年,聖約翰大學醫學院震旦醫學院,以及同德三個醫學院合並,命名上海第二醫學院),上海第二醫學院副院長,倪葆春于1929年,在聖約翰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St.Luck's醫院)開設整形外科門診,任整形外科主任,兼任上海醫學院解剖學和整形外科學的教學,在上世紀50年代初出版的“沈克非外科學”中,撰寫了“整形外科”章節。根據現在能查閱到的資料,倪葆春應被稱為中國現代整形外科學科的最早開拓者,是在醫學院校建立中國現代整形外科學科的第一人,是我國現代整形外科學之父。在同一時期,即上世紀30~40年代,在上海,北平,揚州等城市的整形外科醫生,已經開展了隆鼻,重瞼,天花痘疤(麻皮)磨削、酒窩形成、隆乳等美容外科手術。石光海生前告知筆者,在解放前,他和楊樹蔭等人在上海和北京開美容診所。孔繁祜回憶說,解放前,當他在讀中學的時候,看見在北京飯店挂有“石光海醫師美容診所”的牌子。繼倪葆春在中國醫學院校建立整形外科19年後,即1948年9~12月美國著名整形外科教授J.Webster,在上海中山醫院舉辦了整形外科學習班,朱洪蔭、張滌生、宋儒耀(註),汪良能、李溫仁等參加了學習班,可以說,這個學習班是撒向全中國的一把整形外科的種子7。(註)宋儒耀自稱,在這學習班,他既是學員,也是教師。圖1,美國第一屆整形外科醫師年會攝影,包括對我國新中國整形外科學科建立做貢獻的Ivy,和Webster醫師。(取自ConverseJMReconstructivePlasticSurgerySecondEdition,1977.)2.穩定發展階段:1949~1978是從新中國誕生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解放之後,特別是抗美援朝之後,整形外科在全國各地逐步建立及發展,宋儒耀1948年從美國回國,在華西大學成為頜面外科、整形外科教授,1952年成為是協和醫科大學整形外科教授。1949年9月由朱洪蔭領銜,在北京醫學院建立了成形外科,他曾率解放後中國第一個整形外科代表團,去捷克參加國際整形外科學術交流會議。宋儒耀和張滌生都先後師從口腔頜面外科、整形外科學界泰鬥RobertHenryIvy,先後回國開展整形外科,並參加抗美援朝戰傷整形外科醫療,後來,張滌生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尚有上海交通大學仁濟醫院的陳紹周,1948年夏從美國回國後,被震旦大學(上海)聘為口腔及面頜整形外科教授,同時在上海廣慈醫院(現在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擔任該科主任,1951年春進仁濟醫院(現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創立整形外科,任主任。汪良能1954年回國,在第四軍醫大學創建了整形燒傷科,擔任主任。鮮為人知的是張光炎,1941年赴美,主攻牙科和整形專業,1945年回國曾先後在北京醫學院和河南醫學院開展和創建整形外科,並曾是毛澤東的牙科醫生。1957年,在宋儒耀領導下,中國第一所“北京整形外科醫院”誕生。還有董淑芬,從蘇聯學習回國,在西安醫學院領銜整形外科。他們是我國第二代整形外科學者中的主要骨幹,是解放後新中國整形、美容外科學科的開拓者和創始人。其後,設有整形外科的醫院逐漸增多,初期分布在北京,上海,西安等,然後在鄭州,南京,沈陽,太原,大連,南昌,甘肅,烏魯木齊,福州,廣州、湛江等城市紛紛建立,由于經濟和文化的原因,美容手術只佔整形外科醫療范圍內很少一部分,即使如此,當今所進行的美容外科手術種類的大部分,在1966年之前,就已經在各地的整形外科開展了,包括重瞼、隆鼻、面部除皺、面部磨削、乳房縮小、體型塑形以及會陰整形等等。上世紀50年代,北京整形外科醫院編著的“整形外科進修講義”共7本,曾為我國整形外科學科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在1949~1978年,多種整形外科專著出版,包括張滌生的“唇裂與腭裂的整復”(1957)。朱洪蔭,王大枚,孔繁祜等:成形外科學概要(1959),宋儒耀:手部創傷的整形外科治療(1962),孔繁祜:實用成形外科手術學,(1964)。和宋儒耀:唇裂與腭裂的修復(1965,1980第3版)等相繼出版,對我國的整形外科的普及和發展起著推動作用。1966開始,我國的整形、美容外科事業發展受到挫折,但是整形再造外科在北京、上海、西安、鄭州,南京,沈陽,南昌等地繼續在前進,僅以上海交通大學第九人民醫院為例,上世紀70年代初,登記等待住院的患者達3000余人,從就診到住院要等待數年之久,在大量的需求面前,從事整形外科的醫師,繼續進行臨床實踐和研究的積累。中國在國際顯微再造外科學界的多項歷史性創造,較多的是在這一歷史時期發生的,例如斷指(肢)再植,多種原創性的皮瓣遊離移植十,遊離肌肉移植,第二足移植和擴大第二足趾移植拇指或手指再造,,腸段遊離移植,等等,這使中國後來成為促進國際顯微再造外科學發展的國家之一,只是當時國內醫學期刊雜志和書籍停止出版,又沒有大規模學術交流會議,許多研究成果被處于單純的積累之中,為後階段的發展積聚能量。1974年,在上海召開的醫用硅橡膠在整形外科應用交流會期間,筆者統計,當時國內從事整形外科的醫師約176人。3.迅速發展階段:1978至今由于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20多年來,我國整形美容外科的從醫人員,以及整形美容外科就醫人數,建立整形美容外科的單位是以幾十倍的增長。再由于顯微外科的大發展,包括楊果凡的“中國皮瓣”誕生,中國式陰莖再造,一次性整形外科器官再造的報告。。以及張滌生的整復外科學(1979,2002)。王大枚的成形外科學講座(1983),汪良能的整形外科(1989),宋儒耀、方彰林的美容整形外科學(1990,1992,2002),張其亮的醫學美容學(1996),王煒等的整形外科學(1999),郭恩覃的現代整形外科學(2000),高景恒的美容外科學(2001)等數十種整形美容外科專著問世,和同時期中華整形外科學會,中華醫學美學美容外科學會,中國修復重建外科學會,中華手外科學會,中華顯微外科學會,中國美容整形醫師協會等的相繼成立,及其相應的專業雜志誕生,這一切,為我國新時期整形美容外科的大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使我國以醫學院校為中心的整形美容外科學界,建立了一支浩浩蕩蕩的學術和臨床醫療科研隊伍。整形美容外科是現階段我國臨床學科發展最活躍的學科之一,在這一時期,我國的整形再造外科,顯微再造外科,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整形美容外科也和國際發展同步。其實,在美國,從1992~2002年之間的10年中,美容外科手術也增長了393%,統計表明,在美國幾乎每十幾人中有一人每年要進行一次整形、美容外科醫療。由于國內沒有權威機構進行統計,筆者僅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整形外科為例:1992年全年手術總數約9000多人次,至2002年達到27968人次,2003年,雖然遇到SARS的侵擾,全年手術乃有27391人次。與1992年比較,增長幅度很大。為分析發展趨勢,對于病房中增加的美容手術忽略不計,10年中,美容手術增長近似值為:27968-28009000-2800=4.059,美容外科的增長幅度約為406%。在其他醫院和城市的的發展也有類似情況。從1919美國Davis編著出版的第一本英文整形外科學以來,全世界整形外科的變化和進展很大,在本世紀初,美國學者為了整形外科臨床和教學需要,號召以美國整形外科醫師學會代替眾多的整形和美容外科學會或協會,不再有區分為整形再造外科,和整形美容外科含義,統一稱整形外科,美國整形外科雜志主編Rohrich,RJ.專門為此寫了論文壟,如果按美國整形外科學會所隸屬的學會的范圍來統計,筆者相信,在我國從事整形外科的醫生達萬人以上,我國近幾十年出版的整形外科類專科書籍有數百種,相關雜志有數十種,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